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大鼓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大鼓篇
[移动版]
61、
东北北派简板大鼓
[
黑龙江省
大庆市
肇源县
]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肇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性传承人:刘孝荣韩玉学东北北派简板大鼓又称“江北梅家门”,主要流传在松花江岸以北地区,以大庆、肇源为活动中心。以演唱长篇为主,同时兼唱三国小段,内容大部分是民间传说的忠臣孝子、历史故事。道白、唱词结构变化多样,句子长短字数没有定式。在表演中可根据观众的情绪反映兴趣爱好、审美标准等即兴发挥,临场创作,以期吸引观众,活跃气氛。…
[详细]
62、
东宁大鼓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东宁
]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东宁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张淑霞东宁大鼓是东北大鼓的一个流派,主要流传于东宁县周边区域,始于清末民国初期,有近百年的历史。东宁大鼓它借鉴了奉天大鼓、西河大鼓等艺术形式,吸收了各类说唱艺术的精髓,是各种鼓书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东北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详细]
63、
石岛渔家大鼓
[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
石岛大鼓”是沿海渔民在其特有的人文历史环境中,在长期从事海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石岛大鼓”是渔民特有的庆典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鱼虾满仓、渔船靠岸时人们的喜庆心情。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早饭后,以各渔村为单位,自发地组成锣鼓队,从各村出发,沿着石岛主街道行进,一直延伸到各渔港码头,最后汇集在石岛镇广场,这时庆典活动达到0,活动时间一般持续到中…
[详细]
64、
献县“南口大鼓”
[
河北省
沧州市
献县
]
献县“南口大鼓”分布在献县张弇村,属献县郭庄镇。“南口大鼓”与“西河大鼓”不同的是顶板唱,西河是顺板唱。三弦伴奏,揉、弦、颤音多,情节分明、情绪突出,适合唱悲腔。唱腔分快板、慢板、快二六板、慢二六板。“南口大鼓”原称“何来风怯大鼓”。是清代咸丰年间山东籍女艺人何来风创建,传唱于山东河北一带,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杨进祯将该曲种发扬光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文艺影响及深远意…
[详细]
65、
赣榆苏北大鼓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区
]
苏北大鼓是苏北地区主要的一种曲艺形式,它是由一名艺人击鼓、打镰同时又演唱。苏北大鼓历史悠久,属南宋邱祖所创龙门派,宗谱已排三十个辈份。如从南宋算起,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苏北大鼓用的是赣榆和东海北部方言。独自一人登场,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唱的多,说得少;坐得多,站得少。演唱者身前支一面鼓,右手持棒或称鼓条,左手握简板或云板,也有的持两块月牙形的钢板(俗称钢镰),敲击简单节奏借以酝酿情绪,烘托气氛…
[详细]
66、
德州木板大鼓
[
山东省
德州
夏津县
]
木板大鼓是夏津县及整个鲁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形式,据考证木板大鼓很早发源于鲁西北一带农村,以后流传我国北方各地。是由明朝年间的鼓词、运河号子、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距今已近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光绪年间,我县民间艺人吕廉山自幼聪慧过人,喜欢在乡邻乡村唱些民间小调及演讲传奇故事,又请教当地老艺人,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并在各地演出,在济南一带很有名气。并收有范其风等许多徒弟。第三代传人王…
[详细]
67、
颍上大鼓书
[
安徽省
阜阳市
颍上县
]
颍上大鼓书,本地俗称“打鼓说书”,是一种一人说唱并重的表演形式。是安徽大鼓在发展传播中在颍上形成并发展和影响周边的一种曲艺形式,这种民间曲艺从清朝中期基本形成至今已近二百年,是颍淮大地上荡气回肠意悠远的艺术奇葩。“颍上大鼓书”源于颍上,流行于颍河淮河之间的颍上、阜阳、阜南、霍邱等地。据《国家曲艺志•安徽卷》记录:李家生,颖上县人。…十八岁时投师艺人朱华庭,分心学艺,二十岁即出师平话。时…
[详细]
68、
灵璧大鼓
[
安徽省
宿州市
灵璧
]
灵璧大鼓流行于灵璧县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相传灵璧大鼓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项燕击鼓说书招募兵马的故事,民间艺人根据击鼓说书的形式,融入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创造出大鼓说唱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清代中后期,灵璧大鼓逐步走向兴盛,由于当时水灾严重,很多人流离失所,灾民四处逃荒,以打鼓说唱的方式乞讨,灵璧大鼓则借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灵璧大鼓演唱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
[详细]
69、
三河大鼓
[
河北省
廊坊市
三河市
]
三河市燕郊镇因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国城郊而得名,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誉。燕郊镇半壁店村的大鼓会成立于清朝同治年间,当时一名姓善的宫廷太监受礼部指派,到燕郊行宫为皇族清明节到遵化东陵扫墓做前期准备。因为燕郊行宫为第一驿站,因此,迎送仪式要格外隆重,需组建一个鼓乐队以壮声威。最后选中了吴姓旗人居多的半壁店村,由该村庄头吴殿林牵头组建起一支有十六面大鼓的大鼓会,因是同治年间,由善氏太监倡建的,故称…
