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高跷篇民俗文化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高跷篇
[移动版]
21、
海下文武高跷
[
天津市
津南区
]
天津海下文武高跷老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老会。京津一带高跷分为京、卫、海三大流派,“海下”高跷,即指天津卫“海下(旧指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亦指津南区咸水沽和葛沽一带)。天津海下文武高跷在木腿子上有长短之分,武高跷要比文高跷矮一些。该会的表演器具有:腿子、行头、道具、头棒…
[详细]
22、
常青双人高跷
[
山西省
晋中市
灵石县
]
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汉魏时期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称“高跷”。灵石常青双人高跷是清末民初山东聊城移民到常青落户传入并盛行,由民间的节庆、聚会时人们自娱自乐逐渐演变而成。此表演项目为6人一组,4人脚踩高跷,其中2人肩扛2.2米长的横杆,1人脚踏横杆中间悬于空中,中间又一踩高跷者双手紧护上面表演者的双腿,其他2人分别在地面对表演者实施保护。表演者随着古朴的韵律、明快的节奏在行进中边走边舞,步…
[详细]
23、
苦水高高跷
[
甘肃省
兰州市
永登县
]
甘肃省永登县苦水街高高跷,起源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高高跷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跷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全国之冠。时下,苦水高高跷面临传承窘境,表演人员心理不稳定,舞种生存遇到危机,需要有关部门…
[详细]
24、
宁波高跷
[
浙江省
宁波市
鄞州区
]
《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俗称“踏高跷”。瞻岐高跷据传是该镇东坑村人周祖这,在北方当兵时学会后于解放初期传入的。先后在当地庙会、文艺会演和各种庆贺活动中亮相,受到群众的瞩目和好评,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了。所谓的《高跷》,就是表演者站在木制的两根跷棍上,用棉布将双脚与跷棍紧紧绑住后,边行走边表演各种动作。表演者可扮作各类戏剧人物作简单的剧情表演,也可化妆成小丑等角色作滑稽表演。艺高者甚至可以做出翻身、转…
[详细]
25、
薛庄村高跷会
[
北京市
房山区
]
薛庄村高跷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至今已传承约400年历史,表演内容是水浒传中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后来为了庆祝胜利和纪念梁山好汉,民间花会高跷会,所有的人物形象就以水浒人物为造型,展开故事表演,动作诙谐生动,难度大,以显示梁山好汉的机智、勇敢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薛庄高跷会共12个角色,由24个演员扮演,每个角色代表两个人物。比如陀头代表武松和鲁智深。薛庄高跷会的表演形式为,跷上表演…
[详细]
26、
高跷会(葫芦垡村)
[
北京市
房山区
]
高跷会(葫芦垡村)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高跷表演在葫芦垡村源远流长,是该村最具传统文化特征,最具影响力也是最能凝聚民心的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这项表演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前活动于京城、良乡、房山、长辛店、大兴黄村一代区域;80年代曾在北京龙潭湖、牛街等地多次进行表演,当时就已获得较高评价;近年来,陆续参加过房山区区内举办的各种花会表演,在所有表演队伍中受到的关注度最高,深受群众喜爱。…
[详细]
27、
沛桥高跷
[
江苏省
南京市
高淳区
]
江苏省高淳县位于南京市南郊。历史悠久,人文渊薮。高淳东坝沛桥踩高跷的诞生地——东坝。是江南古镇,文化底蕴深厚。东坝沛桥踩高跷距今已百年历史。东坝沛桥踩高跷,源于北方。北方高跷以难度闻名,南方高跷以表演见长。东坝沛桥踩高跷属典型的南派风格。沛桥高跷以两根85cm左右长的木跷杆做成。中间钉耳,上装踏板,踩高跷人将脚置于踏板上。再用绳子将跷杆紧缚于双腿,然后立起可行走舞蹈。东坝沛桥踩高跷的表演人员都是沛…
[详细]
28、
赣榆高跷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区
]
赣榆高跷,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赣榆高跷,属地方传统民间舞蹈,是群众欢庆丰收及节庆日子里表演的舞蹈形式之一。高跷,又叫“踩高跷”、“高跷秧歌”,原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后发展为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高跷历…
[详细]
29、
泾口高跷
[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区
]
泾口高跷,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和沿革泾口高跷是民间的传统文娱节目,流传核心区为楚州区泾口镇,辐射区域为流均、车桥等周边乡镇。它是清末民初时由一位外号叫“王侉子”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给泾口东作人的。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泾口(镇)的耙,流均(镇)的刀,东作有一班花鼓跷”,其影响不仅仅涉及方圆百里,而且远播高邮、兴化、南京、镇江。解放前,泾口一带每逢十…
[详细]
30、
杨家荡高跷
[
江苏省
淮安市
]
杨家荡高跷,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杨家荡高跷,是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望族杨氏世代流传的一种以舞蹈为主伴以说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腰鼓和苏锣伴奏。主要流布于淮阴区西宋集镇及周边乡镇,以及宿迁市泗阳县和沭阳县部分乡镇。相传起源于东汉年间,唐宋元明时为发展时期,清末民…
[详细]
31、
高跷会(河北镇)
[
北京市
房山区
]
高跷会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房山区河北镇河北村传承了一百六十多年。据《房山县志》记载,河北村高跷会成立于道光二十五年(即公元一八四五年),由房山区燕山地区办事处东风街道东流水村传入,时断时续传承至今,有九代传人。河北村高跷会为花会中的一种。会戏中有十二个角色:陀头、卖豆子的、公子、座子、渔翁、樵夫、卖药儿的、渔婆(渔姑)、卖花线的(又叫打镟的)、有“俊花”和丑花”之分,打花鼓的分“俊鼓”和“…
