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民俗文化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舞
[移动版]
381、
白沙坡虎掌舞
[
云南省
玉溪市
易门县
]
白沙坡是易门县绿汁镇木厂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绿汁江西面的狮凤山背面,四周高山险峻。当地村民以彝族为主,他们代代传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虎掌舞”,早在2006年虎掌舞就被列为玉溪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近日,记者探访了当地虎掌舞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老虎为什么会成为白沙坡舞蹈的主角?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传说两只老虎从大理来到绿汁江,湍急的江水使老虎无法前行,便回头来到白沙坡南边的云盘山上。老虎的到…
[详细]
382、
镇巴苗舞
[
陕西省
汉中市
镇巴县
]
傍晚,漫步在镇巴苗乡广场上,眼前便浮现出五彩缤纷的灯火,只见身着五颜六色苗族服饰的少男少女们,手拉着手,围成里外三个大圈,载歌载舞,欢天喜地,这便是镇巴赫赫有名的百人苗舞表演。精湛的表演,不时引来南来北往的行人驻足观赏,随之,行人也不由自主地融人阵容,翩翩起舞。古老而神奇的镇巴,既是西北最大的苗民聚居地,又是中国最北的苗乡。据《镇巴县志》记载,二百多年前,能歌善舞的六姓苗民,抛家带口,从贵州千里迢…
[详细]
383、
蚌壳舞
[
四川省
绵阳市
安州区
]
据传承人介绍,蚌壳舞为羌族舞蹈。表演之前,先做蚌壳――破开荆竹制成骨架,再用纸糊――做成两片蚌壳;接着将表演者扎在两片蚌壳之间――蚌壳与人合而为一;表演时,蚌壳开则见其人,合则藏其人。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动作粗犷,鼓点铿锵;表演场地不限,可在舞台表演,可在广场表演,可在沙滩表演,也可在田间表演……邑令张仲芳云,安县为“古羌人旧国”;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游览大安山九峰精舍(现永安镇境内)得有诗句:“人多…
[详细]
384、
宁乡周氏双龙舞
[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
宁乡周氏双龙舞最初是清代湘军名将周达武为其小妾姚氏姑娘组的一支用以解闷消遣的龙舞队,后逐渐演变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逢年过节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历经百多年,流传不衰,现主要流传宁乡县大屯营石家湾、道林、花明楼一带。周氏双龙各9节,需60余人才能完成演出,转、翻、旋、穿插融于一体,龙与龙之间既有情节性强的独立表演环节,又有相互盘缠动作,故事糅合,有分有合,有合有分,技法离奇,堪称一绝,国内实属罕见。20…
[详细]
385、
旱船舞
[
江西省
宜春市
上高县
]
旱船的制作是用轻质的木条扎成船形,再用绸缎彩纸围起来,船没有底,船面上装两只假腿脚。坐船女表演时,用绸带绑于船身,背在双肩上,由于表演者的双脚被船上的彩绸所遮盖,走动起来活象一个女子坐在船上在水中划行。旱船舞所用的服饰道具有:船桨、撑篙、彩旦戏衣、老生及武生戏衣。旱船的演出一般是单船(一人坐一船),演员有一个坐船女、一个撑船老汉,也有数人撑船的,分别称之为头道篙、二道篙。每个演员都要装扮一定角色,…
[详细]
386、
风火龙舞
[
山西省
长治市
襄垣
]
“风火龙舞”是流传于襄垣虒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社火表演,其起源无法考证。《水经注》中记载,汉高祖破韩五信于铜鞮(今虒亭),大军获胜后,曾用虒亭的火流星和龙灯舞来庆贺。当地盛传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也来虒亭于漳河岸边观看了赤鲤腾跃和龙灯舞与火流星的表演。千百年来人们赋予风火龙舞更多的人文情怀,平添其神秘色彩。龙舞以专门锣鼓乐器与鼓点配合“火流星”表演,主要伴奏乐器是龙鼓、锣、钹、大镲、小镲等,其中龙鼓…
[详细]
387、
狮子舞
[
河北省
保定市
博野县
]
狮子舞:狮子舞是俩人披挂一个狮子行头,一人持头、一人做尾。大都是两个狮子一起表演,由一个人来逗,旁边锣鼓伴奏。主要动作有狮子滚绣球,跳桌子、板凳,滚圆球等。二人配合默契。迁庄村的狮子舞在县内最出名,逢年过节在村内和县城表演。…
[详细]
388、
谷城端公舞
[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
端公舞俗称《端公子揽神》,是祭祀“财神”的风俗舞蹈,又称喜神舞。舞蹈以歌为主,包括武术、魔术在内的综合性艺术,舞蹈动作由剪剪花、搭肩梯子花、顺边柿子花、摇柿子花等组成,表演时以锣鼓伴奏。唱腔音调与县内流行的花鼓戏极为相似。端公舞在紫金、赵湾流传。每逢祭祀之礼、婚典之礼、开典之礼、坐堂之礼、殡葬之礼,邀请戏班子,跳端公舞助兴。…
[详细]
389、
谷城灯舞
[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
灯舞又叫滚灯舞。扎一灯笼或花篮,用一竹杆固定,下面放一木轮,表演者手推竹杆,一走动则灯笼或花篮旋转,伴着灯歌,配着锣鼓、唢呐或丝弦乐器伴奏,载歌载舞。灯舞流行于城关、庙滩、茨河等乡镇。2005年,县代表队表演的滚灯舞在襄樊市舞龙(狮)民间文艺展演中获金奖。旱船。用竹杆扎骨架,外糊彩纸,下似船形,上似轿顶,一般由三人表演,船中坐一美女,船左外沿设一划船工,船右设一老太婆,是滑稽角色,俗称摇婆。表演者…
[详细]
390、
抬杆舞
[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克山县
]
抬杆舞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克山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赵立才王明明抬杆舞是以击打乐为主的一种汉族民间舞。流行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一带的抬杆舞,鼓点粗犷奔放,节奏韵律强烈,如同点燃的爆竹,演出动人心弦。伴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铙钹、大镲等。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杂技式的惊险,又有舞蹈化的优美,体现出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详细]
