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利辛县民俗文化

利辛县十大民俗文化

淮北大鼓(亳州市利辛县)
  安徽大鼓,即淮北大鼓,又称淮北战鼓,源于元末。传说一秀才虽然考场得中,但官场腐败,兵荒马乱年代的元朝已失半壁河山,于是此秀才弃官不做,步入江湖行艺。编写诗、词、赞、赋和历史书目,以淝河两岸、淮北地区的民间小调、戏曲演唱的曲调,形成唱腔:有“立嗓”、“卧嗓”两种唱法。随着社会发展,师教徒传,一代代承袭演技,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主要是一人一台戏,流动行走方便;其演唱形式为说、唱、学、逗、打,十分逼真,虽然是口头文学,但均是“死口”传承(嘴对嘴一字一句传承,故称“死口”),而所演唱的诗、词、赞、赋、白口词和长篇大书的演唱情节,都不走样。淮北大鼓一直流行于安徽江淮两岸和皖西北、皖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南、江苏的相邻地区。其间涌现出不少曲艺明星。如南京市曲艺团的丁明海,淮南市曲艺团的黄-子、阜阳地区曲艺……[详细]
利辛面塑
  旧时民间为图喜庆,用面捏制一些人物、动物,点上颜色,后来逐渐演变成面塑艺术,在各地分布十分广泛。杨氏面塑主要流传于利辛县西南部永兴、王人镇一带,至今已延续一百多年。第三代传人杨文挺过去吹着面捏制的唢呐,走街串巷兜售捏制的面人,产品较为单一。第五代杨攀峰经过努力,解决了面塑易发霉、开裂、不耐摔打的缺点,在保留杨氏面塑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老北京面人的技艺特点,对杨氏面塑进行了改良,用面塑的手法展现雕塑艺术,把高雅雕塑艺术民俗化,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杨氏面塑捏制手法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面塑的主题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从高不嬴寸的古代淑女到身长六尺的财神爷,从十几公分人物塑像到高达两米的憨豆先生,杨氏面塑在变形夸张的手法中能准确捕捉到住人物的神情,不……[详细]
展沟“九曲黄河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是利辛县展沟镇久负盛名的独特民间艺术奇葩,也是该地区流传了几百年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阵源于《封神榜》赵公明困姜之牙所布的九曲黄河阵,是指九宫套八卦,灯阵指的是一年365天,用365盏不相同的灯布成的阵,称“九曲黄河灯阵”。阵配对联,上联“火树银花”,下联“九曲黄河”。赵公明守的是转盘灯阵,系八卦之首“坎卦”,其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等分守。真神掌领“离卦”,真魂掌领“震卦”,真魄掌领“兑卦”,真阳掌领“乾卦”,真阴掌领“坤卦”,真明掌领“艮卦”,真行掌领“巽卦”,统领七卦为真精掌领“坎卦”。其八卦根据《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组成。“—”为阳,“——”为阴,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详细]
清音戏
  利辛县清音戏流传淮河、西淝河、涡河两岸,源自安徽琴书。民国年间,安徽琴书老艺人谷保宽在安徽琴书的腔韵的基础上,吸收花鼓戏、四句推子和“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地方小调,独创出可以表演小戏的几个调式,如大非板、小非板、慢板、快板、花腔、剁子等。其伴奏乐器主弦是板胡、二胡、三弦、坠胡等,表演分生旦净末丑,从而创编了地方色彩浓厚,小队伍在小场所可以表演的小戏剧——清音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为兴盛期,90年代由于后继无人逐渐式微。清音戏主要是家族传承,已两代相传,创始人尚健在。现利辛县已整理出五集清音戏《五女拜寿》,并在刚刚成立的艺术说唱团进行技艺传承,以期清音戏可以重新活跃于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中。……[详细]
赶黑驴
  赶黑驴是在利辛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现形式为舞者足踩高跷,身负一以竹木为骨架以黑布蒙皮的黑驴道具翩翩起舞,后跟两至三个后生手执皮鞭,挥的皮鞭价响,做赶驴状,其舞姿热情奔放、其动作激烈夸张,表演内容诙谐有趣,让观者开怀大笑。赶黑驴仅一人骑驴一人赶驴即可成戏,亦可多人骑驴,多人赶驴。两人表演黑驴舞主要是在踢、跨、跃、翻、扭等动作上下功夫,骑驴者穿着高跷腿身负黑驴做翻滚动作,而赶驴者则要后仰倒下,穿着高跷腿起身,动作难度都很大。集体舞的黑驴舞则是讲究各种队形,队形忽散忽合,时而一字长蛇,时而首尾相聚成为圆形,时而穿插迂回令人眼花缭乱,主要有二马分鬃、满天下、波浪、单锁链、双锁链、剪子股等队形。赶黑驴是解放前乃至民国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再现,展示了旧时代妇女回娘家的风俗与礼仪,不仅具有……[详细]
阚疃大块板鸡制作技艺
  阚疃大块板鸡的产地在利辛县东南部的阚疃镇,源起于清朝末年,至今约130年历史。起初,王氏五世祖以做卤鸡起家,后来摸索着做出与众不同的卤鸡,生意日渐兴隆起来。到了王氏第三代传人的时候,把鸡分开卖,又称片鸡。-传人混号“大块”,因此这种卤鸡又称为大块板鸡,延续至今。阚疃大块板鸡色泽亮丽,香气扑鼻,鸡皮劲道清脆,鸡肉肥而不腻,板而鲜嫩,主要采用本地土公鸡制作,采古泉水配中草药卤制,制作工具十分简单,仅仅是一把刀,一根硬木棒。先是用大口径地锅把鸡煮熟,熟后挂起来冷却,再放进冰柜冰镇,几个小时后拿出来就可用刀片了。这片鸡不仅仅只用刀,还要用棒子敲,很见真功夫。片好了鸡后,要用料子浸泡,出售时再用卤水配作料调制。王氏子孙守着祖宗传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技艺,以质求存,不张不扬,不温不火的经营着,每天售一百只鸡……[详细]
扁担戏(利辛扁担戏)
  利辛扁担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包括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扁担戏的小型舞台长约60公分,宽50公分,高40公分左右,这个方寸之间的舞台就是扁担戏艺人驰骋的艺术天地。舞台后插在一根扁担上,一块黑布内装各种木偶道具裹住舞台,表演时艺人钻幕布里面,嗓子里嵌一颗铜质小哨子,用来表演口技,哨子吐出即可用正常声音对话。艺人两手执木偶,即可表演了。利辛扁担戏的流行区域主要在利辛南部的胡集、大李集、新张集等乡镇,最兴盛时,利辛曾有几十副扁担戏挑子,曾经与当地的猴戏走出家门在全国各地城乡风靡一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渐渐被其他更现代的艺术取代,而在胡集镇和大李集镇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艺人还在表演,但多以自娱自乐为主……[详细]

全部利辛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