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民俗文化

抚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宜黄禾杠舞
  流传于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据宜黄县兰水乡农民吴家福介绍,禾杠舞是由禾杠歌演变而来的。禾杠歌是以歌为主,禾杠的表演很简单,将禾杠拿在手上或在肩上,用柴刀进行单一的敲打,仅起到山歌的击拍作用。后来,人们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有人对禾杠歌进行了改进,利用柴刀面碰擦禾杠发出的音色、音调来丰富禾杠歌的节奏韵律,使禾杠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禾杠的表演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表演者一边敲击禾杠,一边唱歌,一边舞蹈,同时还参加各种形式的对歌,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禾杠歌最终演变成了禾杠舞。《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以柴刀、禾杠为乐器,人数可多可少,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详细]
宜黄戏
  宜黄戏,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赣东地区的宜黄县。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发脉于甘肃南部的西秦腔,由北而南,带来了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和以唢呐伴奏的二凡两种曲调。进入宜黄后,废除了唢呐和笛子,改由胡琴伴奏,构成了以二凡为主体的板腔体音乐,时称“胡琴腔”。清乾隆李调元《雨村剧话》曰:“胡琴腔起于江右(即今江西),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黄)腔”。不久,这种胡琴宜黄腔便迅速传遍安徽、江苏、湖北、陕西、河南、四川,并进入北京。戚震《北京百六竹枝词》中记:“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京都的宜黄、弋阳、秦腔三者并胜。清末的江西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大,仅在抚州地区就有六顺、春和、合顺等十九个戏班。宜黄戏的剧目极为丰富。今据清光绪七年(1881年)的一份剧目单所示,当时即有整本戏七十种……[详细]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是一种专唱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世称“孟戏”。广昌地处赣东抚河上游,百姓礼佛甚笃,每岁菩萨生日,便要举行迎神赛会,聚众演剧。明正德(1506~1521年)《建昌府志》载:“广昌县近年居民,互相纠敛钱财,宰杀猪羊,扮装各样戏文。近而抚(州)、赣(州)、饶(州)、信(州),远而闽浙等处军民商贾,莫不1,动至数百千人,如此者,半月乃罢。”至明万历间,又兴起了一种“神戏”,尤以甘竹镇的舍溪、赤溪和大路背三村最盛。三村纷纷组建戏班,设立宫庙,祀奉秦朝蒙恬、王翦、白起三元将军。每至正月新春,各择吉日,游村出赛,鸣锣开台,搬演孟姜女连台大戏,一年一度定为俚俗。广昌三村的孟戏剧本,渊源有自,不尽相同,赤溪两夜本,六十四出,舍溪较赤溪多出《开山》《打钱》《赐福》三折,为六十七出,连演两夜半;大路背三夜本……[详细]
南丰跳傩
  傩舞是“跳傩”的主要表现形式,原为祭神驱疫的仪式舞蹈,后发展为娱神娱人的傩舞。南丰傩舞流传于江西省南丰县180个村庄,传播面广,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舞形式。南丰傩舞历史悠久,几经演变,清初傅太辉《金砂宋氏傩神辨记》载:“汉代吴芮将军……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可见汉时南丰一带已有跳傩。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南丰跳傩吸收了戏曲、木偶、灯彩、武术等多种表演技艺,变得更加世俗化、娱乐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跳傩在民间依旧传承,延续着其草根文化的命脉。南丰傩仪结构复杂,由跳傩仪式、杂傩仪式等构成。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傩等基本程序构成;杂傩仪式有“跳竹马”、“跳和合”及“跳八仙”仪式三种。南丰傩仪中的舞蹈形态众多,现保留82个,其中包括单人舞《开山》、《钟馗》、《财神》、《哪咤》,多人舞……[详细]
乐安傩舞
  乐安县傩舞有三派:流坑村的玩喜、罗山村的戏头鼓和东湖村的滚傩神,其中尤以滚傩神历史最为久远,自始至终只在村内杨姓族中流传,概不外传。东湖村滚傩神的起源不见文字,据老艺人杨毛生(1918一2002年)回忆说,东湖村滚傩神的领班必须由念过书的人担任,称为“先生”,一代一名“先生”,“先生”去世后才能另选接班人,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存留的傩书中记载有200多位,最后一位姓杨。由此推断,至少约有千余年。杨姓不是江西土族,而是从甘肃辗转迁徙而至,先居流坑,后移东湖,延续至今。乐安滚傩神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表演程序,正月初二起傩,先由族长至傩神庙燃香膜拜,请出傩神,然后开始跳傩。共有八个节目,十八副面具。外出行傩时一般只表演“鸡嘴”和“猪嘴”,这是乐安滚傩神中最具特色的两个节目。跳傩者眉间画一道符,身着……[详细]
