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制作技艺篇

黑帐篷制作技艺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用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勤劳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其中,黑帐篷制作技艺就是他们创造的原生态文明之一。黑帐篷历史悠久,据敦煌石窟藏卷古藏文文献记载,公元三世纪中叶藏族便利用牦牛毛捻成线开始编制毛单子,做成遮风挡雨的简易房舍,也就是帐篷的雏形。帐篷的形制中蕴含着藏民族丰富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宗教文化观。黑帐篷取材于牛毛和牦牛绒编制而成,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其毛柔韧又富有很…[详细]
黄县大糖制作技艺
  整理者马铭荣黄县大糖(又称“黄县麦芽芝麻糖”)制作技艺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芦头镇中心泊村,现存大糖作坊和作坊遗址60余处。黄县大糖是地方名吃,甜香酥脆,畅销周边地区乃至东北等地。制作大糖的工艺较为复杂,包括泡芽、掐芽、蒸饭、蹲缸、发缸、熬浆、炒糖、上糖、扣糖、切糖、汽糖、挂芝麻等十余道工序。早年,糖坊惯用大麦芽来做引子。按照18斤大麦芽配一斗(60斤)大黄米之比例来制糖…[详细]
黄县肉盒制作技艺
  整理者梁珊黄县肉盒的制作技艺始于明代,迄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当时,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在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里都要制作肉盒招待四方宾朋。后来,随着清代胶东首富“丁百万”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典铺”,也逐渐把这项手艺带到各地。黄县肉盒是以精猪肉(或牛肉、羊肉)为主,以菜为辅。制作时,先将肉切、剁成末,配以适当调料和蔬菜搅拌成馅。用冷、热水和食用油分别调面,一起揉匀,掐成一个一个面坯,擀成中间厚边缘薄…[详细]
龙游皮纸制作技艺
  流传于浙江龙游的皮纸制作技艺,明万历《龙游县志》有“多烧纸,纸胜于别县”之誉,至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龙游皮纸以山桠皮、野棉皮、青檀皮为主要原料,制作有2个流程三十多道工序。一是皮料制作流程,主要有砍条、蒸料、剥皮、蒸皮、踏洗、摊晾、制皮坯、撕选、蒸煮、揉洗、挤压、摊晒、洗涤、打料、选皮、洗涤、晾干、袋料等工序;二是成品制成流程,有榨料、皮料下槽、划槽、加汁、搅拌、捞纸、榨纸、焙纸、检纸、切纸、…[详细]
郯城二胡制作技艺
  二胡制作技艺是一种手工制作民族乐器二胡、京胡等拉弦乐器的传统手工技艺。工艺复杂,用料严格,做工考究,是手工艺人对艺术、声学、力学和材料学等学科的综合实践。主要分布在郯城县庙山镇、泉源乡、李庄镇等地。二胡制作技艺在郯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年间就已经开始手工制作柳琴、二胡、京胡、板胡、坠琴等多种民族演奏乐器,是远近闻名的“民族乐器之乡”。郯城县庙山镇岳庄村民间艺人高凤娥,生于清末,精木工,通音律…[详细]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树皮布又称纳布、楮皮布、谷皮布等。古代文献中所称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树皮制成的衣冠产品。海南岛黎族树皮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保亭县黎族树皮布文化的起源可上溯至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用麻和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由晋人裴洲《东观汉记》一书可知,汉代已有用树皮…[详细]
灰豆腐制作技艺
  整理者李朝莉栖霞灰豆腐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关于灰豆腐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传闻:早年间,在栖霞街上有一小户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务工,家中主妇除了干农活外,还不辞辛苦推豆腐卖。一天中午,主妇上街卖豆腐前,留下一块豆腐放在一木盘上准备回家自用。傍晚时分,卖完豆腐回家,发现磨子上的木盘不见了,豆腐也不翼而飞,主妇好生奇怪。此时,只听房梁上传来猫叫声,抬头一看,两只猫正在房梁上追逐嬉戏。“难道是…[详细]
侯店毛笔制作技艺
  侯店村位于衡水市区南3公里处,是桃城区辖区内的一个520户,2000多口人家的村庄。据史料记载该村制笔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经几百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侯店毛笔的制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狼毫”毛笔的研制上。“狼毫”毛笔的特点是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大而不滴,行笔畅而不滞,可书可画,得心应手,经久耐用,从此使中国的制笔业出现了“南羊北狼的说法”。侯店毛笔行销长江以…[详细]
歙砚制作技艺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徽州,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 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详细]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的技艺,织出来的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手织布、家机布等。它选用当地出产的优质棉花为原材料,采用木质脚踏织布机纺织而成。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生产流程为:轧花、弹花、搓棉条、纺线、拐线、染线、浆线、倒筒、牵经、穿扣、穿纵、再次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了机修布、染布……等17道主要工序。产品采用纯棉材料纺织,具有质地柔软、手感厚实、富有弹性、爽身舒…[详细]
