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仙桃民俗文化

仙桃十大民俗文化

剪纸(仙桃雕花剪纸)
  仙桃雕花剪纸,又称“沔阳雕花剪纸”,流传于湖北仙桃市一带,具有悠久的传承发展历史。据《沔阳县志》记载,沔阳剪纸在明末清初即已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以构图匀称、雕工纤细见长。制作仙桃雕花剪纸时,由艺人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出俗称“花样子”的绣花纹样,雕刻时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刻刀多系以闹钟发条和手术刀加工而来,蜡盘则以菜油、白蜡及香炉灰合成物盛于小木圆盘中构成。艺人雕出的“花样子”多为“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金鱼闹莲”、“鹿鹤同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吉祥瑞庆图案,一般用作鞋、鞋垫、帽、枕头、涎兜、帐飘、帐帘、门帘等的刺绣纹样。仙桃雕花剪纸构图繁复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整,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而兼写意、……[详细]
  仙桃麦秆剪贴又称邓氏麦秆画、麦雕,是以麦秆为主要原料,以刻刀、烙铁、蜡盘、剪刀为工具,经加工处理,巧妙制成工艺品的一种剪贴艺术。仙桃麦秆剪贴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怀王墓发掘出的麦杆画作品至今两千多年。2013年10月公布为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2月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秆剪贴乃中国一绝,世界独有,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道光年间传入沔阳(今仙桃),曾广泛分布于湖广,是沔阳麦秆画的源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书画,立体浮雕为主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仙桃麦秆剪贴是中国工艺美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仙桃麦秆画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构图主要以荆楚文化为背景,以湖北鱼米水乡特色为题材而创作,从单纯的平面雕刻发展至半立体乃至全立体的工艺,并……[详细]

全部仙桃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