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民俗文化

吉安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万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春节祭神祭祖的习俗,正月闹元宵唱船就是该县客家人寻根问祖、祭神祭祖、祈福消灾的一种民俗活动。活动每年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万安县元宵唱船习俗前后包括迎船、唱船、送船三部分。正月初一开始迎船,村民先将“所画神舟”(当地人称:元宵画)悬挂在庙堂或祠堂,将菩萨像请至画前就位。尔后,村民带着祭祀物品到河边焚香诵文,鸣爆奏乐——迎船神。此后,村民按大旗、执示、锣……[详细]
  狗牯脑茶是一种绿茶。原产地为江西省遂川县的汤湖镇。因栽种在形似狗头、海拔900余米,山高林密,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泉水潺潺、终年云雾弥漫,不但日照短,而且多散射光,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芽叶持嫩,且无任何污染的狗牯脑山而得名。其制茶技艺始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距今已两百多年。狗牯脑茶制茶技艺独特,选料精细,工艺考究。原叶仅限于狗牯脑山所栽种的茶树。对采摘时间和采摘技法也有严格要求。即:于每……[详细]
  架花,即焰火礼花,流传于遂川县于田镇珊田村。其制作流程复杂,工序严格,配比精确,花色艳丽,变幻奇绝,具艺术观赏性和民俗文化内涵。珊田架花为燃放式的焰火礼花。一般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晚燃放。节前三天,必须先舞“火龙灯”,以祈保太平,预兆丰年。同时架花的制作者和燃放者须斋戒三天,洁身自净。正月十五日沐浴更衣,枫籽烘熏后,举行燃放仪式,焚香、燃炮、奏乐、祭拜,安定“先师”神位后,方可燃放“架花”。所谓“架”……[详细]
  遂川建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地域变迁,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古老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民间器乐曲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产生在乡里、成长在民间,和当时、当地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劳动人民的生活、民情、民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遂川地处江西边陲,山多林密,人口分为客家和本地两大支系。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遂川人民创造、继承、发展了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民间器……[详细]
  “龙泉码”发源地位于遂川县五斗江乡五斗江村,是明朝崇祯年间由当时为官南京居家守孝的郭维经父女,根据当地木材交易中常用的“估堆”、“秤称”、“定尺寸、定重量、定价格”等办法总结探索创新的一种科学简便的木材材积计算公式,因深受林农和木材商人的欢迎而流通于全国各地,到1954年国家代用公制检尺止,已有300余年历史。亦为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比国际公认“柯达山毛榉材积表”要早近200年。“龙泉码”的基……[详细]
  泰和白凤仙子传说,流传于泰和乌鸡的发祥地——江西省泰和县马市镇武山西岩麓下的汪溪涂村。武山位于吉泰盆地中南部,赣江西岸,山势峻拔突兀,雄伟壮观。武山泉源丰富,东南西北四岩均有泉水,独西岩泉源最多,流量大,泉位高,春夏两季,泉涛如雷,数里之遥可闻。西岩泉水汇成一溪叫“汪溪”,以“溪水汪汪,不流不竭”而得名。武山西岩泉水孕育了世界珍禽——武山鸡,雅称白凤仙子。武山鸡唯有饮用武山西岩泉水才能不变种,如移……[详细]
  虾蚣灯是流传在泰和县螺溪镇舍溪村一带的民间灯彩,其舞蹈花节形象地演绎了虾蚣漫游、弹跳、追逐、嬉戏等活动情状,曼妙瑰美,鲜活灵动,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其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造形优美,独具特色,是剪纸、雕刻、绘画、扎裱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呈现。虾蚣灯历史悠久。相传明正德年间,舍溪村有个名叫胡尧时的人,在云南做官,回乡时,途径四川某地,看到当地表演虾蚣灯,印象极为深刻,回家后就指派人做了一只,并教给村里人舞耍……[详细]
  泰和县万合镇位于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城东北,赣江东岸,东临吉安市青原区。万合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泰和的“鱼米之乡”,盛产竹篙薯、车前子、西瓜等名优特产。镇内的华盖山曾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抗元战场。景炎二年(1277)八月,文天祥率部联合当地乡民在此抗击元军。华盖山田段村历来有舞狮的传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狮子乃天龙九子之一,善守门,故在文天祥抗元兵败后,华盖山村组建了舞狮队,既是继续传……[详细]
  泰和古称西昌,东汉末年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泰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工艺源远流长。位于泰和县马市镇蜀口村崇德堂鹊巢宫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马市镇蜀口村大江下自然村,位于泰和县城西南10公里处,四面环水,风景优美。蜀口古村历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该村的明朝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欧阳德是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其致良知”理学蜚声海内外,有弟子五千余人。仅明清两朝,蜀口村欧阳氏一门便出进……[详细]
  庐陵(赣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在布局、结构、构造、装饰上的共同特点,但又结合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做法,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砖的马头墙、鎏金木雕装饰的木构架等等。……[详细]
  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是一位被世代尊崇的伟大母亲,其“画荻教子”故事家喻户晓,传颂古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后学晚辈。这则成功的教子故事,成为古今中外母教文化的典范。欧母画荻教子故事历史悠久,北宋中期开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来《宋史》《欧阳修全集》《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欧阳文忠公年谱》《欧阳修年谱》《欧阳修纪年录》等古今史籍中,都……[详细]
  永丰傩舞流传于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其独特而古老的跳跃式弓步、双脚跳、三步跳等傩舞动作,把“钟馗驱魔”“麻婆送子”等神话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邱氏族谱》记载,明嘉庆二年(1524年)邱坊人邱文学任山东御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惩办过不少1污吏和劣绅恶霸,人们美其名为赛包公。但年过40却未生……[详细]
  玉扣纸亦称“毛边纸”,制作历史悠久。据《永丰县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中村乡梅子坪人巫山兴、巫山发兄弟从福建学会玉扣纸制作技艺后,回乡开办造纸厂,乡民竟相效仿,该技艺始在永丰流传。清末和解放初期是玉扣纸生产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其时全乡拥有纸棚100多家。玉扣纸焙干水分后,白色、光滑、均匀、韧性好、吸水性强、不淡墨、字迹经久不变,是书写、绘画之佳品。……[详细]
  据《永丰县地名志》载,永丰畲族兰姓,是清朝乾隆32年(公元1767年),随福建雷姓畲民迁入本邑下樟村。此后,元、明、清三代亦有兰、雷二姓从福建和本省内兴国吉水、吉安县迁入。永丰境内畲民主要分布在龙冈、潭头、上固、水浆、上溪、南坑等山区。由于他们祖辈劳动、生活在山区,所以山歌是他们最喜爱的民歌体裁。永丰龙冈畲族山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演唱于各种劳动场合。如有:摘木梓山歌、产茶山歌、砍柴山歌、莳禾……[详细]
  龙冈畲乡刺绣是活跃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一带的民间工艺。畲族男女服饰喜欢在领口、袖口、襟边、围裙刺绣各种花鸟虫鱼和几何纹样,形成一种美丽的图案花纹,用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此,也和苗、侗、壮、瑶等少数民族一样的刺绣工艺,也在本民族兴起。龙冈畲乡的刺绣,因为主题源于生活,图案师法自然。由此,刺绣构图简洁、色彩绚丽、图案夸张。大有农民画的风格。而它的针线比较粗犷,有平绣、织绣、立体绣、乱针绣等技法。龙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