黄县柳条膏制作技艺
  黄县柳条膏(又称“琥珀万应膏”、“黄药膏”),因产地在黄县(今为龙口市)且配方中有柳条而得名。相传,清道光年间,家住黄县城南菜园泊村的王治栋(1844-1922),字云溪,曾收留过一个身负重伤、被清廷缉拿的江湖人士在家养伤。为感谢王治栋的救命之恩,此人在伤愈临别时,将四种疗伤秘方传授与他,其中包括柳条膏秘方。后来,经过王家三代人的精心研制,终成为疗效显著的外用拔毒之药。1956年公私合营时,王家后…[详细]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为历代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古往今来,凡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或宫廷、官府举行重大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都要演奏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其中长…[详细]
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
  南赵台村位于栾城县窦妪镇,村中民风淳朴、和谐,村民安居乐业。杨生辰便是该村土生土长的一位民间手工艺人。其家族木匠技艺世代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艺。杨生辰是“杨氏”木匠技艺的-传人,经过几十年的继承和发展,其技艺日趋成熟,成为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的木工高手,人送雅号“傻子木匠”。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是以仿明清样式的家具为主,以“三大名作”为基础,取其精华…[详细]
蒲城椽头蒸馍制作技艺
  蒲城椽头蒸馍不仅历史悠久,口感香谄,表面似玉,长运不裂,久贮不霉,而且制作神秘,名称传奇,誉满三秦,名噪京华。的确是北方面食中的一朵奇葩。蒲城蒸馍早在明朝时,就是当地群众每年六月六农忙后祭祀“后稷祠”的面食供品,时任蒲城县令的彭希武重修后稷祠后,以祠内房挑檐松木椽头定样,规定了以后供品蒸馍的式样,蒲城椽头蒸馍随之得名并流传至今。蒲城椽头蒸馍声名远播。慈禧落难西逃途经蒲城永丰岔里村时,吃到了县令贡上…[详细]
腾冲皮影制作技艺
  皮影戏是在腾冲县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周边各民族同胞喜爱。腾冲皮影戏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尤以三国戏、列国戏等连台本戏居多,据统计有近400出。数百年的皮影戏演出活动足迹遍及腾冲城乡和滇西的许…[详细]
黄石港饼制作技艺
  黄石港饼的传说:三国时期,刘备到东吴招亲,当他在黄石港码头过江时,当地一种叫“龙凤饼”的食品让他大饱口福。这种圆饼外有龙凤呈祥图案,内有芝麻、桂花、香油、糖等原料做成的甜馅,色泽金黄、松酥爽口、香味浓郁,刘备觉得非常独特,在补充食物、采购礼品时,他特地让手下带了几担“龙凤饼”上路,随后送给吴王和母后并分撒给将士们。据说,郡主孙尚香尝过“龙凤饼”后,油然对刘皇叔产生了七分好感,后来孙权进妹联姻,刘备…[详细]
榔桥木梳制作技艺
  泾县宫庭木梳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主要产于该县榔桥镇,榔桥镇木梳生产一直在该镇民间盛行,其制作工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该县年产量8000多万把,占全国木梳产量的70%,产值近2亿元。2006年8月,该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木梳之乡”称号。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汉乐府《木兰诗》中就有“脱帽著头”、“当窗理云鬓”等诗句,最能反映我国…[详细]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历史久长悠远,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书法家周汝昌在其《永字八法》中对毛笔评价极高:“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绝对不会发展进化成今天的状况”。据《史记》载:秦始皇令蒙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公子与恬需定时向始皇帝奏报,“恬取中山兔毫扎束,狐狸毛为心,鹿毛为柱,黄羊毛为被,竹管为之,名曰笔,所谓苍毫。”他们即用此笔写奏章向朝廷汇报。…[详细]
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
  祁门位于黄山西麓,是中西部省份进入江、浙、沪、闽的重要通道。地处山岭地带,气候温润,适合陶瓷全年生产。祁门地壳石英班岩脉居多,瓷矿蕴藏量丰富。明代祁门人多建碓生产,至清康熙年间已批量生产。当年景德镇为慈禧太后烧制御床成功,用的就是祁门庄岭的瓷土,庄岭矿因而有了“太后坑”之称。祁门瓷土品位高,质量好,有“天然配方’之誉。民国四年(1915年),太和坑、林家坞瓷石瓷土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级奖和银…[详细]
后山剪刀制作技艺
  剪刀是农耕社会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后山剪刀制作技艺诞生于泾县丁家桥镇的后山村,通过选材、压钢、锻打、淬火等工艺,将原铁锻造成剪刀,服务于农耕社会时期的人们以及宣纸制作技艺,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并蕴含丰富科技基因的、与多种文化相结合的手工技艺。后山剪刀最早起源于宋朝末年,它伴随着宣纸技艺中的剪纸出现而存世,期间主要以方口沉重的剪刀为主,而后才出现了口薄头尖的普通剪刀。至清道光年间发展成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