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民俗文化

合肥市十大民俗文化

巢湖民歌
  巢湖市位于皖中,襟江环湖,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证明这里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巢湖民歌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干什么活唱什么歌。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1949年以后,巢湖民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1955年3月,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历年来,有关部门共搜集整理了一千多首原生型民歌,有五百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其中111首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20首被编入《安徽民歌100首》,三十多首被编……[详细]
2、庐剧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详细]
纸笺加工技艺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安徽省合肥市,流传着的纸笺加工技艺,是传统造纸工艺在技术上的延伸和发展,在历史上承载着书法、绘画艺术,并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纸笺加工技艺就是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将原手抄原纸(生纸)做成加工纸,目的是为了更适合书写、印刷或为书法、绘画所需,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文化内涵。传统加工纸的工艺产品主要有:手绘描金粉蜡笺、造金银印花笺、泥金笺、木板套色水印笺以及绢笺、砑花笺等。粉蜡笺,又称粉蜡宣、五色粉蜡笺、梅花玉版粉蜡笺、描金云龙五色粉蜡笺、描金云龙彩蜡笺等,是源于唐代的一种名贵加工产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清代时“粉蜡笺”加工盛行一时。“粉蜡笺”主要以优质宣纸……[详细]
肥东洋蛇灯
  洋蛇灯所在区域为肥东县解集乡大邵村。大邵村位于东山山沿,村风淳厚,民风纯朴。相传元末明初,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破孩,在一山洞栖息。正好遇到明兵追赶元兵,元兵也到山洞藏身,见婆媳二人,欲图不轨,这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相安无事。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邵思明至18岁时,母亲告知其事。邵思明为知恩图报,发动全村扎洋蛇灯玩耍,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日子。蛇神用竹篾成鳞状,外蒙白布,绘鳞,蜡烛插在一个圆形的上下垂直能转的底座上。不论侧旋,还是翻滚,烛心始终朝上,蛇珠亦能上烛转动。出灯时,前面四对牌灯,一对写风调雨顺,一对写国泰民安;一对写洋蛇灯的来历,一对写灯艺简介,牌灯后有两个“三眼铳”,装置 ,以炮……[详细]
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传统加工纸工艺是我国造纸发展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世界造纸发展史上亦具一定地位。既使在现当代,仍然是书法、绘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传统加工纸就是通过染色、施胶、填粉、施蜡、托裱、洒金、挣平、水印、描绘等多道工艺将原手抄原纸(生纸)做成加工纸,目的是为了更适合书写、印刷或为书法、绘画所需,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提高文化内涵。传统加工纸的工艺产品主要有:手绘描金粉蜡笺、造金银印花笺、泥金笺、木板套色水印笺以及绢笺、砑花笺等。巢湖掇英轩近年来致力于一些失传多年的对现今尚有实用价值的传统加工纸名笺进行恢复性的研究生产。1999年成功地将失传多年的传统加工纸名品——手绘描金粉蜡笺恢复生产。荣宝斋评价手绘描金粉蜡笺:“……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制作工艺在传……[详细]
黄梅戏(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主要流布于安徽省皖西南广大地区。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皖剧”,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详细]
青铜器修复技艺
  青铜器修复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古已有之,经过历代发展已成为集焊接、整形、补配、作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形成了以苏州派(南派)和北京派(北派)为代表的两大技术派别,涌现出金云松、张泰恩等一批青铜器修复大师,在文物保护修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派青铜器修复技艺创始人金云松,是晚清民国苏州有名“金铜匠”,专事铜器修补及浇铸,精于修复仿制商代青铜器,在铭文錾刻方面有独到造诣,其子金润生、金满生不仅深得其技艺真传,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器物造型、风格、纹饰都烂熟于心。他们进入安徽省博物馆工作后,修复了蔡昭侯墓和蔡声侯墓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并在此落地生根,将修复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南派青铜器修复技艺在安徽博物院已有第5代传人,修复青铜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不乏楚大鼎、龙虎纹鼓座等国之重器。金学刚作为第三代传……[详细]
庐州土陶烧制技艺
  庐州土陶具有传承保护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它将造型艺术、审美艺术融为一体,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庐州土陶传人李宏亮的家族制陶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其曾祖父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和简易的柴窑,烧制出了形态各异的碗、盘、碟、罐、缸等生活土陶制品。随着李家制陶水平的逐步提高,李氏土陶逐渐成为合肥地区颇具影响的一个手工技艺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李宏亮从大学美术系毕业,即成立“野佬陶坊”,潜心研究陶艺。他利用租来的龙窑,专门烧制自己制作的各种创意作品,把庐州土陶制作技艺、题材创意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李宏亮的作品注重造型和装饰的有机结合,揭示泥土的塑性美和表现活力,大胆吸收雕塑、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形成古朴典雅的风格,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其中,“荷花镂刻陈设品”、“古文字土陶摆件……[详细]
张氏大洪拳
  张氏大洪拳是集内外家与一体的一个拳术门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演练时扎实稳慢,发力配合呼吸,以气催力。步型主要有丁弓步、丁云步、弓步三种,步法以蛙行步为主,腿多铲、缠,手型多为鸡爪掌,手法要求:出拳以肩出为主,阳爪多出于腰,阴爪多出于肩,善于撸袖出爪。因而此拳宜于防身健身。自光绪六年张氏大洪拳第一代宗师张福顺(1856—1933)传授此拳,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合肥张氏大洪拳是由张传正(1916—2001)拳师传入市内,现为合肥市最有影响的门派之一。1980年,为了弘扬中华武术,为国献宝,张传正老拳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加了安徽省武术历史资料挖掘整理工作,并主动将师传精习多年的大洪拳献给了省、市武术挖掘整理组。在此次挖整中,合肥市发掘的较完备的拳系仅三家,其中以张师传授的大洪拳最为全……[详细]
牛门洪拳
  牛门洪拳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始人为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牛官堡村人。清末,牛官堡村先后出现两位德艺双馨的武林高手,一位是牛翰章,一位是牛洪川,两位大师晚年返乡设馆授徒,最后形成了今天的“牛门洪拳”。牛翰章自幼从家父习武(家父乃清代武举),后又外出拜师,返乡时已练就“铁布衫”、“金钟罩”之功。先是从军报国,其后闯荡江湖,威震南北镖局,因德高望重,故乡人都尊称他“牛三教师”。他综合百家之长,自创大洪拳、小洪拳、十路谭腿、青龙手等拳法套路,并在小郢牛、中份牛村形成一个支流。牛洪川乃牛翰章之侄,自幼拜在牛翰章门下,后随慧云大师云游江湖,拜师学艺,练就浑身解数与上乘轻功,据说其人可踏雪无痕、过水无纹,屋上行走如履平地之功,一生劫富济贫,扶危救困,名扬大江南北,清末有“江淮大侠”之美誉。洪川年近天命时……[详细]

全部合肥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