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荆门民俗文化

荆门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推故事”是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漳河(原烟墩)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当地几个富有艺人创编的,当时在漳河一带,民间艺术活动种类较多,主要有狮子、彩船、高跷等,当地人称这些民间舞蹈为“玩故事”。由于该舞蹈与这些类似的舞蹈不同,人们便称之为“推故事”,并逐步成为当地十分活跃,且受农民喜爱和欢迎的表演种。推故事表演所使用的道具是两辆龙头车,两车分别由一人掌车,一人推车,掌车人为花旦,推车人为丑……[详细]
  石桥驿民间舞蹈高跷,始于先秦时期,当时,主要是王宫作乐。以后各朝,日渐盛行,以致于流传民间,成为民众欢庆丰收及节假日欢娱的一种形式。本地高跷,分文、武两种。它们的相同之处:1、均有5人左右的乐队;2、均是3-7人的踩跷队;3、踩跷队中均有旦、生、丑角等。武跷队:除演唱一些欢庆词、歌颂词等外,还表演类似于杂技的各种舞蹈动作。文跷队:以演唱为主,也做一些必要的舞蹈动作。……[详细]
  “采莲船”又称旱船,是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亭榭,底部呈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采莲船的玩法是:锣鼓家什响起,玩船开始,一女子站在船内,摹拟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有艄公、艄婆,艄公撑篙(桨),艄婆撑舵;艄公手持竹篙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船后由艄婆化妆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做滑稽……[详细]
  “偷梁”与“上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鲁班时代相仿,在荆门建房就有“偷梁”与“上梁”的习俗。建新房,墙砌好后,堂屋中间墙上要安放梁树,也叫“中梁”、“栋梁”。所谓偷梁,就是房主在筹备建房时就留心寻找梁树,而且是离家不远别人山上的树。梁树主要是松树,要选择生长在地质优良、人不去、牛不擦、狗不拉屎拉尿的地方的树。梁树要上下端直,粗细均匀,宁长勿短,并观察好回家的路线。偷梁在晚上进行,房东请几名身强力壮……[详细]
  摸秋是一种民间风俗。该风俗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较为盛行,在东宝区漳河镇一带影响较大。每年中秋节,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到别人家的田埂边、菜园里,山坡上去摸瓜果、蔬菜和豆类。老人去村野摸“安乐菜”(马齿苋),希望家庭祥和兴旺;做生意的老板娘上山坡摸“节节高”(芝麻),期望生意兴隆;年轻人去溪边摸“甜到梢”(甘蔗),盼望事业有成;小媳妇去田埂边摸南瓜(“南”与“男”谐音),企盼……[详细]
  打丧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相传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坐在一旁击缶而歌。一些人见到后不明其意,便问他为什么不泣反歌?庄子说,人死归天,童子相迎,去到极乐世界,是人生极大解脱,为什么要为之哭泣而不为之歌呢?众人觉得庄子的话合民意、通民情、顺民心、乃心悦诚服,遂开始仿效,以致渐渐形成打丧鼓习俗,且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也不断演变。东宝坐丧鼓,原为一人坐着击鼓唱歌,歌者只在唱累后更换……[详细]
  荆楚“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的称谓。荆楚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详细]
  东宝梁山调属板腔系统的地方戏剧种,以“胖筒筒”(瓮胡)为主奏乐器,具南曲风格,其演出剧目多为生活对子戏、折子戏,也演整本大戏。表演行当分旦、生、净、丑四大类。本腔为“咿咿腔”,板式有倒板、慢板、快板、摇板、间板、双叫---苟且、滚板、四平、大字板、小字板、小拉瓜、大拉瓜、一字板,还有叫板,计60余种。其中,除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专用唱腔外,男女分腔还另为旋式,自成风格。东宝梁山调主要流行于东宝区的石……[详细]
  《小女婿》是一首田歌,是流传在湖北京山和天门地区的民歌。目前荆门市正在申请省文化遗产保护。小女婿---指女的已成年,而男的未成年,甚或还是稚男,便成了夫妻,故称“小女婿”。有民歌曰:“十八姑娘,八岁郎,夜夜睏觉抱上床。”这种婚配旧时在当地的穷山僻壤有所见,是种封建陋习歌词丫鹊子架几架耶,--------------------------丫鹊子:喜鹊老鸹子哇几哇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