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 > 安塞区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塞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这样,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展览会。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格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充满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眯,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

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户央美术学院等馆收藏,《延安人民的怀念》大型现代剪纸,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1993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1985年冬,曹佃祥、白风兰胡凤莲、高金爱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表演,1982年法中友协邀请李秀芳赴法访问。她在法国雷恩市国际博览会上的表演,令法国市长惊讶不已,拿出她的剪刀反复观看,看是不是装了电子计算机。人们排起长队购买她的作品。

1995年,曹佃祥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90年代后,安塞剪纸的题材也有了重大发展。它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特别是以革命圣地及领袖人物为素材的剪纸等艺术品,为延安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观赏内容。

风格特点

境内四条川道,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沿河湾的杏子河川以白凤兰、王占兰为代表,剪纸造型简单,意境概括,风格纯朴;高桥、砖窑湾的西河川,以曹佃祥、常振芳为代表,剪纸外形简练古朴,因而内部装饰繁丽,多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风莲、余步英为代表,剪纸装饰多以抽象的纹理造型,寓意含蓄;郝家坪至王家湾的坪桥川,剪纸形补古朴,以块为主,和石刻山像的造型颇为近似,古香古色,另外与靖边相邻的乡镇,形象较写实,剪法工细纤巧,类三边风格。

安塞剪纸,在内部装饰上,以随意装饰和意象装饰为主,有时用意象和具象装饰相结合,一般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纺锤纹、菱形纹以及云勾、万字、富贵、砖包城等。剪法上分双铰、单铰和零铰。双铰,即折铰,剪一些对称图案和局部对称纹饰;单铰,凡不能对称剪的形象,就用单铰。双铰和单铰相结合,是安塞剪纸的传统铰法。零铰,是将一幅剪纸局部形象分开单独剪出,然后在纸上拼成完整的图案。剪纸作者多不画草稿,而是大刀阔斧,剪随心走,信手剪来。安塞剪纸寄情寓意,颇有讲究。白凤莲说:“古年人剪花都有讲究,有故事,不能瞎铰。”她剪的坐帐花《石榴佛手》意为“九石榴,一佛手,守定娘再不走。”高文莲剪的《喜花》蝶(方言音为扇儿)鱼相戏,“蝶蝶鱼鱼,儿女缠缠”,是儿女多的意思。高如兰剪的《娃娃坐莲花》,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之说。




下一篇:火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