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民俗文化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
[移动版]
221、
永丰陶塘吊丝灯技艺
[
江西省
吉安市
永丰县
]
陶唐吊丝灯是活跃在永丰县陶唐乡民间灯彩的一种。所谓吊丝灯,是指灯内各种故事人偶造型,用少女头发丝悬吊在灯内支架上并能灵动旋转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唐吊丝灯逐渐从静观灯向耍灯功能转移。在灯彩活动中,每每和龙灯、狮灯、彩船灯同台表演、同巷1,而且往往作为农村社火灯会的前导灯。出灯之时,吊丝灯在前,狮灯、龙灯和其他灯彩鱼贯而行。这时鼓乐齐鸣、鞭炮轰响,龙腾虎跃、载歌载舞,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吊丝灯能灵…
[详细]
222、
青白瓷制作技艺
[
江西省
景德镇
珠山区
]
青白瓷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宋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景德镇瓷工异军突起,创烧了一种影响全国和世界的瓷器新品种——青白瓷。《中国陶瓷史》记:“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一般又习惯称之为‘影青’。”考古发现表明,景德镇烧制青白瓷的宋代瓷窑遗址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多处。其中湖田窑遗址的…
[详细]
223、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
[
江西省
景德镇
珠山区
]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景德镇瓷用毛笔的制作历史,应当与景德镇的制瓷业同时兴起。并随着瓷器生产品种的不断扩大、瓷器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瓷用毛笔的品种及生产技艺也不断的增加和完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景德镇制作瓷用毛笔的店家有十五六家,主要分布在现珠山区辖区内的毕(笔)家弄、汪家街、公馆岭及厂(御窑厂)前一带。毛笔业的业主和工人,以江西临川李家渡人为多,少部分为金溪人。在众多笔店中,以紫星…
[详细]
224、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
[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严台村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随着红茶生产的发展而传承和改进。严台村是位于浮梁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村,它的东、北、西三面都与安徽省祁门县境毗邻,村周高山重叠,森林茂密,其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气候、土壤最宜于茶叶种植。据资料载,清道光年间,这里有优质茶园4000余亩,为这里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使这里的茶叶生产一百余年久盛不衰。它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在当时整个祁…
[详细]
225、
月湖灯彩扎制技艺
[
江西省
鹰潭市
月湖区
]
月湖灯彩扎制技艺(第四批省级)月湖灯彩,又名月湖区花灯,是月湖区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文化产品。据地方史料记载,闹花灯习俗,自宋朝开始,每逢春节、元宵佳节,月湖区城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祥和喜庆。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当地亲戚家作客,观花灯后,留下“码头日受万人拜,信河夜享千盏灯”的诗句。此习俗一直延续上世纪60年初,并扩展到当地庙会活动。月湖花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精细考究,其形状有四面形、六…
[详细]
226、
贵溪錾铜雕刻技艺
[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
贵溪錾铜雕刻技艺(第四批省级)铜雕工艺是我国流传甚早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长期以来,经过各代艺人们的不懈努力,精湛的铜錾技艺的结晶尽情发挥在饰满层层叠叠繁缛历美感图放的铜器上,在享受美的艺术中充分彰显其古色古韵,纹饰清晰、形象传神、新颖别致集为一体的艺术魅力。现代铜雕工艺是优秀的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延续和发挥。它即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而又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的美学追求,是传统文…
[详细]
227、
莲花血鸭烹调技艺
[
江西省
萍乡市
莲花县
]
莲花血鸭烹调技艺(第三批省级)“莲花炒血鸭”始于南宋末年,数百年来,一直为县民所喜食。“莲花血鸭”对原料要求高,烹调技术独特精湛,因而代代相传,并流传至各地。“莲花血鸭”作为江西省民间特色菜之一,声名远播,是莲花唯一上了国宴的佳肴。“莲花血鸭”店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
[详细]
228、
安源灯彩制作技艺
[
江西省
萍乡市
安源区
]
安源灯彩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安源灯彩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工艺起源于明代,清乾隆年间以后,境内已经盛行灯彩表演活动,民间灯彩多姿多彩,有龙灯、狮灯、牛带茶灯龙、凤花灯、蚌壳灯、鲤鱼灯、走马灯等。…
[详细]
229、
龙溪祝氏宗祠的建造技艺
[
江西省
上饶市
广丰区
]
龙溪祝氏宗祠的建造技艺(第二批省级)龙溪祝氏宗祠占地2583平方米,存有前厅、中堂、后厅三进,内置戏台、跑马楼及各式厅堂、厢房和“崇德”“报功”寝房。功能完备,错落有致。整幢建筑荟萃了赣、浙、闽、皖各种建筑技艺,建筑构件中的石雕、木雕涉及的技术涵量和内容极具地域特点。龙溪祝氏宗祠保存了宋代以来民间木作遗风。宗祠大部分为木质结构,堪称古代木作房建的样板。究其原因:一是木料就地取材,价廉而易搬运。如《…
[详细]
230、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
[
江西省
上饶市
婺源县
]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婺源纸伞制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其尤以婺源甲路所产纸伞最为有名,素有“金溪斗笠甲路伞”之誉。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即已将甲路伞列入《货属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婺源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
[详细]
231、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
内蒙古
]