[详细]
70、
文安西河大鼓
[
河北省
廊坊市
文安县
]
朱派西河大鼓源于木板大鼓-子书。清乾隆年间,有保定刘传经、赵传壁、王路等三人首创木板大鼓、弦子书搭档演出,从而各地艺人效仿,初步形成鼓、板、三弦进行伴奏的说唱形式。自此数十年间,为西河大鼓孕育、草创之期,到了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一代,使西河大鼓逐渐成型,并得到一次较大的发展。首传弟子朱化麟创作出朱派艺术,为西河大鼓做出贡献。朱派创始人朱化麟,艺名朱大官,河北文安小齐观村人。自幼从师马三峰学说大鼓书,…
[详细]
71、
威县冀南梨花大鼓
[
河北省
邢台市
威县
]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冀南平原。这一带地处偏僻,民风纯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因而孕育出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全国著名曲种——梨花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直东交界地区的河北东南部与鲁西北兴盛于威县一带。原称“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它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鄂所著《老残游记》中就记述了梨花…
[详细]
72、
博野西河大鼓
[
河北省
保定市
博野县
]
西河大鼓:清光绪三年(1877),由龙堂村刘豪、东墟营姚老谨二人在清苑学艺后回县演唱,西河大鼓始传于本县。主要演唱者姚老谨、杨峰、马炳春、白建章、李卓珍等人。主要曲目有《杨家将》、《胡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等。艺人姚庆合(姚老谨之孙)在1980年3月参加保定地区会演,获群艺馆奖镜一面,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北省分会吸收为会员。…
[详细]
73、
兴隆铁板大鼓
[
河北省
承德市
兴隆县
]
铁板大鼓始创人王宪章在清末民初来沈阳献艺,民国三年(1914)参加“奉天调”古书研究社考试,名列古书艺人榜首,定位甲等,唱红了东三省。张作霖的姨太太非常欣赏,逢场必听,并提议张作霖在沈阳建立一个鼓书学校,王宪章任会长,陈怀德在此校学习,受到真传,成为第二代传人。1982年,兴隆县文化馆举办了大鼓培训班,学员的组成全是兴隆县乡镇业余大鼓爱好者,进行了二十多天辅导培训,佟广付、郝井利二人都参加了学习,…
[详细]
74、
潮州大鼓
[
广东省
潮州市
湘桥区
]
潮州大鼓:产于潮州市。为盛行于广东潮汕、梅县及闽南一带的民间打击乐器。该鼓既能表演出粗犷铿锵的雄伟气魄,又能演奏出轻快、柔美、抒情的潮州音乐。其创制年代约为明末,已有400余年历史。…
[详细]
75、
鲁北木板大鼓
[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
鲁北木板大鼓起源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原恩县)一带,平原县一带流行,广为说唱。鲁北木板大鼓起源于元、明时期的“词话”,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东昌府秦和义为生活所迫,跟随德平县一位朋友学唱大鼓书,后来自立门户。木板大鼓第一代传人秦良玉(艺名秦和义)在说大鼓书的基础上,吸取沧州大鼓、河间大鼓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以木板为主道具,加以鲁北方言说唱兼具表演,独成一家一派,时称“秦家门木板大鼓”。秦和义收徒…
[详细]
76、
龙泉务童子大鼓
[
北京市
门头沟区
]
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务村的“中心合义童子大鼓老会”,是在1934年由村里开白灰窑的李福旺等十几户出资成立的。其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由发起到现在打大鼓的会员传承了六期,打锅子(花钹)会员传承了八期。童子大鼓在走会时,队伍的排列顺序非常讲究,大体的排列形式、走会的顺序为:小蓝旗、门旗、前领框子、甩子、锅子队伍、大鼓队伍、小黄旗。走会过程中,会头指挥全队的鼓点变化,一般都是通过一面“头鼓”发出暗号。童子…
[详细]
77、
中州大鼓
[
河南省
新乡市
新乡县
]
中州大鼓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1606),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豫北地区独有的鼓、铙、镲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 据新乡县郎公庙镇赵堤村的天仙庙碑记载:万历年间(1606),为抗匪拒寇,村民捐资置鼓数面,用于鼓舞士气。清咸丰年间(1850),村民张万冕增置铙、镲、锣铜器,并组织了天地会、天爷会、火神会三个鼓队,中州大鼓初具规模。民国初年,中州大鼓又有所发展,村民张再富等改编传统乐曲,增添了虎头牌龙…
[详细]
78、
益阳大鼓
[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
益阳大鼓是出现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新兴鼓书样式,它是汇集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演变而成的一门新的演唱艺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当时的新城地区的说唱艺术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一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演唱艺术形式。益阳大鼓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这种遗留下来的“益阳大鼓”开始在万和、天河口、新城、殷店等地迅速崛起。到1977年,被当地文化部门重新进行搜集整理,对演唱曲…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