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民俗文化

德州民俗文化介绍

  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其前身是近500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柳子戏亦名弦子戏,属弦索声腔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自古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东柳即指柳子戏,主要流行在山东、河南、河北、苏北、皖北一带。1959年10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济南观看了柳子剧团演出的《玩会跳船》和《张飞闯辕门》。同年11月,山东省柳子剧团晋京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详细]
  夏津人旧有编修家谱的习俗,多数姓氏族都有自己的家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由于人们把续修家谱视为旧风俗,因而修编者甚少。迄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县志的编纂和地名普查,尤其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发掘利用,所以编修家谱者又逐年增多。续修家谱的期限,传统习惯一般是20至25年续修一次,大多是在过春节时兴修。因春节期间,族人相聚,便于商讨,有在前倡修者,本族人们便会欣然响应。修谱之初,首……[详细]
  “四根弦”是夏津县地方传统剧种之一,是漕运发达时期运河文化与当地融合的典型剧种代表,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四根弦始于明末,流行于清代。它是农民闲暇时的一种自我娱乐的表演形式,多是“摆地摊”“座板凳头”。每班三五人、七八人不等,配有锣鼓和木梆,伴以胡琴,说说唱唱,以唱为主。经过发展,说的故事和唱的曲调都逐渐系统起来,便开始表演一些以民间传说故事和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由几个角色组成的小戏。后来受……[详细]
  陶器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山东省德州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黑陶,是距今4000多年“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德州曾出土过鬲和薄胎黑陶杯等文物,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率先研制、再现黑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梁子黑陶已经形成集研制、生产、销售、体验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黑陶产业平台,拥有8位工艺大师、26位工艺美术师、近百人的专业队伍,近千个品……[详细]
  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山东省德州市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德州扒鸡制作技艺起源于明代,由烧鸡演变而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德州扒鸡的雏形产生,在一代代传人的努力下,德州扒鸡制作技艺日臻完美。德州扒鸡制作技艺要经过宰杀、整形、上色、煮鸡等11道工序,配16种药材,经蜜汁浇灌、素油烹炸、精工扒制而成。德州扒鸡起源于明代,是由烧鸡演变而来的。相传早在元末明初的,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详细]
  【东路梆子】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梆子”剧种,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相传在宋朝初年,一群进京赶考的落榜秀才,在客栈相遇,为抒发抑郁情怀及对时局的不满,在一起敲打演唱而形成此剧。也有从陕西秦腔演变而来之说。主要流传于山东章丘、惠民、历城、济阳、乐陵等地,东路梆子也叫山东吼、东路讴,腔调高昂。质朴大方,很有地方气息,十分动听。在巡回演出中深受山东地区及河北省沧南盐青等地区的群众欢迎。东路梆……[详细]
  【大实话】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实话”是在清嘉庆年间由逃荒人传至乐陵孔镇姚孙村。由杨子祥、杨玉坤改编而成,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实话”唯一乐器和道具是“木瓜”也叫“哈尔虎”。其形状像植物木瓜,又像一个倒挂的鸟笼。“大实话”曲调悠美,风趣幽默,所唱词为“实话”故称此曲为“大实话”。由四人演唱或五人演唱,多为四人演唱。乐曲为一个旋律,原始唱法不加乐队,改编后也有加乐队的形式。“大实话……[详细]
  黄河涯蜜桃产于德城区黄河涯镇,迄今已有30年栽培历史。黄河涯镇位于黄河故道内,土质为沙壤或砂砾土,土质独特,排水条件良好。加之光照充足,多施用有机肥等因素,因而黄河涯蜜桃具有独特的品质。黄河涯蜜桃成熟期为4月至10月,年产达3000万公斤左右,主要销往广州、福建、上海、天津等地。黄河涯蜜桃种植面积1万余亩,30多万株,有十几个品种。“万亩桃园”成为旅游景点。……[详细]
  “圣喜酱牛肉”源于清朝光绪年间(1890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圣喜酱牛肉”以它“至清至诚、纯净无染”的品质,经过几代制作艺人潜心钻研,不断改进,形成了“圣喜酱牛肉”独特的制作工艺,成为山东最有名的清真老字号特色名吃。“圣喜酱牛肉”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秘诀除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外,还得意于优质天然的鲁西大黄牛(俗称笨牛),是无可比拟的“圣喜酱牛肉”的最佳原料,在原料上保证了产品的“纯度”……[详细]
  平原老豆腐作为传统名吃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特点:多味佐料精心熬制汤料,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乾隆皇帝下江南过平原时,品尝后赞不绝口,下旨命老豆腐艺人入宫廷御膳帮厨,从此才有北京老豆腐。德州及周边不少县市,均挂平原老豆腐招牌以揽生意。(牟书会)……[详细]
  清乾隆年间,岗子刘村一郭姓村民,除农耕外以宰杀牲畜卖肉为生,由经营生肉逐步开设熟肉店。本村一刘姓村民同郭是亲戚,在店内干活,学得加工技艺后专门从事驴肉加工,成为岗子刘驴肉的传承人。驴肉也称鬼子肉,据传,驴前腿内侧不长毛处是驴的夜眼,因此又叫鬼子肉。岗子刘驴肉加工方法独特。选用肥壮的驴,饮足盐水拴在木桩上用鞭抽打,让驴急跑转圈出汗,这样宰杀的驴肉色泽鲜艳,无淤积血块,肉质松散通透,易于入味。宰杀放血……[详细]
  红脸烧饼源于元代,属蒙人草原及西夏区域独有的马背餐食文化,传入中原已有数百年历史。红脸烧饼因形得名,圆则为红脸烧饼,亦名关公烧饼。长则称马蹄烧饼。其做法:用土坯或砖盘垒灶台,架上大锅,锅沿高出灶台面4-5公分,铁锅翻扣,灶眼在下,灶口在上。先将面发好后揉成团,木杠压扁,用双手拍打成圆月状,再用手背托起贴在穹弓锅的内壁上用木炭暗火烧烤。烤熟后黄中透红,香酥可口,色味俱佳。由于是烧烤制品,耐储存。其弓……[详细]
  起源于1890年,在继承天津“狗不理”包子传统工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造型好,有嚼劲,选料精,满口香的独特风味。现在的“又一村”包子用半发面,肉馅内调进香油、酱油、葱、姜、高汤等十种佐料精制而成。曾荣获1990年山东省饮食业优质产品称号,2004年5月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详细]
  宁津县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它起源于秦汉,兴盛于明清和民国,在《汉书》、《史记》、《述异记》及《宁津县志》中均有文字佐证。宁津杂技以其久远的发展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演出技艺,对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在行内还流传着“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团”之说。闻名全国的宁津黄家镇杂技古会、清代和民国宁津杂技艺人蜚声中外的精彩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宁津杂技演员在国内外演出比……[详细]
  “牛斗虎”是由武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公元1854(咸丰四年)年腰站锅培口村村民王仁,参加了太平天国太平军,在李开芳将军手下当兵,学会了牛虎拳套路,太平天国覆灭后,王仁回到原籍腰站锅培口村。此时盗匪横生,村民深受其害,王仁便在村内聚集青壮年收徒传艺,办起了“武对子社”,王仁被推为武对子社教习。向人们传授“牛虎拳”。他们看庄护院,护卫乡邻,从此村民再未受盗匪之扰,“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