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湖州市 > 长兴县民俗文化

长兴县民俗文化介绍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其名由《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乃“上品中的上品”,茶圣陆羽称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紫笋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完成。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唐诗描述:“牡丹花笑……[详细]
  花鼓戏是湖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它是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起来的。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各地陆续出现了不同名称的花鼓戏雏形,十九世纪中叶,各地花鼓戏一方面由凑拢的临时戏班和半专业戏班、专业戏班发展,另一方面由演出“二小”戏向“三小”戏、多角戏发展,先后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剧种。特别是它吸取了各地方大戏的艺术营养,渐趋成熟。后以流行于不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详细]
  滩簧兴起于清朝中叶,滩簧中的“滩”是“路头戏”的意思,“簧”是一种曲调,最早为坐唱形式的民间曲艺,清末嬗变为戏曲,它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歌舞小戏,也称“打班”或“灯戏”,多在元宵灯节演出,至清乾隆年间出现职业性灯班,19世纪初开始向江浙及上海等地扩演,19世纪20年代,各地滩簧集聚上海,受海派文化的熏陶与繁华大都市的物质支持,由小生、小旦、小丑的民间小戏,进入到小同场戏与大同场戏阶段。新中国成立……[详细]
  白岘乡吴岕口村盛行的傩戏,始于两千多年前,据老艺人说,夏朝大禹治水时,有一干将跟随左右,后因治水有功,被人尊称为“祠山菩萨”,供于白岘境内的一个庙宇中,另因传说这位干将的前身是一只野猪精,因而祠山菩萨的面具是黑色的。另外还有供在襄阳岭庙中“禹王菩萨”,他是大禹的象征,当地人传说禹王菩萨是祠山菩萨的娘舅,因而后者需要朝拜前者,因此,便有了大班人马穿着袍戴着面具游走于乡间。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鬼……[详细]
  狮舞源于佛教,最早以“花会”形式出现,肇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乡村的房屋门口,桥头两侧、公共场地等尚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狮,人们以狮子为避邪之物、吉祥象征,并在敬神祭祖时,以舞狮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良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达一特定组织进行活动。每遇狮子班进村演出,都有专人报信,而且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烈非凡,示意吉祥降临。20世纪初由在上海从艺的“二和尚、三和尚”(艺名)收……[详细]
  “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民间驱除疫鬼的活动。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所记载的“祃祭”,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出师祭”。槐坎走马灯相传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当地有王氏兄弟四人,长兄王荣堂是极具经济头脑之人,动员家乡人种树养畜,因此家家户户圈养了许多家畜,如马、牛、羊、鸡、犬、猪等,称为六畜,其中马为六畜之首。夜晚喂食时,村民点灯笼照明,灯笼上写一个“马”字,以祈求六畜兴旺,后经过演变,……[详细]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传统百叶龙多在庙会及节庆时表演,先从“游四门”、“圆场”等队形开始,当荷花灯聚成圆圈、相互连接以构成“龙”形时,外圈舞队热烈舞蹈,以遮引观众视线;“龙”一成形,即腾空跃起,众舞队立时散开,突出百叶龙,形成热潮。百叶龙的表演方式也划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其主要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