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大鼓流行于灵璧县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相传灵璧大鼓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项燕击鼓说书招募兵马的故事,民间艺人根据击鼓说书的形式,融入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创造出大鼓说唱这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清代中后期,灵璧大鼓逐步走向兴盛,由于当时水灾严重,很多人流离失所,灾民四处逃荒,以打鼓说唱的方式乞讨,灵璧大鼓则借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灵璧大鼓演唱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详细] |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清朝末期,胡屯村人胡安清继承祖业,开设了一个小染坊。当时蓝印花布在国内很盛行,因为卖花版的很少,刻制花版的技术又很保密,只有河北省董家有卖,但却很难买到,胡安清一心钻研刻制花版,终于刻成功并向外出售,取名“三元兴染坊”。后其子胡仁贤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使刻制花版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大量外销。从砀……[详细] |
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是灵璧民间最为盛大的庙会,主要分布于灵璧县城周边及灵城镇、经济开发区部分地区,因此时夏粮收获及秋粮播种已基本完成,而周边地区也没有类似的庙会活动,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遂成为皖苏鲁豫四省结合部数百公里内最大的古庙会。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沿承于旧时的城隍庙会,是老百姓庆祝城隍寿诞、祈盼风调雨顺而举办的大型祭祀活动,自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详细] |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闻名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多年,主要因为萧县羊肉在烹调技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仅以烩汤而言,可称鲜美可口,别具风味;至于其它炖、烧、爆、炒等26种菜肴全部以羊肉及内脏为主烹制成各色肴馔,更臻上乘。据《萧县志》记载:由于本县历史养羊较多,故传统名菜多以羊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当地人认为,伏天时,羊肉肉质鲜香,汤汁醇而不膻,喝汤吃肉,人容易发汗、排毒,对人体……[详细] |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战场,汴河流域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皮影戏是众多民间艺术之中一朵鲜活、靓丽的奇葩。灵璧皮影戏是用经过化学处理过的牛皮或驴皮通过雕镂而成为剔透玲珑的皮影人物,并因类施彩,缚以操作杆操纵影人活动,把影人照映在银幕上,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而表演,以说唱内容传达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民间戏剧。灵璧皮影戏自清道光年间传入,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在影人的制作上,雕刻精细,……[详细] |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流行于我省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我省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由于淮北地区位于南北水陆通衢,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流沟通,并在此生根流传,形成本地的声腔……[详细] |
乐石砚产于宿州市。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宋徽宗在一乐石砚上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曾珍藏两方瓦形玉蓉乐石砚其铭曰:“金声玉振,世垂于珍”。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四库全书》等对乐石砚均有记载。由于诸多原因,乐石砚雕刻技艺失传数百年之久,80年代初得以再现。乐石砚石质稍硬,刚柔并济,疏密相承,发墨良好,涩而不费笔,滑而不拒墨,……[详细] |
萧县民间书画艺术,有别于陕西户县和上海金山农民画,它是以中国画水墨写意著称于世的。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东北距徐州仅23公里。春秋时称萧国,为宋附庸。秦置县至今,历史上隶属于江苏省,1955年划归安徽。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的萧县,曾出土过良渚文化的彩陶和汉画像石,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系萧人,以书画名世;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乡村出现了乡土书画家群体,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享……[详细] |
菠林喇叭是以落户在安徽最北部的灵璧尹集菠林村的,已故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民间乐班所创造的唢呐演奏艺术。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100多年沧桑。目前,周姓直系有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外姓徒众上千人,形成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横跨苏鲁豫皖,享誉民间海外。唢呐,俗称喇叭,全国有20多个民族有吹奏唢呐的传统,由波斯传入,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详细] |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确定了《四平调》剧种发源地是安徽省砀山县的不争事实。早在明清时期,砀山境内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十分清苦。砀山花鼓艺人迫于生计,以红布包头,身着……[详细] |
马戏是集动物的驯化、表演以及杂技魔术为一体的综合类民间艺术。具有惊、奇、险和幽默诙谐的艺术特点。在明末清初,宿州埇桥区蒿沟乡一带农民就盛行杂技和民间曲艺表演。清朝末年,演出已具相当规模。在20世纪20年代,以尹清云、顾传标、吴清云为代表的民间杂技艺人,率先将动物融入杂技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30年代,以尹清川、李同仁、郑继荣等为代表的驯兽马戏开始出现,埇桥区马戏由此正式亮相。1956年,原宿县成……[详细] |
坠子戏亦称“曲艺剧”,是安徽的稀有剧种。20世纪40年代初起源于宿州萧县,流行于皖、豫、苏、鲁的接壤地区。它是以民间说唱的单口坠子为基础,经过“大扬琴”、“道情班”和“曲艺剧”发展而成。坠子戏以其主奏乐器为“坠子”而得名。坠子戏的表演偏写实,许多表演程式是从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具有较强的乡土化色彩。坠子戏唱腔丰富多彩:男腔“大口”铿锵有力;女腔“小口”婀娜多姿;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详细] |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属安徽省级非物质遗产。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详细] |
渔鼓道情又称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渔鼓从清末开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汉族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传播道教教义思想的通俗说唱。渔鼓道情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详细] |
萧县春秋时称“萧国”,秦始置县,历代均属徐州,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传说萧县皇藏峪西北山顶,是孔子游此遇雨后的晒书场。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与老师同为鲁国人,后随父迁到萧国东南的乡村安家。至今,萧县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孔夫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鞭打芦花》就是其中的一则: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常受后母1,却怀“忠恕”之心,矢口不讲。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