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详细] |
绍兴的石宕开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越国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汉代发展成一个象模象样的特殊行业,为古城市政建设与构筑家庭院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也千锤百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绍兴是水乡,也是石乡,更是一座用石头建筑起来,铺设开来,又用各种各样的石头装饰起来的千年古城。绍兴有丰富的石矿资源和较为特殊的石质条件,绍兴过去有会稽石、柯山石、东湖石、羊山石四大石材,十分有名。历史上,绍兴石宕分为……[详细] |
兰花叶态绰约多姿,叶色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神态落落大方。自古就被人们称之为“花中君子”、“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世称兰花、茉莉、桂花为“香花三元”:茉莉是薰茶花卉的状元,桂花是食品花卉的状元,兰花是观赏花卉的状元,兰花的清芳居“三元”之首,故被称为“香祖”。国人称银杏为“国树”,牡丹为“国色”,兰花为“国香”。《岭海兰言》说:“牡丹为花之王,真王也;兰为王者之香,有其德而无其位,素王也。”……[详细] |
于越民族是擅长音乐舞蹈的,历史久远,渊源流长。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于越先民就有了原始的乐器,民歌,古乐。如相传于皇帝时期所作的《弹歌》,为原始猎歌;还有防风舞,任(日方)《述异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越舞,起源于巫术,巫师用歌舞来代神降语,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指出:“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越之地,巫舞盛行。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详细] |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俗谓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八,阴间鬼魂至人间自由活动,为此,于此时请僧人作盂兰盆会,做水陆道场,追荐亡灵,祭祀祖先,诵经超度,礼忏冥福,俗称做七月半。绍兴为水乡,“陆赈之外,复有水赈,又剪纸为莲花灯,放乎中流,谓能照见九幽十八狱,通宵达旦,举国若狂,博穷鬼之欢”。清康熙《会稽县志》谓是日“浮屠燃灯,人家或燃灯于树,或放之水中,喧以箫鼓,儿童则垒瓦塔为灯”。节间,习于祠堂、庙宇或野……[详细] |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灶壁画在绍兴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在作饭、烧菜的灶头,从灶山、烟箱到灶身上都会画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式样,及配着的不同内容的文字,又俗称“灶头画”。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绍兴民间谣曲,佳作甚丰。多系旧时民众口头之作,见于范寅《越谚》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等。按内容分为世态、风土、人情、吉辞、儿歌等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绍兴旧时妇女、农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少年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县谚语卷、歌谣卷、故事卷先后编成出版。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圆木制作,是一门专做家用木桶的手工技艺,由于旧时的木桶上加有固定用的箍,所以便被称为“箍桶”,而箍制品也称“圆件”。圆木制作技艺始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在乡下,人们基本上都是用木制的饭桶、米桶、蒸桶、水桶、面桶、脚桶等。箍桶匠也就应运而生。箍,是箍桶匠的手艺精髓,其技主要在“箍”而不在于“制”。箍桶的工具主要有刨、铲、锯、刀、斧头、铁锤、凿子等多……[详细] |
上虞民间舞蹈“哑目连”亦称“哑鬼戏”,是一种以手势、身段、武技相结合表演故事情节的哑舞剧。哑目连曾广泛流行于上虞百官、上浦、湖田、叶家埭、南湖、崧厦、章家、陆家、西华、沥东、沥海一带。一般在庙会戏台演出。演出组织称“台上太平会”,与“台下太平会”的调无常相呼应。上虞历来盛行迎神赛会,“哑目连”源于当地祈禳平安的“太平会”民俗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的哑杂剧,与南宋陆游所述绍兴“乡傩”、“村巫”、“……[详细] |
舞狮、武术表演程式有三:首为耍狮者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的模拟舞,有狮子0咬毛皮,依廊柱揩痒或互相亲昵等种种舞蹈动作,温柔体贴,颇有人情味;次为武术表演,武术分行拳与器械二部分: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十四支等套路,器械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枝法;最后表演“狮子叨锈球”,以耍狮者用绣球为诱与狮子搏击、戏谑,促成一个……[详细] |
乌毡帽是水乡绍兴传统的特色生活用品之一。乌毡帽外观简朴,形似黑锅,戴时摺起一半帽沿成倒畚斗形,民间戏称“畚斗帽”。乌毡帽是古代绍兴人从外地学来的。明朝文学家张岱(山阴人)在《夜航船》一书中说:“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在《快园道古》中记载:会稽人曾石卿作《夜莺儿》“鹅黄蚕茧燕毡帽。”燕,古称“玄乌”。说明乌毡帽至少在明朝就已经流行于绍兴了。到了清后期,乌毡帽有了更快的发展。在绍兴农村,除了仕、商、……[详细] |
“调无常”者。无常有黑白之分,白无常戴白帽,穿白袍,摇破芭蕉扇;黑无常戴黑帽,穿黑袍,持铁索;另有男青年所扮“无常嫂”,戴钗着裙,手执红罗帕,与黑白无常调笑。尚有一小孩扮演小无常“阿领”。“调无常”仅以钹、鼓伴奏,乐声刻板单调,节奏明快。饰演无常者非专业演员,动作、言辞风趣诙谐。调无常,亦称“太平会”、“台下哑鬼会”,流传于旧绍兴府属各县。明、清以来,绍兴各地东岳庙庙会多上演调无常。内容为一支阴间……[详细] |
钱氏女科,又称石门槛女科。北宋末年,钱氏第十一代孙所创,迄今已22代,有《大生秘旨》、《胎产要诀》、《钱氏产科验方》等书存世。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行宫暂留期间,后妃染疾,每延请钱氏女科诊治。第十四代钱象垌,甚有医名。清嘉庆《山阴县志》称其“荟萃先世精蕴,声远播焉”,著有《胎产要诀》。象垌之子廷选、孙登彀、曾孙琦瑶,能绍先业,精女科。第十八代茹玉亦精胎产。第十九代宝灿与族弟宝楠及宝楠长子少堂、次子少楠、……[详细] |
石雕,亦称“石刻”。我国的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理特色。与其它雕刻一样,石雕有着辉煌的历史。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精品层出不穷,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古代石雕的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宗教、民俗、伦理、教化等都可以在石雕上得到反映。有些石雕作品甚至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犹如一……[详细] |
锡箔,又称锡箔纸,为祭祀品。锡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时候,如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绍兴的锡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清宣统时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绍兴有箔铺(坊)两千余家,产品两百余种,年产量逾三百万块(每块三千张),生产工人十余万人,为此绍兴有“锡半城”之称,是绍兴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绍兴的锡箔主要是用来祭祀之用,产品远销中国和南洋许多国家。民国时期,为绍兴锡箔业鼎盛时期。至建国后因时代变迁而渐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