乐安蛋雕
  乐安蛋雕(第四批省级)乐安蛋雕是本土的一项优秀民间传统美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民间送“彩蛋”习俗。在民间,每逢端午节或嫁娶添丁的喜事,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送”红蛋”,寓意“喜事同享、圆圆满满”。后来,人们为了创新,有的把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或在蛋上画上各种花卉、图案、祝福字语。为了便于收藏,民间艺人又将各种图案雕刻在蛋壳上,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蛋雕”艺术品。由于蛋壳工艺品在正常的状态下可以保存上百年。因此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非常流行。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乐安蛋雕,是鳌溪镇邹氏祖传的独门技艺,以选料讲究、造型生动、雕刻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它主要分山水、动物、人物三大类:人物蛋雕作品从古……[详细]
黎川舞白狮
  黎川舞白狮(第四批国家级)舞白狮是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一种民间灯彩,相传从元代流传至今,因下桥村座落在县城的西北方,故又称“西方白狮”。以前,黎川共流行白狮、黄狮、黑狮、红狮四种,以白狮为王。白狮制作精细,造型雄壮魁梧,动作舒展优美,刚柔相济,伴随着多变的打击乐,上下翻舞,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黎川有喜庆必放炮竹、舞白狮的习俗。据87岁老艺人讲述,舞白狮早在晚清时就已在黎川盛行,大年初一狮子拜屋有“旺屋”作用。舞白狮活动由掌龙珠人召集和主持,狮队一般由20人组成。雌雄成对出现。两狮在掌龙珠人的引导下,摆围观、并列、东上西落和前退后进四种队形。雌雄双狮追抢龙珠,并模仿狮子的看、站、定、跑、跳、搔痒、抖毛等动作,惟妙惟肖。舞白狮从妙趣横生的玩狮开始,需雌雄白狮各一只,龙珠一个,随行打击乐队,基本动作有……[详细]
南丰傩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据记载,汉初,长沙王吴芮传傩于南丰西乡一带。唐开元八年(720年),南丰县治迁今所,其时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南丰傩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是南丰傩的发展时期,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清后期,受戏曲影响,”乡傩“进一步娱乐化,编演了许多新的傩舞节目。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丰已有傩班上百个,散布于各乡镇。随着“乡傩”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2005年底,全县有130多个傩班,2000多个民间艺人,保留了100多个具有原生形态特征的傩舞节目和100多种、2000枚傩面具,加上不同风格流派的傩伴奏音乐、服饰道具等,构成独……[详细]
临川火老虎灯
  临川火老虎灯(第三批省级)临川火老虎灯是流行于江西省临川区腾桥镇、荣山镇、东馆乡及莲沅乡一带的民间灯彩。在众多的灯彩中,这种形式极为罕见,给人耳目一新、独特别致之感。临川火老虎灯是腾桥罗姓族人一少年罗聪能受民间灯彩火龙启发,参照做爆竹引信的工艺制作,经过精心设计、动作编排而创成。临川火老虎灯初时只是一大二小三只虎,后根据情节的需要,扩大到二大三小五只虎,受狮舞及龙灯的影响,又增加了引火棍。表演时,演员手持“引虎棍”,舞着“双手棍花”“单手棍花”等技巧,形如火球,引虎而出。火老虎灯的表演者,双手将竹篾扎制的火老虎灯举到头顶,追随着火棍奔跑、跳跃、翻腾,快速地跑出各种图案和队形,被点燃的木炭粉未,遇到空气的冲击,噼里啪啦的发出轻脆的响声,并在空中形成一波一波的流星火雨。为了增加演出时的场上气氛,……[详细]
南丰傩面具雕刻
  南丰傩面具雕刻(第三批省级)南丰傩面具雕刻产生于汉朝,发展于唐宋期,繁荣于明清期,雕刻艺术流传至今。南丰傩面具雕刻以古朴深厚,造型生动,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面具是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南丰而言,更是傩的象征,没有面具就不成为傩班。面具在驱傩仪式中是神祗的载体,在傩舞表演中则是角色的装扮。南丰傩面具雕刻为南丰跳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了极具重要的作用。南丰傩面具雕刻分为九个步骤:选材取料、烘干、初坯定形、刻初坯、修光、刮灰、上漆、装饰附件。明代以前,南丰傩面具雕刻艺人无资料可考。明代后,南丰傩面具雕刻艺人主要有两家:一为舒家,一为杨家,均以雕刻傩面具为主要职业。杨家武相刻得好,舒家文相刻得好。南丰傩面具的角色众多,选型奇异,千容百态,异彩纷呈,面具的神情及其冠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其造型有……[详细]

全部抚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