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慈溪市民俗文化

慈溪市民俗文化介绍

  弘扬传统清明家具基础上,领进高档木材,改进民间纯手工制作过程,制作出既有古典味,也有现代人喜欢的家具,而不失古代工匠们的精神。……[详细]
  姚北滩簧起源于清中朝的坎墩伍家板桥一带。由于滩簧在一开始的阶段演员、道具简单、演出的内容也相对较为粗俗,顺口溜、俚语甚至乡间野话等都为演员采用,为了生存,姚北滩簧后来有了重大改革,主要争取到社会名士参与剧本写作,一改低级趣味的内容,也慎用男欢女爱的段子。……[详细]
  “老虎鞋”又称“老虎头鞋”、“虎头鞋”,因鞋头形似虎头而得名,是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手工工艺鞋。“老虎鞋”制作技艺早在明清时期就流传在慈溪一带民间,当时慈溪大古塘一带制盐所产生的废气导致环境恶劣,妇女生育率低,小孩常遇夭折,南方百姓的信仰以崇拜老虎为主,所以百姓用盐花(剪纸)图案来制作“老虎鞋”鞋底(夹鞋),鞋头用虎头像图案,让老虎来保佑小孩健康成长。凡小孩出生都穿上“老虎鞋”,成为百……[详细]
  清代、民国时期,慈溪三北一带的古建筑大部分房屋都是木结构。全木榫卯结构的建筑,结构合理、科学,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而且使用寿命超千年都屹立不倒。江南古建筑代表作宁波保国寺最具有典型的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张定丰、郭永尧等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大木作建筑,建造了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全木结构工程。其中《大殿》、《山门》、《观音殿》等五项工程工艺创世界记录。……[详细]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清朝红铜炉制作艺术分布在全国各地。至今全国手工制作红铜炉师傅罕见。手工制作红铜炉技艺现在只在观海卫一带还有郑飞民艰难传承着。制作工序有打样图纸,敲打器型,网眼镂雕,錾花修整,焊接等。每道工序环环紧扣。作品主要包括袖炉、香炉、薰炉、手炉、脚炉等。图案则有几何纹糕团形手炉、编织纹方形手炉、几何纹梅花形手炉等。制作材料是上……[详细]
  承古轩古乐在明清时期就流行慈溪、镇海、余姚的三县北部一带,故称“三北古乐”。尤以慈溪观海卫为中心、历代相传几百年。据考证“三北古乐”早在明洪武年间传入慈溪,深受百姓欢迎。承古轩古乐主要有三大类:即“古船曲”、“车子灯专用曲”、大调“细十番”。古船曲有《桃柳争春》、《将军令》、《三弄》、《快乐》等10多首曲调。车子灯专用曲有《门倚栏杆》、《寄生草》、《炮打》、《离京》、《渔儿调》等上百首曲子,它是明……[详细]
  古代人称青瓷茶碗为“瓯”,以此作乐器击打成音乐的则称为“击瓯”或“瓯乐”。慈溪上林湖的“越窑青瓷瓯乐”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也就是说,早在那时,“越窑青瓷瓯乐”乐器(器皿)的烧制和以此进行的音乐演奏,已经是当时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了。后历经商、周、秦、汉而盛行于唐宋,并涌现了诸如郭道源、吴缤、马处士等一大批音乐或演奏名家,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和青睐,系我国瓯乐音乐史上所达到的一个鼎……[详细]
  上林湖坐落在富饶的浙东三北平原上。水域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00立方米这里原是汉代贡瓷的烧制地――越窑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上林湖的故事也像湖边15公里曲线上俯拾即是的宫廷秘色瓷片一样精彩。那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故事,诸如狮子白象保护上林湖与王母娘娘周旋(《天下明珠上林湖》)、如来佛降服黄鳝精(《黄鳝山的传说》)、泥鳅勇斗海龙王(《泥鳅石和蛤蜊石》)等……[详细]