391、
西周村舞虎
[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
]
西周村舞虎周村的舞虎(俗称耍老虎)是从舞狮演变而来,创于清朝康乾盛,距今有二百多年。经过十几代人编演,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高超表演艺术。老艺人根据老虎性格特点创造出了此狮子更凶猛、更剽悍的动作,因此难度更大,解放前“周村虎”走遍了老怀庆府八县,还曾远去西安宝鸡等地表演,因此,在怀府八县享有盛名。…
[详细]
392、
桃子龙舞
[
四川省
遂宁市
船山区
]
桃子龙舞是遂宁优秀的民间舞蹈,清明及更早时期,桃子龙舞只限于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桃子龙舞开始参加春节期间的街头表演和民间祝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子龙舞逐渐走向文艺舞台,成为一种纯舞蹈,但仍保留了传统的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同时也成为参加庆典盛会中的表演项目。公元521年,南北朝梁武帝正德十五年,遂州大地上的一座大寺庙被皇帝赐名“广利寺”;其后不久,大约在公元581年…
[详细]
393、
唐县霸王鞭舞
[
河北省
保定市
唐县
]
霸王鞭舞:霸王鞭,又名“打莲厢”、“金钱棍”、“打花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电影艺术家田华、歌唱家王昆等人就是打着霸王鞭从唐县农村走向革命文艺队伍的。但是作为民间的舞蹈艺术,曾失传多年,近几年又重新走上唐县街头和社区。霸王鞭是用长1米左右的竹杆或中间圆两头方的木棍,两端挖成小孔,挂上一串铜钱。表演时,右手抓住棍的中间,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敲击自己的肩、腰、背或四肢…
[详细]
394、
师婆舞
[
河北省
保定市
唐县
]
师婆舞:是唐县道教祭神活动的一种舞蹈,当地称为“师婆舞”。多由道教女信徒组成,每队从几人到十几人不等,稍加打扮,唱着通俗自编舞词,跑着8字形线路,踏着拍节,敲着带铜铁环的师婆鼓,或拜神求仙,或祈求丰收,或为人消灾灭难求平安。这种巫舞多在农村庙会表演,尤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青虚山、大茂山和磨岩山等庙会上,每天都有十几支巫舞队在山上表演,成为唐县庙会奇特的一大景观。所唱歌词都是自编自唱,或见景生情,随…
[详细]
395、
鄂温克族萨满舞
[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讷河市
]
鄂温克族萨满舞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讷河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涂玉芝鄂温克族萨满舞是鄂温克族通过舞蹈来为生民祈福或驱邪的一种古老形式。主要包含萨满神歌神调和萨满舞蹈,二者统一于萨满仪式活动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神歌的歌词以祭词、祝词、咒词为主,内容很广,多即兴编词;神歌曲调简练,原生粗犷,神秘诡谲;舞蹈原始粗犷,多模仿熊、鹰、蛇、鹿等动物,祈天祭地,动作夸张、激烈、癫狂。萨满舞表演时…
[详细]
396、
水龙舞蹈
[
四川省
南充市
蓬安县
]
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详细]
397、
羌族丧舞(北川)
[
四川省
绵阳市
北川县
]
羌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丧葬的民族,丧葬仪式古风甚浓。丧舞,便是丧葬仪式中一种独特的舞蹈。羌族的丧葬仪式很隆重。当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自然死亡后,就认为死者已经活满了花甲,是一种喜事。羌人死亡主要实行火葬。一般人死后三天即行火化。在未焚前,棺殓尸身,请巫师诵经,然后抬棺至火葬场,四周堆放干柴连棺木火焚。死者亲属则围坐哭号,并唱丧歌、跳丧舞、喝丧酒以志永别。火熄后,收其骨灰盛于小匣内,埋入土中或藏在崖穴中…
[详细]
398、
清苑舞狮子
[
河北省
保定市
清苑区
]
舞狮子:舞狮子在清苑县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每道狮会,以一对狮子居多,也有两对狮子或带小狮子的。每只狮子都由2人合舞,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通过狮嘴观察外边,后者伏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狮皮道具进行表演。小狮子由单人表演,狮皮与四肢连在一起。表演者双手戴狮爪形手套,头戴狮子帽,嘴咬狮头里的横棍进行表演。逗引狮子的叫“引狮郞”,武士装束,手拿绣球引狮起舞。主要动作有晃球、转球、抛球、抖球等。狮子…
[详细]
399、
四弦舞(三步乐)
[
云南省
红河州
蒙自市
]
芷村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民间舞蹈四弦舞(三步乐)。四弦舞是彝族舞蹈;一碗水村阿乌白村的三步乐,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改进,是山区与坝区三步乐的综合。四弦舞(三步乐)是表现生产、生活的喜悦的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蹈,男女舞蹈动作基本一致,表演时,男女两两相对。该舞蹈节奏欢快,手上动作变化不大,而以腿部的动作为主,分三大组动作用大穿、小穿、擦背等,使舞蹈充满热情。…
[详细]
400、
蚌舞
[
四川省
南充市
蓬安县
]
“蚌舞”,由女着浓妆背蚌壳道具扮蚌壳精,男扮渔翁两相戏舞,民国时期,县境内甚为流行。“蚌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价值是:“蚌舞”是我县人民欢庆节日的独特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
[详细]
[上一页]
[第一页]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