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制作技艺篇民俗文化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制作技艺篇
[移动版]
501、
嵊泗海洋渔民服饰制作技艺
[
浙江省
舟山市
嵊泗县
]
嵊泗海洋渔民服饰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泗的渔民服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风格形成与海岛特殊的劳动生产条件及社会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渔民服饰,一般可分为生产服饰、生产生活共用服饰两大类,以及鞋袜、服装镶嵌、挂件、图案等几类,渔民服饰是渔民长年在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由于嵊泗列岛独特地理位置,这里古时地处吴越交界之处,因而嵊泗列岛的渔民服饰也受吴越古风的影响,这里冬…
[详细]
502、
软陶制作技艺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区
]
软陶制作技艺,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类项目。海州软陶捏塑主要工具:大小不一塑刀、细丝、剪刀、美工刀、擀面机、电烤箱、丙烯颜料、画笔等相关工具。海州软陶与面塑有相通之处,不乏按照面塑手法去展示海州软陶捏塑作品,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创意手工艺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展现地方特色。其中包括:《国色天香》、《福星高照》、《欢天喜地》、《印度女郎》、《马上封候》、《关公》、《功夫熊猫》、…
[详细]
503、
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
[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区
]
九曲红梅红茶源于福建武夷山乌龙茶,清代中晚期传入杭州,经历代茶农培植、改良而成红茶,并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是浙江名茶中唯一的红茶,被茶学家誉为浙江茶区“万绿丛中一点红”。该茶在1886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质奖章。在长期的实践中,九曲红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制技艺,充分展示了茶农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九曲红梅”自形成即与茶文化结下深缘。据传,李叔同先生曾用“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
[详细]
504、
会泽斑铜制作技艺
[
云南省
曲靖市
会泽县
]
会泽斑铜工艺流传于曲靖市会泽县,迄今己有300余年历史。1914年,会泽斑铜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其后,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选料是斑铜加工工艺的关键,会泽斑铜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高,精选会泽、东川一带出产的天然铜(含铜量100%)为原料。用粟炭温火冶炼生斑,待纯铜原料烧红略显白色时取出,进行手工锻打,然后对初成品手工打磨、抛光,最后进行精加工。制…
[详细]
505、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
[
浙江省
杭州市
富阳区
]
浙江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现在富春竹纸主要产于富春江南岸山区及青云、龙羊、新登等地。富春竹纸具有纸质柔软的特点,即使卷舒过久也不会出现墨渝的现象,同时也不易为蠹虫蛀蚀。历史上,富春竹纸名品竞出,行销国内并出口日、韩、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其中,昌山纸获1915年农商部最高特货称号和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三等奖,京…
[详细]
506、
王氏中药黑膏药制作技艺
[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南县
]
王氏中药黑膏药制作技艺,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项目。王氏中医黑膏药,主要以中医外敷内治疾病为主,开展的项目有:外科杂症、带状疱疹、肿毒痈疽等,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炎、跌打损伤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小孩遗尿、腮腺炎等。并将中医治病机理融汇贯通,在此基础上,坚守中医药的传统技法,将中药的炮制、鉴定、膏药制作和运用,紧密同实际临床相结合,使得中医药发扬光…
[详细]
507、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
绞胎瓷也称“搅胎瓷”或“绣花瓷”,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泥相间摆放和糅合,经拉坯成型,上釉烧制而成的陶瓷制品。绞胎瓷各种纹理由胎而生,具有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的特性,素有“瓷君子”之称。绞胎瓷的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河南焦作地区,做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绞胎瓷制作技艺已成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绞胎瓷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纹理与瓷质浑为一体、自然和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详细]
508、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
浙江省
温州市
瓯海区
]
雅屏纸制作技艺是以屏纸制作为主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屏纸”系浙南一带以我区的泽雅为中心,以竹子为原料制造的日常生活用纸。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比较完整地保存、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可谓是中国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屏纸又称为“南屏纸”。据传,福建南屏人为避元末之乱,迁徙温州,以其家乡带来的造纸技术在瓯海区泽雅镇为主要区域,生产成纸,故名“泽雅屏纸”。历来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制作流程有2…
[详细]
509、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
[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江苏南通及周边好多人家都有一种祖传的,用柞榛、榉木、红木等材料做的家具,如拐儿桌子、椅子、茶几等等,统称拐儿家具。南通的木匠前辈发现南通地区生长的一种叫“柞榛”的树,材质纹理与紫檀相近,非常适合打家具,但是柞榛树十柞九空,很难取到大料,于是他们就巧妙的利用小料,采用榫卯结构,割角拼接的手法,在家具下方创造出结构合理…
[详细]
510、
丹寨皮纸制作技艺
[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丹寨县
]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竹和楮树皮制作的竹纸和皮纸是传统手工纸的两个重要品种。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省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竹纸和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其中尤以贵阳市香纸沟(布依族)、贞丰县小屯和丹寨县石桥(苗族)的制作技艺最为杰出。以香纸沟所产竹纸为例,据传它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72道工序,与宋…