蒙古族勒勒车的制作技艺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使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蒙古族远古时代。《蒙古秘史》曾经多次提到过蒙古族勒勒车。该技艺保留了古代蒙古车的风格,在蒙古族游牧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蒙古族人民用比较简单的工具和办法,制造出了看似简陋却蕴涵科学道理的木制勒勒车。车底的轮子具有杠杆的原理,转动起来轻快自如。蒙古族勒勒车的造型结构简单大方,结实耐用,非常适合在草原上行走。从而反…
[详细]
232、
酒鬼酒酿制技艺
[
湖南省
湘西州
]
酒鬼酒酿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湘西北酉水流域的考古发现,及大量的历史文献证实:它起始于春秋战国,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唐宋,成熟在明清,并臻于完美。千百年以来,一直是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普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工艺最完善、口感最好的民族民间酿制技艺代表。酒鬼酒酿制技艺民间俗称“烧酒”,主要使用高山云雾糯高粱、优质山泉为原料。其中传统的酿制工具使用古老的天锅、地锅相接,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理微生物环境。采用“…
[详细]
233、
太平府铜壶制作技艺
[
安徽省
马鞍山市
当涂县
]
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当涂紫铜壶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称“太平府铜壶”。“太平府铜壶”历史久远,且种类多,其中尤以“火烧心”为极品。制作工艺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具为大小铁锤、铁砧、剪刀等。“太平府铜壶”工艺独特,将七、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铜片,轻、重都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图样裁剪、成型,…
[详细]
234、
紫金砚制作技艺(淮南市)
[
安徽省
淮南市
八公山
]
紫金砚是我国历史名砚之一,原产地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其石料资源主要源于八公山,有六种色彩,20余种石品,质地优良,天然色彩丰富。为历代文人所赏识。据有关资料和存世实物考证,以紫金石制砚最早发端于东晋时期,兴盛于唐宋,为历代朝廷贡品,清朝至民国渐次衰微。一千多年来,紫金砚传统技艺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薪火不断,延续至今。紫金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在淮南市、凤台县、寿县一带,目前制砚企业及个体…
[详细]
235、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
安徽省
宿州市
埇桥区
]
乐石砚产于宿州市。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宋徽宗在一乐石砚上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曾珍藏两方瓦形玉蓉乐石砚其铭曰:“金声玉振,世垂于珍”。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四库全书》等对乐石砚均有记载。由于诸多原因,乐石砚雕刻技艺失传数百年之久,80年代初得以再现。乐石砚石质稍硬,刚柔并济,疏密相承,发墨良好,涩而不费笔,滑而不拒墨,…
[详细]
236、
绿茶制作技艺(松萝茶)
[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
被誉为“绿色金子”的历史名茶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福寺村的松萝山。松萝茶的采制是十分考究的,在明代,据明闻龙《茶》中就详细记载了松萝茶的加工技艺:“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茶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扇入铛,文火炒干入培。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
[详细]
237、
绿茶制作技艺(霍山黄芽)
[
安徽省
六安市
霍山
]
霍山黄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生产可追溯到西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记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当时霍山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霍山黄芽兴于唐宋,明清被列为贡品。唐朝李肇《国史补》有这样一段记述:“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说明了霍山黄芽在唐朝就是地方名茶,并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到了宋朝,霍山黄芽由蒸青团茶转变为散茶,制茶方法更加精细、独到…
[详细]
238、
长沙玉和醋传统酿醋技艺
[
湖南省
长沙市
]
清朝顺治年间,众多苏帮酿造技师先后来湘开设酱园,使湖湘酿造业得到空前发展繁荣。江苏苏帮酿造大师董玉和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来湘开设酱园,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玉和酱园”,原址位于古城小西门,现长沙“玉和园巷”就因此而得名。玉和酱园以玉和醋(俗称玉醋)驰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当时民间曾广泛流传“陈年老醋出坛香,‘玉’字封泥走四方”的说法,可见玉和当时的兴盛。到了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年,玉和醋…
[详细]
239、
苗族花带技艺
[
湖南省
湘西州
花垣县
]
花垣县地处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面积1108.69平方公里,总人口27.7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8.6%,为全省苗族聚居县之首。花垣山清水秀,险奇秀美,独特的苗族人文环境,承传和发扬了古老的苗族花带。花垣苗族花带,是苗族东部方言苗语区花带的杰出代表。现存的花带起源于古汉书上记载的南蛮“断发纹身,以示与龙蛇同类,免其伤害”的传说。苗族花带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苗族人民民间手工技艺,是苗族…
[详细]
240、
湘西土陶制作技艺保靖
[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
保靖县,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素有“陶城镁都”之称。境内丰富的紫砂泥、镁质瓷泥(黑陶土)、高岭粘土、叶腊石、硅石、硅灰石、长石风等陶瓷资源,为我县发展陶瓷技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陶瓷工业已发展成为我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保靖县境内的迁陵镇、碗米破镇、复兴镇、比耳镇、野竹坪镇压、大妥镇、清水坪镇、毛沟镇、葫芦镇、龙山县、古丈县等同属于云贵高源东端…
[详细]
[上一页]
[第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