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龙舞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龙舞篇
[移动版]
61、
栖霞龙舞
[
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区
]
龙舞扩展(栖霞龙舞)栖霞龙舞,历史悠久,至迟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栖霞区重点发展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布龙舞,并解决了龙舞道具制作问题…
[详细]
62、
七星龙舞
[
浙江省
嘉兴市
南湖区
]
七星龙舞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舞龙的传统,延续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七星舞龙队一般由青年男子组成,表演者八人,锣鼓手四人。龙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分长龙、短龙,长的十多节,短的七八节,每节长度1米左右。七星龙舞以前一般舞直龙,动作比较简单…
[详细]
63、
隆安拱阁龙舞
[
广西
南宁市
隆安县
]
隆安拱阁龙舞是百年隆安节庆传统文化中的重头戏,也是隆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分水龙与火龙两只。绿色的代表水龙是降雨用的保佑蝶城风调雨顺,红色代表火龙是镇邪去煞用的保佑蝶城兴隆平安。拱阁龙舞曾经代表隆安壮族特色龙舞到山东参加过全国龙舞的比赛,获得了好评!这些龙都是隆安的老彩扎艺人们自己用双手扎出来的,栩栩如生、唯妙唯俏充满了隆安的民间艺术特色,今年恰逢龙年拱阁龙舞闹新春舞动蝶城,为蝶城带来了欢乐、吉…
[详细]
64、
龙舞(石牛火龙)
[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
石牛火龙是梓潼县石牛镇一带多年的传统文化剧目,也是梓潼本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它以自娱自乐为主,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火龙一般是一条,但石牛火龙是两条。表演时由元宝在前面引路,有的地方为了增添热闹气氛又将它增为三条。每条龙分九节,九个人耍龙,每个人手执一根绑在龙肚下约四尺长的竹竿。跑龙头者一声呼哨,九个人一起奔跑。竹竿在手里上下左右盘旋,由于配合默契,看去仿佛龙在空中腾云驾雾,跑法有“开四门”、…
[详细]
65、
龙舞(盐亭桃子龙)
[
四川省
绵阳市
盐亭县
]
“桃子龙”是产生并流传于盐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桃子龙”造型独特,型似蟠桃,舞动方式也与其它龙种大不相同,多用于喜庆、寿诞场合,取“仙桃献寿”之意,因此,俗称“桃子龙”。由于历史原因,“桃子龙”已基本绝迹,在盐亭偏远地区,仅存极少数尚对“桃子龙”有所了解的古稀老人。《四川省舞蹈志》对盐亭桃子龙有文字记载。…
[详细]
66、
龙舞(盐亭梓江龙)
[
四川省
绵阳市
盐亭县
]
梓江龙梓江龙又名(手龙),是盐亭县民间古今传承的一种民俗传统龙舞,在茫茫梓江沿岸繁衍生息的先民们,由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和发展成为梓江水文化为主题的传统龙舞“梓江龙”后经过代代相传,对其工艺制作,表演技巧,迄今有562后的历史。历史简介浩渺的梓江发源于梓潼经盐亭、射洪,在射洪汇入涪江。全长286公里,在盐亭境内约占110.7公里,而在梓江入口的安家镇,古称鹅溪镇,是西晋是古渭水渭水县旧址,江面宽…
[详细]
67、
龙舞(盐亭水龙)
[
四川省
绵阳市
盐亭县
]
水龙舞是中华传统民俗天龙、蟠龙、彩龙、灯龙、火龙、水龙、鱼龙、桃子龙、蚕龙、小金龙、板凳龙、梓江龙、药龙等独具特色的龙舞。水龙舞的发明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茶亭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盐亭与梓潼二县接壤的龙潭民俗文化景区。当地属深丘向高山过渡地带,山高、岭阔、林茂、草丰,峦谷峡深、溪河纵横,湖泊溪潭相连,森林覆盖率达74%,山谷中野生着数百种名贵中草药材,故名药谷,现在仍存显着无山不绿、无地不…
[详细]
68、
桃子龙舞
[
四川省
遂宁市
船山区
]
桃子龙舞是遂宁优秀的民间舞蹈,清明及更早时期,桃子龙舞只限于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桃子龙舞开始参加春节期间的街头表演和民间祝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子龙舞逐渐走向文艺舞台,成为一种纯舞蹈,但仍保留了传统的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同时也成为参加庆典盛会中的表演项目。公元521年,南北朝梁武帝正德十五年,遂州大地上的一座大寺庙被皇帝赐名“广利寺”;其后不久,大约在公元581年…
[详细]
69、
水龙舞蹈
[
四川省
南充市
蓬安县
]
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详细]
70、
宁乡周氏双龙舞
[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
宁乡周氏双龙舞最初是清代湘军名将周达武为其小妾姚氏姑娘组的一支用以解闷消遣的龙舞队,后逐渐演变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逢年过节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历经百多年,流传不衰,现主要流传宁乡县大屯营石家湾、道林、花明楼一带。周氏双龙各9节,需60余人才能完成演出,转、翻、旋、穿插融于一体,龙与龙之间既有情节性强的独立表演环节,又有相互盘缠动作,故事糅合,有分有合,有合有分,技法离奇,堪称一绝,国内实属罕见。20…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