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黄南州民俗文化

黄南州十大民俗文化

土族於菟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1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关于“於菟”习俗的历史渊源,有楚风说、羌俗说、本教仪式说等多种观点,民间也有多种说法。历史上,“於菟”系列民俗活动曾在隆务河流域部分村落中流传,现仅在年都乎村传承沿袭,且已处于濒危状态。保护“於菟”对展示土族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和丰富性,增强土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觉具有较大意义。……[详细]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产生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传统的热贡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自1958年宗教改革以后,随着大量佛徒的还俗,热贡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并在民间传播。热贡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落,又自成体系。其中五屯村以绘画为主,兼事雕塑和堆绣;年都乎村以堆绣为主,兼事雕塑、唐卡和壁画创作;尕沙日和郭玛日村以唐……[详细]
热贡六月会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有五十多个。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两种相关的传说。其一称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六月十六至二十五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由此发展成热贡六月会。其二称元末明初时,元朝一支蒙汉混编的军队在隆务河谷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并在当地解甲务农。为了庆祝和平安宁,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典活动,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热贡六月会即从此发展而来。六月会有固定的阶段时间,它是每年农历六月十七到二十五。正式参加者是所有的男子和年轻未婚的少女,其他人只……[详细]
黄南藏戏
  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在19-20世纪中期,流布区域曾经覆盖了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黄南藏戏有如下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民间和寺院藏戏队,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2.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3.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4.保留了《……[详细]
河南蒙古包营造技艺
  草原、承载着我们无数的梦想,也保留了无限的文化,蒙古包及其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高超的技能和创作才能。它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和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蒙古包营造技艺也是第二批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这也见证着它的独特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在辽阔的草原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牢固无比、相比土木建筑更具有抗风与抗震的功能,拆卸容易,塔建方便,重量较经,又可分为几个部分,所以运载也十分省力,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建筑工艺。千百年来,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其作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不可替代的观赏、实用性得以延……[详细]
尖扎达顿宴
  尖扎达顿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顿”系藏语,意为“箭宴”之意,是安多藏区的一项特有的隆重的庆祝箭赛的活动,是尖扎地区在举行群众性射箭活动时,双方箭手们在紧张激烈的箭技比赛后,为达到和睦相处、友谊长存之目的而举行的一种宴会。尖扎“达顿”自成体系,极具地域、民族特色,是一个以民间射箭和对唱情歌为主要载体,将切磋箭技、表演歌舞、说唱艺术、美酒佳肴融为一体的藏族综合性文体娱乐活动。“达顿”一般由门歌、问候、敬酒、对歌等节目组成。首先“喜哇仓”(接待方)的姑娘们对“夏尼仓”(客方)提出演唱“门歌”的要求;其次,“喜哇仓”向“夏尼仓”问候,然后由“夏尼仓”演唱开场歌,紧接着“喜哇仓”的姑娘们和“夏尼仓”的箭手开始对唱;此后对方表演则柔,并进行“说箭”,最后双方箭手和“喜哇仓”的姑娘齐饭吉祥。“达……[详细]
  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于这些石质材料得诸自然,能够长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艺多用来制作大型雕塑和装饰性雕塑。按照用途,石雕制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构件和装饰品,如台基、牌坊、石狮等;二是- 像,如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的造像等;三是既可欣赏又具实用性的生活用品,如案头摆件、砚台等。传统石雕以斧、锤、凿等为工具,近代开始采用甘油 及简单机械等一些较为先进的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相关制品作为独特的商品在市……[详细]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产生于元代,早在13世纪末期,名为三旦仁钦的喇嘛师研发了藏- 刻版印刷术。青海省东南部的同仁县还保存着传统的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以家庭传统作坊为形式在年都乎乡卓隆村和郭麻日村进行刻版印刷的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主要用于印刷经书、书籍、绘画图案(龙达、人兽和睦图、八卦图、各种佛像)等等,题材主要为祭祀山神、祭天、祭地、农事耕作、节令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精神生活追求,是当地农耕社会生活和民俗生活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缩影,是藏族传统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对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藏族人类学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详细]

全部黄南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