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锣鼓篇

荡腔锣鼓
  荡腔锣鼓的乐器有三吹七打10种。三吹即:长号、两只锁呐;七打即:锣、钹、鼓、马锣、车官(小钹)、小锣、铛锣。表演时吹、打、唱俱全。解放前属红安地方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当时全县表演班子不下百套。荡腔锣鼓有如下艺术特色。一、源远流长:初步认定系元朝由鞑靼人传入红安,流传至今。二、表演形式有别于任何地方的吹打乐:大锣、大鼓、大钹、长号伴随10名男子汉边吹边打边唱,气势雄浑、其唱词描述古代战场…[详细]
固城十番锣鼓
  固城十番锣鼓,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十番锣鼓,俗称大锣鼓,为流行于高淳县固城镇蒋山村的民间鼓乐,以“清锣鼓”为主。蒋山村的十番锣鼓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太平军进入高淳境内,百姓敲起大锣鼓,欢庆太平军的胜利。后来又称“十番锣鼓”为“太平天国锣鼓”,一直延续至今。十番锣鼓的演奏者都为本地村民,人数8至12人不等,组织开展自娱性演奏。十番锣鼓打击乐用双…[详细]
建始南乡锣鼓
  建始南乡锣鼓发源于建始县高坪镇干沟村,广泛流传于建始县高坪、三里、龙坪、红岩、花坪等乡镇以及巴东县绿葱坡、大支坪等地。它是在本地锣鼓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戏曲艺术而成的,由“干牌子”“行路调子”“坐堂调子”“丝弦”“围鼓”等部分组成。演奏乐器包括鼓、大锣、钹、勾锣、马锣、唢呐、碰铃、京胡、布哨等,演奏人员视场地而定,一般为8至12人。建始南乡锣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秧歌锣鼓到单钹单吹、从单钹单吹到双…[详细]
马塘锣鼓
  马塘锣鼓,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清代中后期,如东马塘地区萌生了一种以“心堂”(堂锣、堂鼓)为主进行演奏的锣鼓。起初只有四五人演奏,节奏也比较单纯。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塘锣鼓由单锣、单鼓发展成双锣双鼓、多锣多鼓演奏;由起初的四五人发展成多人一起演奏;由开始的“心”、“堂”发展成锣、板、钹、堂锣、堂鼓、单皮鼓等多种打击乐器的组合演奏,曲谱淳朴,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起…[详细]
康南锣鼓草
  康南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康南地区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把互助合作的劳动过程与歌唱融为一体,在愉悦的场景中消灭荒草的一种劳动形式。康南地区群众每年夏季帮工除草时,选两个能说会唱的人敲锣打鼓,走在一字排开的劳动人群后面,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大家随锣鼓手的指挥边干活边唱歌。表演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说正方、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曲目有《牧牛打虎》《八仙图》《十二枝花》等,节拍有九拍…[详细]
老河口赞阳锣鼓
  可与陕北大鼓媲美的赞阳锣鼓,也称战场锣鼓,为古赞阳历史文化之一。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最古老的流传时间最久的传统锣鼓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2500年前古酂阳战争频繁,为了鼓舞士气,大败敌方,锣鼓在阵前大派用场,锣鼓的多少,鼓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军队士气,著名的《曹刿论战》就说明了锣鼓可以导致战争胜败。后来经过古代军事家孙武、伍子胥的战场运用及楚汉战争和民间的不断演变…[详细]
淅川锣鼓曲
  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详细]
洋渚圣旨锣鼓
  锣鼓乐(洋渚圣旨锣鼓),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洋渚圣旨锣鼓是溧阳上黄镇洋渚村的民间传统音乐,始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传承至今280多年。是年,雍正皇帝颁圣旨,在洋渚村立“贞节”牌坊,旌表故民潘积之妻蒋氏一生坚守孝道坚守贞节,族人创编了五套敲锣经以示庆贺,俗呼圣旨锣鼓。第一套锣鼓音乐,名曰:野鸡出窠。第二套锣鼓音乐,名曰:水蛇换壳。第三套锣鼓音乐,名曰…[详细]
锣鼓经
  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详细]
吕四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十番锣鼓是吕四民间红白喜事中的吹打班演奏曲目。演奏“十番锣鼓”的乐器有韵锣、握锣、大锣、叉子、小铃、竹笛、二胡、大三弦、小三弦、琵琶等;韵锣、握锣等敲打器乐是特制的,有独特的韵味。晚清吕四名士李盘石与张謇私交笃厚。张謇到吕四,李盘石设宴相待,席间聆听吕四吹打班演奏“十番锣鼓”助兴,欣赏尤加,以箸击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张謇之…[详细]
四平锣鼓
