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又称农谚,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着各种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因为大多数天气谚语生成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因此只是对现象进行描写,并没有做出科学解释,缺乏理论数据支持。然而,天气谚语在经过不断实践后却具有相当的可信度,足以在日常使用。崇明岛形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岛民们在田间耕作,出海捕鱼,海上航运等实践中为了适应和改变生产及生活条件,必需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幻。岛民们把日常发现的天象、物象与实际天气……[详细] |
崇明老白酒是崇明岛上特产之一,风味独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后劲足、回味甘,素有“名扬江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誉。崇明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土洁净,生态环境优良,适合种植优质大米。光照、温度、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尤为适宜酿酒所需的有益菌的繁殖,成为崇明老白酒发酵、生产和贮存的有利因素。崇明老白酒传统酿制技艺已有700多年历史,酿酒原料“米”被称为“酒之肉”,……[详细] |
水仙花,历来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花中珍品,在我国以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最为有名,它们同出一源,组成中国水仙两大品系。崇明水仙已有五百多年种植历史,崇明岛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水仙的生长,早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崇明先人就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水仙,当时并没有刻意用来观赏闻香,主要是人们割开水仙球茎,拿纱线蘸取它粘稠的汁液,使晾干后的纱线变得更硬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崇明人开始系统地栽培水仙,并把它……[详细] |
酒曲,俗称酒药,被称为“酒之骨”,是酿制崇明老白酒必须使用的酒曲,蒸煮好的大米加入酒曲,从而使其糖化发酵,才能酿制成崇明老白酒。酒曲制作在崇明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据口头传承,最早的酒曲是用单一的马鞭草(俗称酒药草)制作而成,并将南瓜花作为酒药糖化发酵的助剂,因为马鞭草和南瓜花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酶,有利于淀粉起到糖化作用。因为崇明岛先人很早就掌握了酒药的制作技艺,所以崇明民间素来有家家自酿米酒的习俗,明……[详细] |
“益智图”是清代光绪年间崇明人童叶庚以太极两仪八卦的易理做依据,发明的一种拼图、拼字智力游戏。“益智图”的拼图、拼字是汲取前人“七巧板”的技艺,而改变为尖斜、曲直、方圆,刻木制作而成,共分十五片。童叶庚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开始研究创制益智图,到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完成《益智图》(上下两册),共拼成山水、人物、博古器具等二百一十六幅图,于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第二部书《益智续图》……[详细] |
鸭嘴狮舞(调狮子)是崇明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蹈中的狮子造型独特,嘴巴扁长,面颊朝里凹得几乎不见颧骨,两只眼球朝外突出,全身披着长毛。其舞蹈动作独特,始终是慢慢吞吞,摇摇摆摆,没有狮子那种勇猛粗犷的表演,而是着重表演了吃小孩的过程。除了一名引狮人以外,狮子的表演主要由两人合作进行。表演时,前一人手握狮腮柄,控制狮头及前半身,后一人半身前倾90度,两腿半蹲,两手平伸,手心相对,控制狮子后半身。表演程序大……[详细] |
“崇明吹打乐”又称为“敲十番”、“吹鼓手”、“做道场”,是流传在上海市崇明县和江苏省启东市、海门市沙地方言区域的一个古老乐种,有五百多年历史。明初,“十番”、“吹鼓”传入崇明,并代代相传。“崇明吹打乐”有八十多首曲目,又有“单曲”和“套曲”之分,单曲一般由清锣鼓开始接吹奏曲再转锣鼓结束;套曲一般用锣鼓连接三到五首曲子来演奏。一个吹打班的人数一般为六到十六人,演奏姿势分“坐奏”、“立奏”、“行奏”。……[详细] |
崇明俗语是用崇明方言在民间流传的方言口语。崇明方言属吴语系,由于崇明岛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对外交流少,崇明方言相对不受外部方言的影响,因而是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比较古老的、很有特点的一种方言。崇明俗语绝大多数是民间创作,且口口相传,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包含了先辈生活中不同时代的各个方面。由于经常把具有地域性的事物和词语引入,所以崇明俗语具有浓厚方言色彩和地方特色。千百年来,崇明人……[详细] |
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人民在海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创作了许多故事,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故事宝库。在这些民间故事中,机智人物杨瑟严的故事以其独特性,情节生动等优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崇明岛几乎家喻户晓。杨瑟严生活于清乾嘉年间,据民间传说,他出生于崇明岛现在的建设镇官尖村。当时所谓的太平盛世实际上掩盖不社会低层穷苦百姓的苦楚,受尽欺压冤屈的……[详细] |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但上海以及周遍地区,是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种最终定名和成熟的重要地区。江南丝竹的娱乐性很强,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助兴。上海的丝竹活动百余年来从不间断,全盛时期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上海……[详细] |
崇明岛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开始有人居住。因长江水的缓急多变,沙洲涨坍无常,至明末清初才逐渐稳定下来。岛上的居民生活艰难,主要依靠围垦种植、捕鱼、煮盐等为生,所以民风非常朴实。在崇明岛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劳动人民在崇明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0于实际需……[详细] |
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戏剧。平时,民间艺人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如果有人邀请演出,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详细] |
由于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袭击,生产很被动,为了取得生产的主动性,人们必须对天气变化进行观测了解,在这观测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天气谚语,并在民间流传应用。崇明岛形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岛民们在田间耕作,出海捕鱼,海上航运等实践中为了适应和改变生产及生活条件,必需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幻。岛民们把日常发现的天象、物象与实际天气变化联系比较,逐渐领悟其中的关系,经过反复发现,逐步积累,不……[详细] |
灶花,是民居厨房的装饰画,在每家人家灶头的“灶山”(装樜、护烟囱和灶面的短墙)上,画上各种图画与图案,民间称之谓“灶头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还流行于整个江南各地。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欢以灶花美化灶头。在上海郊县,能信手绘画灶花的人确有相当数量,他们没有专门学过绘画,只是凭着日常生活中对灶花的耳濡目染,凭着依其赖以谋生的紧迫之感,凭着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悟性,无师自通地绘就了一幅幅灶……[详细] |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华丽袅娜之精,浑为一体,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而不同凡响,为著名的中国琵琶流派。“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寓居本县的贾公达。清代乾隆崇明县志有较详细的记载:“贾琵琶,字公达……[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