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鼓词,又称“连都鼓词”,起源无考,是在浙江西南部丽水市及其管辖各县流布,以丽水方言说唱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丽水鼓词的说唱形式通常由一人自击鼓板,说唱表演,伴奏乐器为“堂鼓”和“切”。演唱时,演唱者采用坐姿,左手握“切”击板,右手持签敲鼓点眼。在演唱正本鼓词之前,演唱者往往在用鼓点静场后,先唱一段“汤头”,多为祝福、吉利、警世等内容的短篇。丽水鼓词用丽水方言演唱,起源无考,但最迟在清代嘉道年间已……[详细] |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详细] |
浙江缙云烧饼是具有浙南民间独特风味的传统面食,因采用特殊工具“饼桶”烤制而成,又称“桶饼”。它源于轩辕黄帝,盛于元末明初。说起缙云烧饼的起源,有一个流传度比较高的传说。据说在古时候,轩辕帝在缙云仙都的石笋上用大铁鼎炼仙丹,当地的村民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纷纷效仿,动手制作土鼎,上山采药炼制仙丹。后来村里一个妇人在家中烙饼,看见她的儿子刚炼好丹药,土鼎里面还有没完全熄灭的炭火而且内壁光滑,就顺手把饼贴到……[详细] |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境内谷深涧幽,人们苦于“舟楫不通”,望壑兴叹。在此情形下,木拱廊桥便应运而生,成为山区必备的交通设施。据光绪《庆元县志》记载,自宋代以来,庆元县境内营造过各式木拱廊桥两百三十多座,目前尚存九十余座,为全国之冠。2005年9月,庆元县后坑编梁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一等)奖。浙江省泰顺县目前也保存着大量的编梁木拱廊桥,其中15座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详细] |
畲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莲都等七个县(市、区)的畲族乡镇。辐射地区有浙江省的泰顺、文成及福建省的部分乡镇。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和生存健康要求而探索创造出来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家传性等特点。由于畲民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他们有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详细] |
轩辕氏祭典是至今存续在浙江省缙云县的一种以黄帝为祭祀对象的中华始祖崇拜礼俗。轩辕氏是上古黄帝的别称。缙云是黄帝的一种官名,也是黄帝的别号。缙云县始建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以境内有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祭祀轩辕氏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东晋年间缙云山建起了“缙云堂”,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敕改“缙云堂”为“黄帝祠宇”。缙云是中国南方祭祀轩辕黄帝的唯一场所。世代传承至今的缙云轩辕氏祭祀,分春(清明……[详细] |
班春劝农是浙江省遂昌县保留的传统农业文明中的迎春文化表现形式。“班”同“颁”,“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自古以来在遂昌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际,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名曰“班春劝农”。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1500—1616)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遂昌知县时,向邑人颁布“春耕令”,并作《班春二首》。其戏曲名著《牡丹亭·劝农》的民俗背景就取材于遂昌。民……[详细] |
农历二十四节气(梅源芒种开犁节),是浙江省云和县梅源山区在每年芒种时令启动夏种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梅源芒种开犁节又称牛大王节,该节有一套完整、固定的活动程序,包括鸣腊苇、吼开山号子、芒种犒牛、祭神田分红肉、鸣礼炮、开犁、山歌对唱等,涵盖祭神、祈福、感恩和吉庆等汉族民俗文化,集中展示了汉族传统农耕技艺、民间艺术和民风习俗,体现了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详细] |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畲民对它的重视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浙江省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三月三的习俗即在这里流传。每年三月三,畲乡家家户户宰杀牲口,祭祀祖先。除此之外,畲民也多选择这天作为男女定情与婚配的日子。相传唐代畲族起义军曾兵败退入深山,因缺乏粮草而采食一种称为“乌稔”的乌色野果充饥,军威大振,于三月初三冲出包围。以后每年三月三畲民都要采乌稔叶煮出汁水,拌入米中烧饭,以示……[详细] |
张山寨七七会是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张山寨于农历七夕举办的民间信俗活动。张山寨七七会始于明万历初年。张山寨献山庙里供奉着浙南、福建一带民间广为信奉、颇有影响的地方神陈十四娘娘。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陈十四诞日,每年这一天当地民众都要到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张山寨七七会。张山寨七七会沿用明万历初年确立的习俗,活动形式和程序分为:设立“案坛”、上寨迎轿、巡游祈福、献戏、山寨守夜、会案表演、祭拜归位等。会期,……[详细] |
景宁畲族婚俗,在浙江景宁,过去由于受旧社会民族歧视和压迫,畲族只好实行族内婚,远房同姓同辈可嫁娶。嫁男和做两头家是畲族婚姻特色。男到女方落户,和嫁女一样,女方出给男家一定财礼,男到女家要改成女家一样的姓,嫁来的男子在家庭和村坊不受歧视。做两头家即夫妻双方家庭都参加生产,赡养两家父母,所生子女多则再分出继承两边家庭。婚礼的特色较多:迎亲队伍到村时,嫁方村上女性拿杉木枝栏路,表示晚上要对歌;到中堂时,……[详细] |
操石磉是景宁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内涵。操石磉即用脚踩滚石块(石磉)进行竞赛,先用石块大多扁圆、底面光滑,大的可达数百斤,小则几斤、几十斤,以人力大小而定,一般在村、街的石道上进行。少年组多为两人一组,由一人在另一人背后挽其背、胸,让其双脚稳踩石磉,斜挺腰杆,然后合力推动石磉前进;青壮年组为三、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健杆”,另两或三人抬杠子平胯,让“健杆”仰面斜挺……[详细] |
赶野猪是景宁县畲族一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并流传的。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畲族人大部份生活在大山中,靠务农为生,主要种植蕃薯、大豆、玉米等作物。大山里野兽较多,尤其是野猪,对农作物破坏力最大,因此,野猪是畲民们的心腹大患,于是,有组织的进行赶野猪成了畲民们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更好地达到驱赶效果,畲民在平时就训练赶野猪的方法与技巧,畲民们……[详细] |
开天门是一种依附于宗教仪式的民间杂技,表演生动惊险,主要流传于丽水龙泉及其周边地区,在庙会或佛的生日时举行。在仪场上竖起4根直径在10寸左右的连叶毛竹代表楼柱,地上挖四个坑立楼柱,中间叠放一张张八仙桌,并以楼柱固定,由专门的翻楼先生在高台上进行表演,俗称“开天门”。活动时,先由“道士先生”举行一系列施仪形式,再由两名“翻楼先生”自下而上,逐个到顶端掐诀、霸楼、吹奏龙角、开上天门,祈求-下凡,而后翻……[详细] |
缙云迎罗汉是缙云地区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中叠罗汉是迎罗汉中必演的压轴节目叠罗汉时,由身强力壮的大人当罗汉柱,分层叠在下,左右、前后4人当插翼,上面2~4位小孩子打扮成戏剧人物高高在上当罗汉顶,也叫罗汉心。众人叠成各种形状,如千手观音、罗汉井、荷花、牌坊、花篮、大桥等等。叠牌坊视人多少而定高低,一般叠四层。第二层的人骑在底层人的肩上,一层比一层人少,最上面一层是小孩。了后左右转圈,四面亮相,表演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