  在南靖县金山镇安后村,活跃着一支传统的四平锣鼓队。这种鼓乐节奏感强,气氛热闹,深受农民喜爱,一起去看看。四平锣鼓乐俗称粗锣鼓,起源于古代的四平戏,元末明初,四平戏传入福建,并演变成新的地方剧种,清朝时期,四平戏和四平锣鼓在南靖已十分盛行。传统的四平锣鼓队一般以八人为一个演奏单位,根据情况需要可以增加到2至4人进行演奏,近年来,四平锣鼓队参加会庆、节庆、赛事等活动都按四平戏曲调创作大型吹打乐曲,节奏…[详细]
锣鼓乐
  锣鼓乐,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音乐类项目。沙河威风锣鼓是以鼓、铙、锣、镲乐器齐奏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其特点是古朴凝重、粗犷豪放、音域宽广、刚劲激昂,如黄河奔腾,似雷霆万钧,故有“中华鼓王”之誉称。威风锣鼓起源尧舜,兴于隋唐,初用于战阵,继而流传于民间,用于喜庆典礼、- 、社火、迎神祛邪。明清时期是沙河锣鼓的鼎盛时期。千百年来沙河威风锣鼓经人民群众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详细]
张店锣鼓的传说
  张店锣鼓的传说(扩展),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传说类项目。《张店锣鼓的传说》从清朝中后期就在灌南县张店镇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至今的民间故事。此传说讲述清乾隆间,乾隆皇帝带领一班文武官员,出巡江南一带,体察民情。张店镇两岸官员、绅士、商贾、民众人等,只因今天天气阴雨连,众官员、绅士、商贾和民众百姓来不及前往盐河两岸迎接天子龙驾和府州官员,各户自在家中敲打顺拉弹唱,演奏各…[详细]
东海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扩展),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淮海锣鼓又叫工鼓锣、公鼓锣,是徐淮盐连地区历史悠久的曲种。演出形式简单,不受是境场地限制,内容说古论今,歌颂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忠臣良将,诅咒奸臣弄权、昏官扰民、庸吏误国。由于此曲种源远流行,门派众多,争奇斗艳,大家辈出,淮海锣鼓是流传在徐、淮、涟地区广大城乡,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曲种,亦称“淮海鼓书”、“王鼓锣”与当地…[详细]
锣鼓棚
  锣鼓棚,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锣鼓棚,清末民初时期由江南传入盱眙一带,江南称锣鼓亭,传入江北演变成锣鼓棚。锣鼓棚,长方形,形似花轿,四面装饰雕花木架,能拆能装,四角各悬一小宫灯,棚四周挂彩色缨络,棚顶以彩布绷起,顶插二十余盏不同形式彩灯,中间一盏“麒麟送子”灯。锣…[详细]
潜江锣鼓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锣鼓大约在明代中叶,距今约三百多年前,潜江便有了“薅草锣鼓”和“车水锣鼓”,即在田间边劳动边鼓乐,当时就以“锣鼓伴奏,一唱众合”的形式出现在田间地头,随着时代变迁,“潜江锣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潜江民间民俗、风俗、宗教、民间艺术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锣鼓”俗称“锣鼓家业”,潜江传统锣鼓班阵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十样锦”。另一类是“五锦头”。潜江锣鼓乐…[详细]
云峰锣鼓
  威风锣鼓起源于战国时期,是民间文化节庆活动的一项主要表演艺术项目。苍溪县威风锣鼓以云峰镇为中心,流传于县城周边乡镇。“云峰镇威风锣鼓”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演奏人员包括指挥领队、旗手、鼓手等共计150多人。演员全部身着黄色古装,扎飘带、披浅盖头。领奏人员4人敲打直径为1.5米的架式座鼓,其余人员分别演奏40套挂鼓(直径80公分)、30套锣、30套钵,30套咔,可列队行进表演,也可辅以整齐的“鼓舞”。…[详细]
恩施“花锣鼓”
  恩施“花锣鼓”,是恩施市民间吹打乐中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民间吹打乐。恩施“花锣鼓”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当地人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花锣鼓”的打法繁多,演奏时,鼓必须占有突出位置,鼓手也必须是技艺精湛者,恩施市的“花锣鼓”在四大乡和城区各有其独特的打法,最为盛名的要算北…[详细]
恩施“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也叫“薅草歌”,是恩施市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蹋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在演唱形…[详细]
桂五十三番锣鼓
  桂五十三番锣鼓,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桂五是盱眙山区重镇,因革命烈士李桂五命名。相传桂五的十三番锣鼓是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击鼓抗金的鼓谱传承而来,系纯粹的打击乐表演,长久以来,是当地庆典活动中的必备节目。主要流传在盱眙山区的几个乡镇及安徽来安的半塔、自来桥等乡镇。十三番锣鼓早先为四人一组,堂鼓、苏锣、小堂鼓、钹。基本打法有长鼓、不隆冬、单绞丝、双绞丝、长锣、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