[详细]
32、
临泽高跷
[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
临泽高跷是苏北里下河东部、高邮市临泽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世代传承的传统舞蹈。据镇上老人讲,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庙会。清乾隆年间,每逢“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城隍庙会,以踩高跷为主打节目之一。它以高、难、险见长。民国时期,瓦工仇万帮(仇三辣子)踩得一丈二尺高跷,仇家踩跷高手有六七位,一时号称“仇家高跷”。至今坊间流传“仇三辣子踩高跷要休息就坐屋檐梢”、“临泽的高跷沙沟的灯”等俗语。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
[详细]
33、
五里坨高井高跷
[
北京市
石景山区
]
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又称秧歌会,是北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酬神娱人功用,也是妙峰山庙会民间香会表演形式之一。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有12个角色组成,都足登高跷表演。表演有走场、单练、角色配合表演、搭麒麟送子造型等艺术形式。是京西五里坨地区著名民间艺术之花,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高跷会为集体舞蹈表演,需相互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演员表演各具独特艺术范式,个人表演、相互配合表演、集体表演…
[详细]
34、
半壁店村高跷会
[
北京市
房山区
]
半壁店村高跷会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南50公里处河北镇半壁店村,明代成村,时属房山县,村东是沿东公路,大石河水自村边流过,村西与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相连,村南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隔山相望,村北是磁陈铁路。村域面积7200余亩,人口1418人。村域内有建于明代的王仙洞庙遗址一处。半壁店村高跷会最早成立于清道光年间,师承现城关镇街道东流水村高跷会,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相传半壁店村…
[详细]
35、
张谢登云高跷
[
北京市
房山区
]
张谢登云高跷为房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谢村位于良乡镇的最南端,《登云会》流传于张谢村,是一种武跷秧歌,1923年秋冬时节,窦店镇七里店老艺人将高跷技术传入张谢村,至今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传承多为家族传承,成员以男性居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部分女性被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所感染,参与其中。登云高跷是人们要想“登”上云彩,必须踩得高,武艺强,所以又形成了高跷跷腿高(长140厘米,脚蹬离地100厘米),以…
[详细]
36、
王秦庄同议高跷
[
天津市
北辰区
]
王秦庄同议高跷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当年由村内宋宝珍、柴庆祥、高凤林等人,组织聘请邻村(上蒲口村)刘庆云师傅授艺,建立同议高跷会,意为同商共议。会址在北仓镇王秦庄村东华佗庙内,四有围墙,内有厅房五间,宽大的场院是演出的场所。王秦庄同议高跷会设会头一人,负责组织和会务等事宜。高跷队由头锣、二锣、头鼓、二鼓站在排尾,头棒为先导,后边依次是青蛇、白蛇、许仙、渔翁、樵夫、傻公子、傻妈妈(老座子)、傻…
[详细]
37、
隰县响铃高跷
[
山西省
临汾市
隰县
]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进行舞蹈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隰县千家庄响铃高跷源于清朝末年,因跷腿拴有响铃而得名,是当地百姓在春节、元宵节闹红火时的重要文艺形式,百余年来,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响铃高跷一般高为1.5米,最高的跷可达两米,演出时以小鼓、小锣、唢呐为伴奏乐器,表演者装扮成《水浒》、《西游记》、《白蛇传》等…
[详细]
38、
走兽高跷
[
山西省
运城市
稷山县
]
高跷走兽是稷山县阳城村一种独有的汉族舞蹈表演形式,每逢农历闰年正月廿九举办庙会时为祭祀火神而献演,意为驱邪避妖,战胜灾难,自清雍正年间开始盛行,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高跷走兽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需要两个演员通力合作,将制兽艺人的精湛技艺与高跷演员的精彩表演完美地结合。表演时,他们依据所扮角色画着脸谱、穿戴着走兽道具,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在锣鼓、花鼓等传统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边舞边行,气势宏伟…
[详细]
39、
上蒲口同乐高跷
[
天津市
北辰区
]
上蒲口同乐高跷起源于清嘉庆21年(1816年),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渔、樵、耕、读广泛参与。文跷主要以唱曲及简单动作为主,教授曲目20余首(目前采集到的词曲16首,少部分已失传)。武跷则表演“扑蝴蝶”、“大劈叉”、“登天梯”、“拉骆驼”等各种高难度动作。上蒲口村位于北运河西岸,当年,北运河是贯通京津及南方水路的主要通道,漕运盛行,过往船只行人…
[详细]
40、
宜兴埠永长高跷
[
天津市
北辰区
]
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赤盐滩(现东丽区)传入宜兴埠五街(村),由街(村)内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自愿加入,非家族性组织。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此会至今已有270多年,曾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永长高跷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文跷的表演风格。永长高跷出会时,由数十面刀旗簇拥着两面门旗,会旗(行称“后图”)在后,在门旗的指示下,演…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