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平湖民俗文化

平湖十大民俗文化

平湖派琵琶演奏技艺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1]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编撰,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针对《华氏谱》“左手按弦惟0两指不用”,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0。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详细]
鱼圻塘庙会
  鱼圻塘庙会,也称“大蜡烛庙会”,是平湖的地方性-。每年农历九月和春节,平湖新埭镇鱼圻塘都会在大蜡烛庙举行-,祭祀祈福,这一风俗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人俞蕴甫曾赋诗赞叹庙会盛况:“庙指鱼圻六里遥,秋来报赛集尘嚣。田中插遍莲花炬,十丈光芒火树摇。”大蜡烛庙,又名“刘公祠”。据传庙内供奉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塑像。南宋初年,刘锜领兵驻守在鱼圻塘,护卫东南都会广陈城,平定匪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鱼圻塘百姓奉刘锜为保护神,建祠塑像进行祭祀,希望生活安定幸福。八百多年来,每年重阳节和春节期间,当地百姓都要用大蜡烛祭奠刘将军,延请戏班公演社戏三天。庙会香火兴旺,香客甚众。1946年,上海胡姓商人赠送了一对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大蜡烛,民间百姓遂称刘公祠为“大蜡烛庙”。1948年,大蜡烛庙中断香火。1997年……[详细]
3、做社
做社
  做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做社风俗起源于土地崇拜。该仪式世代沿袭,自夏朝起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这一仪式体现了民众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百姓的心灵寄托。做社分春社和秋社两种。春社起自夏代,于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清明前),春播在即,祈求丰收;秋社始于汉代,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收获已毕,祭神报谢。平湖农业发达,历来有祭祀社神的习俗。每年春、秋两季,为了向-祈求田蚕丰收、六畜兴旺、人口平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文革”期间做社一度停止。20世纪80年代后,做社之风又起。结社的方法基本以自然村宅为单位,自由结社,由村中某一户发起,同村的若干户村民自愿参加,少则七八户、十四五户,多则三四十户、六七十户均可,结成一个社。这种称为“社”的民间社团组织形式……[详细]
平湖婚俗
  平湖婚俗主要以“曹桥讨娘子”为代表。旧时平湖民间娶亲时,条件好的人家用轿子,条件差的人家用船载。新中国成立后,都改用船去载新娘和嫁妆。船载是名媒正娶的起码条件。娶亲必须是上午,中午是结婚大宴。结婚那天,新娘从船上上岸后,媒人带着新娘必须从男方家的东南场角走进婆家。姑娘出嫁时送礼的人家都要请到。“对亲”时,男家送的花红礼(媒人礼)不能收,如果收了,就要加倍还礼。还要掘一棵万年青,用红纸包好,寓意新婚夫妇婚姻万年长青。有的还送一对铜饭盂喜物,以猪脚爪还礼,俗称“有脚气”。招赘俗称“招女婿”,一般因家中多女无子,或子幼而缺少男劳力耕种田地和主持家业,女方托媒人招一个与家女年龄相仿的男青年作为女婿。男方往往是家贫、弟兄多、住房紧缺而难以娶到媳妇。女方备礼定亲,并选吉日船载迎婿成亲。招女婿在旧时地位很……[详细]
平湖杜经布制作技艺
  平湖杜经布制作技艺平湖的棉花生产历史悠久,东汉时生产的“越布”曾受光武帝的青睐,成为贡品。平湖杜经布(“杜”,吴越方言,手工制作、土制之义,“杜经布”即土布)受松江黄道婆纺织技术的影响,生产技艺独特。1993年版《平湖县志》载:“最初为土布业,早在明代,农家多以织布为副业,所产小布是平湖一大特产。”民国时期销路以上海为中心,转销福建等地。到20世纪60年代,杜经布一直是平湖人民服饰的主要原料,形成了服装用料、饰品用料、鞋帽用料、床上用品用料和门帘窗帘用料五大系列成百个花样品种。平湖杜经布在工艺流程上一般是将纺成的纱根据织布时各色纱的用量先染色,染成五颜六色的纱后,将各色搭配再织布,织成的布就是色织布。它是平湖杜经布的主流。平湖杜经布因色织布占主导地位,故工艺流程相对复杂,专用工具也较多。就整……[详细]
平湖糟蛋制作工艺
