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民俗文化

红河州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石屏彝族剪纸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镇一带。石屏龙武彝族因其女子服饰绣有美丽的花腰带而被称为花腰彝,其妇女服饰以图形多样、色彩艳丽、绣工精美而闻名。龙武地区的彝族以是否会挑花绣朵作为衡量女子心灵手巧和聪明能干的标准,因此非常注重技艺的传承。剪纸对服饰刺绣的底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女孩在八九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其剪纸、刺绣,到十四五岁便能独立操作。在长期的流传使用过程中,彝族剪纸形成了强……[详细]
  建水是中原文化与边民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地,有5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是儒家文化得以在建水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建水历史上也因此具有了崇尚儒学的传统,为著名的诗书之郡,礼仪之邦。为隆重纪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建水县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28日确定为“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其主题为“祭华夏万世宗师、展建水千载文明”。活动期间,举行规模宏大的开幕仪式及传统祭孔大典。2005年,建水孔子文化……[详细]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属于汉族传统的金属制作工艺,为石屏县岳家湾村岳氏家族特创。用这种方法制作成的花瓶、香炉、酒器、茶器、文房四宝等工艺品呈现出古色古香、典雅别致的韵味。传世文物有乌铜走银山水纹墨盒。走银即镀银,先用铜熔化后做成坯,乌铜走银即在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将银(或金)水走入细密的的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黑色,并透出银(金)纹图案,……[详细]
  铓鼓舞,哈尼语称“虎堵补鲁搓”,以铓鼓为道具,由哈尼族男性表演的民间传统舞蹈。铓鼓舞流行于建水县境南部坡头、普雄两个乡,8个哈尼族村寨,是哈尼族祭祀寨神“昂玛”的重要组成之一。铓鼓舞古朴深沉,粗犷豪放,韵律新颖,表现出哈尼人民团结、统一的民族凝聚力,勤劳勇敢、淳朴豪迈的性格。铓鼓舞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蒙自过桥米线”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风味独特,为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品牌。蒙自传统过桥米线由米线、汤和配料三部分组成,集中原和边疆饮食文化之大成,多种味质不同的食物烹制在一起,形成营养丰富均衡、鲜美可口的独特佳肴。蒙自过桥米线食用方便快捷,流传地域广,易于被人们接受和喜爱,已荣获“中华名小吃”荣誉称号,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蒙自过桥米线于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详细]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流传于云南省各苗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初七,苗族同胞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花山节。苗族花山节又称“采花山”,整个活动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苗族花山节是一个缅怀祖先、褒扬英雄、凝聚民族精神、充满幸福、欢乐的节日,承载着苗族许多古老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凝聚民心、连接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详细]
  乐作舞,是流行于滇南地区的原生态传统舞蹈形式。乐作舞以歌、舞、乐三位一体,共有十二套路。其音乐旋律优美,舞蹈动作轻盈飘逸,对比性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对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农耕经验的总结。哈尼四季生产调深刻地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更替中的打埂、培育谷种、撒秧、插秧、打谷子、入仓等劳动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演唱时,没有表演动作和乐器伴奏,其音调古朴、庄严,且平缓、稳健。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朱小和于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详细]
  云南哀牢山南段的元阳县地处红河和藤条江的分水岭上,气候湿润,每年有近一半的日子是雾天,受地形影响,立体气候十分突出。此时此地云遮雾罩伸手难辩,也许前行数十米就豁然开朗阳光普照。浓浓的雾给元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在和大自然的抗争中。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梯田文化。其依山势修建一座座梯田,雄伟壮观,通过大批摄影家的作品,早已传遍世界。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学者和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详细]
  哈尼哈吧,中国哈尼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庄重、典雅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哈尼哈吧”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被誉为“无文字的百科全书”,……[详细]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工艺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始自元末,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考究,原料中含有特殊矿物质,制作后能呈现紫红色或酱红色。主要工序有泥料处理、塑形、烧制、出窑、磨光等。塑形完全采用手工拉坯的方法,在制好基本形状后,一般要在表面黏贴各种立体装饰,并刻划出各式……[详细]
   乐作舞,意为“大家一起跳舞”,发端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是哈尼族和彝族群众根据晒荞子而编跳的踩荞舞。哈尼族与彝族的乐作舞在名称上基本相同,习惯上统称为乐作舞,它们的音乐、步法基本相似。红河县这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会跳乐作舞,目前已经成为全民性民间舞蹈。乐作舞不限人数,但必须以偶数男女搭配围成圆圈来跳。伴奏乐器有笛子、巴乌、二胡、三弦、四弦、草杆、树叶等,配以手掌拍打节奏。目前已收集表现劳动……[详细]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详细]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其起源时间的下限不晚于唐代。作为山区梯田生产技术及其礼仪禁忌的百科大典,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单元的内容。引子部分强调祖先传承下来的四季生产调对哈尼族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梯田耕作的程序、技术要领,以及与之相应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物候变化规律、节庆祭典知……[详细]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