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定西市民俗文化

定西市十大民俗文化

通渭剪纸
  通渭剪纸,也叫剪花、窗花,是甘肃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原文化体系。但由于地理、风土人情的影响,甘肃各地的剪纸也不尽相同,陇东剪纸与陕北剪纸一脉相承,但某些作品又比陕北民间剪纸显得更古拙质朴,到了陇南、天水一带,山清水秀,剪纸也在敦厚朴实中显出其灵巧精细。到了陇中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艰苦,但定西通渭的窗花剪纸却很别致。通渭窗花剪纸,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过去,这里生活着一对恩爱夫妻,有一天丈夫秦嘉被官府派往江南当差,妻子徐淑写下了一首首思念丈夫的诗篇,然而,云断衡阳,谁能替她传递这无尽的思念呢?聪明的徐淑剪出一只纸鹤,然而,当纸鹤衔着诗笺飞到江南时,秦嘉却已客死他乡。噩耗传来,悲痛欲绝的徐淑剪下千万朵白花撒向山野,千山万壑便披起哀悼的素装。从此,每当雪花飘舞的季节,通渭的儿女便使用剪……[详细]
鲁派内画
  内画(鲁派内画),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鲁派内画技艺最初由北京传入。清光绪年间,博山协顺庄的王凤诰在去北京做生意,得知京城艺人周乐元熟稔内画技艺,便多次拜会周乐元,希望可以窥知内画艺术的技法。有一次,王风诰看到了绘制内画的钩形竹笔,了解到了内画的奥妙。于是,他返回博山闭门学艺,反复摸索内画绘制技艺,逐步掌握了内画的一些初步技法,但由于自身不善绘画,所以他并没有在内画艺术上有大的建树。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博山画师毕荣九从王凤诰那里学得内画技艺,他和当地的孙坦普、薛向都等画师经过细心钻研,反复琢磨,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内画技术。画师们结合博山地方艺术尤其是陶瓷艺术的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此奠定了鲁派内画(博山内画)艺术的基础。鲁派内画作为传统的地方工……[详细]
洮砚制作技艺
  洮砚始于唐、盛于宋,至今不衰。但也有学者说洮砚历史可追溯至汉,最开始做磨刀石之用,后才做砚材。即使是在洮砚盛名大作的宋代,洮河石做磨刀石仍是十分广泛。2002年12月,有私人收藏的唐洮河箕斗砚现身,才可证实洮河砚的制作在唐代之前,至今已有至少1300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成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饮誉海内外。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赞誉洮砚的诗文妙句与评价,验证了洮砚的历史地位。宋时大书法家黄山谷对洮硕有“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泽笔锋利如锥”的评价;苏轼的“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赞誉了洮砚的肤理缜润,色泽雅丽;金朝诗人元好问有诗曰:“……[详细]
岷县当归加工技艺
  岷县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红芪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尤以“岷归”驰名中外。岷县当归为三年生植物,全部生长期约700余天,已有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和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归的生产加工技艺主要包括收籽、育苗、成药、留种、加工等多个环节。中医有“十方九归”之说,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和“妇科圣药”之美誉,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先后获得了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原产地标记认证、中国驰名商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20多项殊荣。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详细]
剪纸(定西剪纸)
  甘肃定西的剪纸艺术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源远流长,古朴自然,寓意深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甘肃定西剪纸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它为研究定西及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把民间剪纸最具本质的东西传承下去,就是要深入研究民间剪纸,寻到根、寻到民族的魂,并作为理论体系,指导现代剪纸的发展。2014年11月,定西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定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古朴自然,寓意深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7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命名定西市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华剪纸艺术传承基地”“中华剪纸艺术创作基地”的殊荣。定西剪纸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至今,最具经典和特色的主要有遮面、板帘子、春叶、窗花……[详细]