  平湖糟蛋制作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再制蛋工艺。平湖糟蛋制作工艺独特,营养丰富,深受百姓的喜爱,并远销海外。1991年《平湖县志》记载,糟蛋为著名的传统特产,据传是徐源源糟坊创制,至今有二百五十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和探索,平湖糟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主要工序有:制糟。将糯米在清水里浸十至十二小时后,用蒸气蒸成糯米饭,再用酒药进行发酵。洗蛋。用清水将蛋洗干净,放在竹编的容器内,在太阳下晒三至四个小时。蛋晒干后,用竹片将蛋壳一一敲碎,但不能将蛋膜击碎。落蛋。将击碎蛋壳的蛋放置在消毒好的甏内。落蛋时,先在甏内放一层酒糟,然后放一层蛋,再放一层酒糟,再放一层蛋……最上面一层是酒糟,并在酒糟的上面放一层盐。一般一个大甏盛放一百三十只蛋。封甏。传统封甏是用毛竹箬封甏口,现在则用塑料纸或牛皮纸封口。封口……[详细]
平湖西瓜灯
  西瓜灯是在西瓜外皮上精雕细刻各种花样以供人赏玩的一种特色灯彩。平湖西瓜灯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进士黄之隽的《西瓜灯十八韵》、邑人张逢年的西瓜灯诗证明平湖西瓜灯至少有三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西瓜灯艺术的发展兴盛和当地种瓜的习俗有密切联系。瓜农种瓜之余刻瓜制灯,自娱自乐,后制灯者越来越多,灯的花样不断翻新,更有文人雅士赋诗赞颂,平湖西瓜灯遂蔚为大观。独特的雕刻工艺是平湖西瓜灯的一大特色。该工艺体现在线、块、点的处理上。线的表现吸收古代木刻单线、工笔白描的技法,用刀按线条描刻,或阴线或阳线。块的表现讲究黑白对比,可用明暗光线来制造黑白对比,也可用物体自身的颜色来形成黑白对比。点的表现则强调整体的立体感,比如用小圆刀、铁钉等工具挑点,形成凹凸对比,刻制灰调子制造边缘阴影。雕刻的基……[详细]
平湖摇快船
  平湖摇快船,俗称“摇艄船”,又称“摇少船”,上船者均为年轻力壮者。快船的船头、船艄装出跳,船上配置大橹、矮橹、扳桨、揿桨,四人操橹,六人操桨,一人敲锣(也有配鼓的),划船动作整齐划一,船快如飞,故称“快船”。为减少阻力,一般都要求是新落水船或新修落水船,船腹生有青苔或载过死人的船(不吉利)是不能用的。船下水后,两旁船舷都装有护栏木,护栏木用两根伸出船头的细长木头充当。船头前用短横木绑实在护栏木上,称“出跳”或“龙出跳”。船艄也用木架向后伸出,称“挑龙艄”。头舱平鳍板要改为低翻台(低平舱)。大橹由一人把橹,一人扯撮(撮用棕丝结成),位于橹前侧;矮橹也由一人把橹,一人扯撮,橹拧头装在龙艄上,位于橹后侧。前出跳上绑一支桨,由一身体强健的后生掌握,后生两脚蹬在两只绳箍上,用力时双足立直,泡在水中,称……[详细]
平湖花鼓戏
  平湖花鼓戏又称“西乡花鼓戏”,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据传是在棉农采摘棉花的劳动中产生的。明清时,平湖普遍植棉,广陈、新仓、黄姑、全塘一带的棉农在劳动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拓花山歌、采花山歌。民间艺人把这些歌谣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用胡琴伴奏演唱,形成了花歌调,此即花鼓戏的雏形。后来,花歌调发展为双档双琴对子戏,琴师兼演员,角色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曲调和内容可随时根据听众需要进行调整,称为“立地变”,表演形式如同曲艺。清末民国初,表演开始有鼓板介入,并有演员化装表演折子戏,逐渐成熟。从对子戏发展到同场戏,伴奏增加了小锣、笛子,但每个戏班也不过五六人。平湖花鼓戏用平湖方言演唱,唱词通俗易懂,人物塑造简单,艺人忙时务农,闲时唱戏,表演方便,所以受到农民的喜爱。演出服装简单,不化装,艺人束一根腰带,腰……[详细]
平湖九彩龙(平湖龙舞)
  平湖九彩龙平湖龙舞俗称“调龙灯”。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记载,平湖龙舞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时平湖地区就有舞龙的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或当地庙会时表演,尤以春节期间为多,寄托百姓祈求吉祥如意、来年丰收的愿望。平湖舞龙种类丰富,多姿多彩,有青龙、草龙、布龙、竹篾龙、金龙、水龙、赤龙、九彩龙等。舞龙的制作非常讲究。龙身由若干节组成,一般大龙九节、小龙五节,外面裹以绘有龙纹的布。龙头大小、轻重不同,按舞者膂力而定,一般重量约十五公斤左右。因在龙头内点烛,故称“龙灯”。平湖龙舞的舞技变化多端,有出海龙、摇船龙、滚地龙、大劈龙、之字龙、高拧龙、上蹿龙、背靠龙、跪地龙、躺地龙等二十多套舞技。表演时,男女服装均为江南水乡民间彩绸服饰。一般男束腰带,英武挺拔;女着短罩裙,姿态飘逸。……[详细]

全部平湖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