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浏阳民俗文化

浏阳十大民俗文化

长沙花鼓戏(浏阳)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汉族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善化(今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乡、宁乡、益阳、安化、茶陵、攸县等地。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2008年,长沙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起源——民间歌舞说唱艺术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花灯”和“竹马灯”。清代中叶以后,花鼓戏逐渐流传开来。但各地名称不同,宁乡一带称之……[详细]
浏阳河酒制作技艺
  浏阳河酒传承历史悠久,承载着湘江流域特别是长沙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风俗民情和酒文化特色,酒香绵长,酒味醇厚。……[详细]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有“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之美誉。鞭炮烟花与中国的古代礼仪制度分不开。如燕尔新婚,生子添丁,高堂祝寿,华厦落成,乔迁新寓,破土奠基,生意开张,亡者礼葬等无不燃放花炮。传统的浏阳花炮技艺,全靠手工制作,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如扯筒子、褙纸、洗筒、筑底泥、装硝、封颈、钻眼、插引、结鞭、切纸、腰筒、制药、掺煤、碎黄土等,都系手工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研制成功安全可靠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产品3000余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浏阳花炮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浏阳制作烟花鞭炮,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誉称。浏阳花炮与中国古老的民俗一度结下不解之缘,每逢民间传统节日,或各种庆典晚会,人们便争放鞭炮烟花以示喜庆,烟花的结……[详细]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浏阳市地处湖南省东部湘赣边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和浓烈的民族精神相结合的特殊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就流传于此。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源于古《韶乐》,是在远古流传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正丰富而成,具有浏阳特色,故又称为“浏阳古乐”。它以祭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为专门内容,形式上融乐歌、舞、礼于一体,其乐、舞程序完整、内涵丰富、形式独特,乐舞活动持续200多年,文化厚重,历史影响深刻。清道光九年(1829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奉诏兴乐,请本县监生邱之稑(号穀士)为制作古乐教习,费时多年,通过多方实践制造成套古乐器,又经过募捐修建了礼乐局,招收年纪13岁学童进行学习,于是融乐、舞、歌、礼于一炉的浏阳古乐得以应世。且有文、武舞配合与歌生和唱,乐舞者有近两百人队伍,可谓八音齐奏、舞之歌之,……[详细]

全部浏阳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