盐川婚嫁
  盐川婚俗与中国传统的婚俗大体一致,即男方主动求婚,然后纳彩、完婚。男女到了结婚年龄时,往往是男方家事先看中目标后,托人去女方家求亲。女方如初步同意,男方将索要女方的生年八字进行“合婚”,有的女方也要看男方的八字。“合婚”是请阴阳先生或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推算命理,看有无相克相害,如大相相合即可,因为“男家择妇,贵看夫子二星;女家择夫,贵得中和之气。”这时女方家的人要去男方家看看家里的修建等。合婚以后便是“言礼”,即定亲。定亲时,男方家参加的人是男子的父亲和两个媒人,带的东西有两只鸡、两瓶酒、四色礼,以及给女方家的礼物和亲房的礼品。带的东西有具体的规定,如两只鸡,一公一母,都要用红绳绑爪;酒瓶瓶颈上也要系上红绳,以示喜庆。“言礼”的一天女方家要接先人,摆放饭食,同时要请至亲的长者来参加。言礼期间……[详细]
岷县九宫八卦灯会
  根据岷县马坞乡出土的《西秦会馆碑文》记载,早在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陕西药商会首陈良进等人“感于威灵显化,霞光披护”,在马坞灯场村药王洞前修建“西秦会馆”,组建药商同乡会,在马坞二霄娘娘庙前兴建“九宫八卦灯会”灯场,并引进中原民俗“九曲黄河花灯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举行“九宫八卦”灯仪祭祀神灵。“九宫八卦灯会”主要由“湫池取雨”“水神踩街”“九宫转灯”“演戏娱神”四部分组成。“湫池取雨”。每年逢会提前一日即农历七月十一日,由“水神”(也叫水头)带领取雨队伍,在距马坞二公里远的独岭儿山下桦树林里取雨,将一瓷瓶倒悬水池柳条之上,双手合持燃香一枝,跪在池边,等待喜鹊或红嘴鸦飞过,如有啼叫之声,认为是神灵告知雨水取上了,立即敲锣打鼓,由觋公领舞,高唱《雨经》,叩头拜神,动身返回。……[详细]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位于麻家集镇的高石崖和乔家滩举行。高石崖距离县城约50公里,七座陡峭如削的山崖拔地而起。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主要流行洮岷花儿,它的种类、内容、曲调具有多样性,一般唱时随着歌唱的感情,词的内容、曲调可以自由发挥,不受拘束,有“十唱九不同”之说。花儿是民间歌谣,对研究甘肃省民间音乐的历史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花儿是诗与歌的统一体,主要以兴赋比为表现手法。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艺术范畴,对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是当地人际交往上人与人融洽亲情的纽带,传承了传统文化,对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社会价值。……[详细]
剪纸窗花
  剪纸窗花岷县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岷县农村多是大方窗,有些殷实人家是“虎张口”的窗子,其上是正方形的窗格。贴窗花时,最上面一排空格留烟眼儿,贴“轱辘贯钱”、“对口空心花卉”、“空心花团”等。整个窗空四边是“角云儿”,斜角配方。每个窗格子上,都要按不同的色彩,对称配搭。窗花有各种花卉、十二生肖、人物传奇如《白蛇传》、《二十四孝》、《孙悟空大闹天宫》、《黛玉葬花》、《武松打虎》等。让巴掌大的方块上,展现出大千世界的画面来。其夸张、简约的风格,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一首观赏窗花中人物故事的小诗,写的是:“三寸人马动刀枪,昼夜不息刻刻忙,可惜先朝一员将,身落白莲纸一张。”人们在观赏窗花中,从各种不同形象的图案中,领悟到现实生活的真谛,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很广泛。窗花艺术讲究明亮鲜和,与庭院建筑互相辉……[详细]
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
  伯夷、叔齐互让君位,不食周粟,采薇隐居而死的故事见于多种经传史籍,千百年来传唱不绝。而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的夷齐古冢,就是二位圣人隐居采薇直至饿死后的墓葬地。  首阳山属西秦岭末梢的延伸山脉,属丹霞地貌,境内群峰耸立,林木参天,1998年被命名为“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夷齐古冢山上有清圣祠,内有著名雕塑家何鄂雕塑的伯夷叔齐塑像,祠前有伯夷叔齐双冢。“伯夷叔齐祭祀”活动便在清圣祠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七—初九日,渭源县、陇西县、漳县、岷县、临洮县、安定区的群众及渭河下游城市宝鸡市、天水市等地慕名而来的文人学者云集首阳山,拜谒先贤、祭祀夷齐,形成了以歌舞、祭祀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渭河上游所具有得藏、羌、汉特色的传统祭祀形式,融入……[详细]

全部定西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