[详细]
511、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
[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区
]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我国面点小吃烹饪制作工艺,是在传统面团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食的起源,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老百姓的食物,主要以谷麦为主,汉代面食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汉代面食讲究“花样”,在唐朝花色更多,并形成独具风格,清代面点发展至鼎盛时期,面点花样丰盛,可摆面点筵,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国古老传统面点烹饪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面点小吃已成为人…
[详细]
512、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
江苏省
苏州市
]
苏州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所以也称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苏州明式家具,具有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技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结构严谨是指家具构成都是靠卯榫技艺,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线条流畅是指家具外观上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技艺精良是指选料、配料、木工、…
[详细]
513、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
北京市
东城区
]
我国传统家具以明式家具最为著名,它不仅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具有辉煌的成就,被视为传统家具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家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明式家具在清代康熙以后流传至英法等国,对欧洲18世纪的家具产生了很大影响。明式家具在继承宋元家具制作传统的基础上,材料、加工工艺、造型设计、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清代的一些家具仍沿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和工艺,也称为“明式家具”。我国现有的明式家具以苏州、北京、广州为…
[详细]
514、
贵阳皮纸制作技艺
[
贵州省
贵阳市
]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竹和楮树皮制作的竹纸和皮纸是传统手工纸的两个重要品种。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省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竹纸和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其中尤以贵阳市香纸沟(布依族)、贞丰县小屯和丹寨县石桥(苗族)的制作技艺最为杰出。以香纸沟所产竹纸为例,据传它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72道工序,与宋…
[详细]
515、
贞丰皮纸制作技艺
[
贵州省
黔西南州
贞丰县
]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竹和楮树皮制作的竹纸和皮纸是传统手工纸的两个重要品种。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省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竹纸和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其中尤以贵阳市香纸沟(布依族)、贞丰县小屯和丹寨县石桥(苗族)的制作技艺最为杰出。以香纸沟所产竹纸为例,据传它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72道工序,与宋…
[详细]
516、
官印御玺制作技艺
[
北京市
昌平区
]
中国金石印章篆刻,始于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秦汉和明清两大艺术高峰,使之发展日趋成熟。于同新,作为昌平区官印御玺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其篆刻以历史原物为基础,技法上则融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每一件作品都能体现出他数十年的书法造诣和雕刻技术高妙之处。他创作的每方印章都与原物拓本反复比较,几易其稿,最终动刀,且每刀都不能失误,才能达到逼真的效果。目前,由于御玺官印印章体积较大,且…
[详细]
517、
福山大面制作技艺
[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
整理者揣志国福山大面是烟台三大风味面食之一,是山东传统风味名吃,与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并称为中国“四大面食”。福山大面历史久远,但到底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据说福山大面最早是用香油浸泡过的砂陶碗来盛的。明代程敏政在《面食行》诗中写道:“傅家面食天下功,制法来自东山东。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福山县志》记载,坐落于福山城东门里的“吉升馆”,就是因经营福山大面而出的名。福山大…
[详细]
518、
“袁一贴”面瘫膏制作技艺
[
北京市
怀柔区
]
传统的黑膏药是指药物、植物油与黄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中药膏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其基质为植物油与黄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黑色膏药。袁一贴面瘫膏流传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纯天然的中草药配方熬制的专治面瘫的独门绝技。袁一贴面瘫膏配方独特,在精挑细选药料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步骤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把关,确保膏药的质量上乘。传统的制作工艺流程有药料提取、炼油、成膏、去火毒、成药等步骤,制作的工艺复杂…
[详细]
519、
傈僳族弩弓制作技艺
[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
傈僳族 弓有悠久的历史,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 ,猎取禽兽”。 由 身、 板、箭槽、 弦、 牙和 机组成,用坚硬的木料放在酿酒的包谷酵母中煮软折成弯形做成, 牙和 机用骨头做成, 弦用4股麻线扭成。使用时,把坚韧的 弦拉到 牙,箭放在 身箭槽内,瞄准目标后扳动 机,利用 板、 弦的弹力把箭射出。箭由竹块削光套铁镞,尾部安竹皮折成的三角形尾翼而成,分有毒和无毒两种。国家保护…
[详细]
520、
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
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北张村的楮皮纸制作技艺起始于汉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北张村造纸所用的主要原料为构树皮(构树亦名楮树)。北张村制作的这种历史名纸叫麻纸,分为黑白两种。采用冬季的构树皮造出的纸为白色,而用春夏季的构树皮(称为芽皮)造出的纸则是黑色。造纸的主要程序是:先将采集回来的构树皮进行筛选,之后放到清水中浸泡。然后把浸泡过的树皮放到石灰水中泡2-3天,再从石灰水中捞出放在大锅里蒸一天一…
[详细]
[上一页]
[第一页]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