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的宫廷中有旗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风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走路颤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犹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变本民族的习俗。因此,她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习俗,满族人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挤的观众中扭动,…[详细]
大同地秧歌
  地秧歌也称踢鼓子秧歌,流传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张留庄村一带(张留庄、西万庄、羊坊、上窝寨、下窝寨五村),而以张留庄地秧歌为精。南郊地秧歌起源于清初,内容主要描写一位忠臣被人陷害而招致朝廷大兵追杀,全家人化妆为唱戏的打扮,佯装疯癫躲过了追杀的故事。演出时,演员以戏剧生、旦、丑行当而着装,锣、鼓、镲、棒为道具,踩着大秧歌的锣鼓点边走边演,并有固定套路的队伍造型、说唱内容(也可随时改变说唱内容,宣传形势…[详细]
蔚县秧歌
  蔚县秧歌,亦称蔚州梆子、蔚剧,它产生于蔚县,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晋北地区,并远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是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的一个地方剧种。蔚县秧歌早期是用“训调”(民歌)演唱,以“两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常在农村“社火”中演出。蔚县秧歌的剧目约二百余出,有《回龙阁》、《打瓦罐》、《八卦》、《下山》、《卖豆腐》、《借冠子》等,且《打饼》、《捉虎》等剧目鲜见于其…[详细]
云集薅秧歌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云集山歌”历史悠久,源于清末民国初期,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文化匮乏,山里老百姓为抒发情感而自创,传唱至今,已逾百年,逐渐发展为具有浓厚乡村气息和山区特色的“云集薅秧歌”。它曲调优美,歌词朴实,独具韵味,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富的艺术特质。尤其尾音富于特色,因而唱得亮,传得远。云集薅秧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详细]
库勒满族花棍秧歌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孟祥麟戴荣信库勒村满族花棍秧歌舞源于驻守的八旗军,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即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内保存最完美、最原始、最独特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子持花棍着八旗兵勇服翻转,花棍由驱马鞭的踢、打、磕、拍、别、拐、甩等技巧演变,吸收萨满腰铃舞、汉族秧歌、扇舞等动作和汉族鼓乐、队形及丑角艺术。女子戴满族头饰(花冠),持扇鼓(圆扇)转身…[详细]
中庄秧歌
  中庄秧歌流传于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中庄和下庄三个自然行政村,解放前,上庄、中庄和下庄统一为中庄村,根据属地命名为中庄秧歌。中庄秧歌产生于何时,无法考证,根据老人讲,很早以前就有人哼唱,但中庄秧歌的复兴阶段还得从解放前夕(1946年)算起。当时解放军的0 团就驻在邻村,团长陈建兴(后为四川老红军疗养院院长)在中庄村设供给部,为了配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他动员、组织村民中的积极分子和文艺爱好者成立了醒民剧…[详细]
谈庄秧歌灯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豪劣绅之反动力量负隅顽抗,经浴血激战死伤无数后终于破城克敌。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戴王府前搭起高台表演各种形式的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自太平天国的辉煌后,秧歌灯消失了几十年,于民国二十七年由传人…[详细]
五常鞑子秧歌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郎国兴五常鞑子秧歌来自京城的宫廷内部,是贵族文艺,表现了宫廷生活和征战的场面,没有故事性,从服装、动作、音乐、内容上都表现了满族宫廷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详细]
洛川老秧歌
  流传于洛川县京兆乡、城关镇及黄陵、富县等地的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形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老秧歌是春节闹杜火时常见的形式。正如秧歌中唱的那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这些唱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群众把秧歌活动作为欢度春节、喜庆丰收时,抒发人们喜悦心情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老秧歌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和民俗特征,含有娱神的作用。当地的…[详细]
宁安秧歌
  宁安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唐甲悦龚云发宁安秧歌,包括宁古塔龙灯舞和龙凤船。宁古塔龙灯舞,由1887年(光绪13年)宁安县衙门轿子房轿夫老柳头从关内带来并传授。龙灯扎制方式多种,套路多变,生活情趣浓厚。龙凤船由一龙一凤、二个花船组、一个船公和四个“灯架”九人组成。船公指挥众人围绕“灯架”跑出“穿花”、“咬船”等花样,主要动作一是扮艄公“跑船”,二是摆船“…[详细]
东北传统大秧歌
  东北传统大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韩明学韩淑双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青冈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秧歌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歌、武术、杂技及地方戏曲的一些表演技艺。黑龙江“三肇”的大秧歌,继承了传统东北秧歌的表演精华,曲牌繁多,以独特的“鼓扎子”定相,还有变幻多样的队形队列,丰富多…[详细]
朝阳民间秧歌
  朝阳县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中,“夜八出”是以在秧歌盛会间演出的八组民间舞蹈而得名,主要风格是所扮的八出戏,戴假面具,别开生面而取胜,比较讲究动作的套路和程式,对每个人的身份和动作都有严格要求。朝阳县其他特色秧歌还有“跑驴”、“霸王鞭”、“腊梅花”、“皇会”、“抬阁”、“黄河阵”等数十种。这种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已有150多年历史。它是一种很小的高跷,系满、汉两种秧歌形式的糅合体。与其他高…[详细]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又称“晋中秧歌”,是民众自编自演的融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祁县、太谷、介休、平遥、文水、交城、孝义、汾阳、清徐、榆次、太原南郊等地。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祁太秧歌早期的表演形式是元宵社火中的踩街秧歌,大多是以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的歌舞形式。表演时,由俊…[详细]
唐城花灯秧歌
  唐城花灯秧歌,是一种以秧歌的舞步为基础,舞者手持花灯,花灯随舞者的舞步而舞动的舞蹈。适于夜间燃起烛火时表演,舞者在烛影摇曳中舞动步伐,与灯影相映成趣。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唐城村民庆丰收的集体日子。众百姓忙活了一年,举着花灯,扭着欢快的秧歌尽情地表演,所有的欢快情绪都要在这一天宣泄出来。唐城村习俗,所有参与花灯秧歌的队伍都要集中于街中心,由主持指挥调度。在震天动地的威风锣鼓声中,花灯秧歌队伍绕街一周…[详细]
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汾阳,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晋文化名乡。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融地带,素有“1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诞生在汾阳这块土地上。汾阳市还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详细]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是流传于原平北贾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道具、舞蹈形式、演唱风格,在全国独树一帜。原平市位于山西北中部,北贾村位于原平城北十公里处。凤秧歌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见于清光绪六年。从最早可考的民间艺人李正环开始,至今已传到第六代。凤秧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具特色的道具竹圈甩帽上。由于受该道具的影响,其舞步也呈现出慢悠悠、晃悠悠的特色。演唱风格不同于山西其它地方的小戏、民歌,它运用了大量…[详细]
回民秧歌
  回民秧歌,产生于清朝中期的河南项城县南集镇,为一种民间集体演唱的方式,由11人组成一队,领队一人左手持串铃,右手打伞灯指挥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余4名男子挎腰鼓,戴礼拜帽,4名女子持锣,搭盖头。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边唱边表演,唱的内容有民间故事、传统戏曲,也有唱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为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等。唱段多种多样,流行的有《十二个月》、《织手巾》、…[详细]
祁县武秧歌
  祁县温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小剧种,它既不属于梆子戏,也不像秧歌剧,而是祁太秧歌和武功拳术有机结合的一个艺术品种。温曲武秧歌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打套路,剧目大都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表现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武秧歌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村人贺朝奉学得精湛的拳术,并把武功融于舞蹈程式中,作为一种社火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清嘉庆年间,武秧歌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