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荣昌区民俗文化

荣昌区十大民俗文化

放河灯
  放河灯,是濑溪河流域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宋代道教的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流行。宋真宗年间,濑溪河流域漕运初兴,沿岸有多处寺庙兴建,佛事活动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于是,放河灯便成了路孔镇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明清时期,濑溪河河运昌盛,船家和商贾期望河运平安顺利,沿河居民希望风调雨顺,遂于每年七月半大放河灯,赈济亡魂。另外,大户人家事丧,也要放河灯。目的是替亡人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沦于地狱的饿鬼,广行功德,使其早升极乐世界。据说,在放了河灯后,沿河不再有孤魂野鬼滋事,能确保沿河及两岸行船、居民平安。历经了无数个岁月,近代,放河灯则被人们用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安康。……[详细]
制扇技艺(荣昌折扇)
  我国制扇的历史十分悠久,商代即已出现以长尾雉鸡羽毛制成的羽毛扇。汉代,宫廷流行绢扇,又称“宫扇”。东晋时期,葵扇开始流行。南宋时期,都城杭州成为折扇中心,河坊街附近的扇子巷即当年扇业作坊聚集之地。折扇古称“折叠扇”,又称“撒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撒开后扇面成半规(圆)形,聚头聚尾,故又称“聚头扇”。明代永乐年间,苏州成为折扇中心,出现了李昭、马勋等闻名海内的制扇名家。我国扇类产品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有纸折扇、檀香扇、羽毛扇(浙江湖州)、绢扇、麦秸编结扇(浙江浦江)、象牙扇、竹篾扇、葵扇(广东新会)、孔雀翠羽舞蹈扇等多个品种。其中折扇的扇骨以棕竹、湘妃竹、乌木为上,有的饰以竹刻;扇面以桑皮纸等裱糊而成,著名书画家题诗作画于其上,有小品胜于大品之说。有的折扇还配有刺绣扇套。杭……[详细]
荣昌陶器制作技艺
  荣昌陶器系重庆市荣昌县安富街道一带民众以鸦屿山陶泥烧制的器皿用具。荣昌制陶业于宋代兴起,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荣昌陶器的胎体主要原料是本地独特的侏罗纪沉积黏土页岩,分红色和白色两种。烧制后胎体呈赭红色或象牙白,胎体轻薄而质地坚硬,可以与瓷器媲美,以“泥精货”(不上釉)和“釉子货”为代表,生产的陶器包括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四个大类品种。其生产工艺包括选泥、晒泥、碾泥、搅泥、过浆、踩泥、揉泥、制坯、晾坯、打磨、刻花、上釉、打磨、装窑、点窑、熏窑、烧窑、观窑、闭窑、出窑、检验等二十多道工序。荣昌陶器素有“胎体轻薄、釉色光亮、声响清脆”的美誉,是中国的四大名陶之一。一直以来,荣昌陶器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泥精货”具有天然的优美色泽,古朴典雅;“釉子货……[详细]
荣昌夏布织造技艺
  夏布生产可溯源到东晋后期,唐代夏布被列为贡品,以江西万载和四川荣昌生产的夏布为主要代表。万载夏布是江西传统手工布的典型,它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新织麻纱呈圆形,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这种夏布品质精细,边缩平整,织造均匀,色泽清秀,透气性强,凉爽清汗,不起皱,不变形,易洗涤,越洗越白,是一种纯手工、纯环保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由苎麻到夏布,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苎麻种植、原料制作、夏布制作三个部分、几十道工序。万载夏布按规格可分为四种,按品质分为五个品型,按等级分则有五等。万载夏布可用于服装、帷帐、工艺品等的制作,也可用来题诗作画。荣昌县地处重庆市西部,夏布织造主要分布在该县的盘龙镇。荣昌夏布历史久远,汉代称为……[详细]
荣昌年猪文化节
  荣昌县“中国荣昌猪年猪节”作为唯一一个以猪为主体的节会,被收录进2011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节气大全》,与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中国·张北坝上草原文化旅游节等国内著名的节会齐名。历届荣昌猪年猪文化节简介一是特色荣昌猪。荣昌猪主产于荣昌,其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其适应性强、杂0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是世界八大、中国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二是特色祭祀活动。“年猪节”祭祀活动全部参照古人杀年猪的传统方式进行,所有祭祀人员将着对襟装,活动过程分为祭屠工祖师、肥猪出槽、宰杀祭祀、刨汤祭祀等十多道程序,所有程序都将在悠扬的祭文演唱中进行。三是特色产品展示。“年猪节”上,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外,还有荣昌特色的金钱板、缠丝拳等民俗文化……[详细]
缠丝拳
  缠丝拳,是活跃在荣昌一脉地方武术流派。缠丝拳以其独特为技击美、节奏美、劲力美、形神美、动作美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更以“仁”与“和谐”的武德思想形象而执着地丰富着中华传统美德。……[详细]

全部荣昌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