  三北小锣书,原名三北唱新闻,源自旧社会在外做长工的农民,在休闲时以一碗一筷作伴乐,自编自唱一些生活顺口溜、从而用以自娱自乐的一种演唱形式,相传已沿袭了很久。后来,观城、坎墩艺人沈云卿、柴高夫等在演唱时加上一些有故事情节和新闻性的内容,便逐渐发展、转变成为俗称“唱新闻”的形式,因演唱者和所演唱的内容多发生在慈(溪)北、(余)姚北和镇(海)北(即旧称的三北)一带,故又称为“三北唱新闻”。上世纪60年代……[详细]
  面塑就是用面粉或米粉等为原料,制作各种造型的糕、团、饼等食品,申报者张仁杰为当地面塑制作艺人,当地人称呼为“糕团师傅”,从祖上算起至他已是第五代传人,五代人都是开设糕团食品店的,迄今历经150多年了。旧时,面塑主要是象征着吉祥、温饱、和美的一种祭祀供品、庆典用品和送给别人的礼品,同时也可以是一种供人吃的食品。因为寓意吉祥,做得又好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他夫妇俩仍然从事着这样的制作,还发……[详细]
  《余姚县志》载:杨梅“产烛湖山者,其中曰荔支、曰湖南,其味冠绝诸果”。烛湖山的所在地在慈溪横河镇,北宋时已经有人工栽培杨梅。烛湖山杨梅在明代就享盛名,它果形大,刺光密,赤色,核微扁,味极甜美,乃果中之珍品。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烧酒杨梅、杨梅饮料、杨梅干红、杨梅蜜饯等。它还含有大量杨梅素(即杨梅黄酮)有抗癌和抗炎作用,据民间验证,对下痢不止、头风痛、腹痛、呕吐、食物中毒、心腹绞痛、低热烦渴、牙龈出……[详细]
  剪纸又称刻纸、剪窗花,它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来的一种手工艺品,据资料佐证,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剪纸艺术就达相当水平了。横河剪纸出现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历史上移民较多,故此其剪纸的艺术风格融合了南方的细密精巧、北方的概括粗犷等特点,以阳剪与阴剪和剪与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有着自已独特的风韵,故一直沿传至今。旧时,剪纸作品多用于宗教祭祀、生育婚嫁、寿诞喜庆或者丧葬习俗等等的活……[详细]
  清乾隆年间,宁波古林的蔺草帽编织技术传入长河,逐成当地妇女的主要副业,并于数年后风行于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获得巴拿马世界出口展三等奖,1917年被浙江省政府荣称草编之乡。1923年从菲律宾引入金丝草编织草帽成功,至此益发兴隆,编织技术更是进一步提高,民谚云:“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和“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时有大小帽行200余家,另星贩子100多人,在1934年时产量达……[详细]
  宁波农民画主要包含象山、奉化和慈溪三地农民画。象山农民画于20世纪50年代就蜚声全国,并出现了以高妙兰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农民画家。这也是我国现代农民画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目前以象山茅洋乡农民画家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继承了高妙兰优秀农民画传统,并成为宁波市农民画创作主流队伍之一。奉化农民画(现代民间绘画)源于民间丹青画,明清时期即已广为流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始,又沿承和发展了这一画种。改革……[详细]
  “水火流星”是一种在我国流传久远的杂技,是一种体现力与美、速度与技巧的杂技节目。“水火流星”的正式名称为水碗、火球,白场耍水碗,夜场舞火球。是一项传统杂耍表演。舞者以一根长绳,两端放上盛清水的陶瓷碗为舞具。或者两端盛点燃的木炭或其他易燃物,即成理想的火球舞具。利用物体的抛引原理,舞动水碗、火球,形成银色的光圈或火光圈。技艺高超者,用不断甩动的系碗绳为棍,进行肩挑、背负、翻滚抛棍等杂耍表演。相传,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