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民俗文化

嘉兴市民俗文化介绍第7页

  五梅花,又称“散花”、“串花”、“串树灯”,是广泛流传于海宁、桐乡、海盐等地的民间传统舞蹈,其中以海宁地区为盛。五梅花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在南宋王契真编纂的《上清灵宝0》中就有道家关于“烧香散花”的记载。据老艺人周祖庆(1921年出生,已故)回忆,五梅花在海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海盐县通元镇老艺人沈毛毛(1923年出生)说:“五梅花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民国时为鼎盛期。”五梅花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吸……[详细]
  打连法是流传于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一带的民间杂技表演形式,其道具为长约30厘米的木槌,称为“榔头”(榔头头部长8厘米,直径6厘米,捏手部长22厘米)。表演时,表演者抛接木槌,表演各种花样,同时唱念相应的口彩。打连法历史悠久。据说南宋初宋军兵败后至临安(今杭州),军中缺粮,有个名叫刘王的小官发现队伍中有不少掌握抛接兵器技艺的士兵,于是想到一个办法,让他们带着兵器沿街卖艺。这些士兵玩耍兵器的方法,就是……[详细]
  老虎嗒蝴蝶是海盐一带的灯舞,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上表演。该灯舞表达了当地百姓期盼消避自然灾害、生活安定的愿望,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老虎嗒蝴蝶灯舞从清代中后期就在海盐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老虎具有凶猛、强壮、威武等特点,被称为“兽中之王”,江、浙、沪一带百姓都有对老虎崇拜的传说。相传海盐历史上火灾频仍,民间有“强盗抢勿光,火烧一抹光”的说法。老百姓对火很是恐惧,并且认为老虎能驱火神,因……[详细]
  十二花神舞流行于平湖东南沿海的全塘和黄姑镇(今两镇合并为独山港镇)一带,是当地百姓祈祷平安幸福的一种祭祀舞蹈。十二花神舞的产生有一个传说。相传明末清初全塘一带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死者无数。危难之时,一位游人指点当地人用花草煎汤服用,效果神奇,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当地百姓以为是玉帝派花神来人间救苦救难,逐渐兴起敬花神的习俗。起初人们只拜百花之首—牡丹,后来发展为拜十二位花神,并编排舞蹈,载歌载舞,表……[详细]
  钢叉舞脱胎于古代的战前练武,后逐渐演变为驱鬼辟邪的祭祀舞蹈,现在则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明隆庆年间,平湖乍浦海塘一带已有舞钢叉的习俗。至明末清初,乍浦沿海的舞钢叉活动已有相当规模。每逢佳节,特别是长安桥三月廿三庙会和九月重阳庙会,钢叉舞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钢叉舞是一种行进式的民间表演艺术。早期的钢叉舞由六人表演,一人手执令旗,五人分戴代表金、木、水、火、土的脸谱,手执钢叉……[详细]
  拜香凳是流行于桐乡市崇福、-、洲泉等地农村庙会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其中桐乡市崇福镇芝村龙蚕庙水上庙会的拜香凳演出影响较大。据民间传说,崇福芝村的龙蚕庙是蚕神马鸣王的娘家。每逢清明,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水上庙会,以求马鸣王保佑蚕业丰收。庙会期间,百商云集,万民拥挤,一派繁荣景象,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各村自行组织的节目表演。演出在京杭运河上进行,有高竿船、打拳船、龙灯船等表演,而备受观众青睐的就是拜香船上的拜……[详细]
  塘工号子是海盐人民在修筑海塘过程中演唱的劳动号子,主要分布在海盐县沿海一带秦山镇、武原镇、西塘桥镇、海盐经济开发区等三镇一区。海盐地处钱塘江口,历史上经常遭受潮水的冲击,岸线不断被吞没。从东晋到唐朝,岸线西南段被吞噬15公里,东南段被吞噬25公里。南宋时潮水继续吞噬岸线5公里余,使望海镇、宁海镇先后没入海底。到了明朝,海潮已逼近武原镇,离县城的城墙仅半里之遥。为了防御海潮侵袭,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详细]
  车水号子又名“哈头歌”,是流传于海宁一带的劳动号子。在经年累月的传唱过程中,它从一问一答式的呼喊演唱方式逐渐演变为拖腔和帮唱的演唱方式—哈头曲。到了20世纪40年代,又经海宁湖塘农民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我们听到的比较完整的劳动歌谣—哈头歌。以前农民种田靠人力车水灌溉。车水是大型的集体劳动,单家独户难以胜任,故当地农民采用自愿换工的办法来进行。换工必须计算劳动数额,即水车运转次数。其办法是在车、轴……[详细]
  南湖采菱歌是常年居住在嘉兴南湖边上的许家村村民一边采菱一边唱歌,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乡土歌谣。南湖采菱歌一般都在栽菱、采菱或捕鱼时唱,也在南湖摆渡接送游客时唱。南湖采菱歌起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老人们只知道他们的长辈就已经在唱了。每当清明时节,种菱人划着小船到湖中去打桩,将草绳系在桩上,围成一块块方形或长方形水面,牵牵扯扯的菱蔓与挨挨挤挤的菱叶填满了这些被草绳拦起的水面,船只便漂游在这一……[详细]
  敲鼓亭是一种融民俗音乐和道教音乐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以海宁许村西行宫为中心的地区及周边乡村。敲鼓亭原为道士演奏的节目,后成为春季农村行街庙会(俗称“迎会”)的节目之一,一般出现在行宫菩萨后。海宁许村镇有关部门曾于20世纪70年代作过调查,据当时尚健在的西行宫道徒周老根(1910年出生)、宋雪昌(1915年出生)等人回忆,他们年少时曾在西行宫背诵过敲鼓亭工尺谱。以此推算,敲鼓亭在许村西行宫一……[详细]
  渔民号子是流传于平湖乍浦一带的一种民间音乐,在渔民劳作过程中起鼓舞士气、统一步调的作用。平湖乍浦地处水陆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朝就有水军驻扎。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水师部分官兵移师乍浦,镇守西山海域(即平湖山湾),他们的后裔成为山湾渔民。山湾渔民常年以船为家,以鱼为伴,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动,形成了他们豪爽、开朗、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渔民的劳作经常需要众人通力合作。在……[详细]
  思情山歌是流传于海宁市东片袁花镇夹山村一带的民间歌谣。夹山村东接海盐县中坟山,西靠包家山、沈坟山,南临黄湾镇菩提寺山,北接海盐县通元新功村,省级航道六平申线经沙塘港穿村而过。村民如到袁花镇办事,须翻越包家山与沈坟山之间的庄康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村村民的生活习俗乃至口音等与周边地区有所不同,思情山歌就产生于这样一个小山村中。据该村四新组董玉坤老人(1919年出生)介绍,传说在清道光年间,在山脚……[详细]
  何文秀传说流传于海宁一带,故事发生地在海宁境内,至今尚有部分遗迹。据《上海越剧志》记载,明代剧作家心一山人搜集何文秀的故事,改编成传奇剧《何文秀玉钗记》。剧情为穷书生何文秀与富家女王琼珍相爱,出奔海宁,何文秀被土豪陷害入狱,王琼珍剪发毁容,誓不再嫁,历经困苦,二人终得重聚。据此推断,明中叶时何文秀传说已经成形。六百余年来,何文秀传说在民间讲述中被不断演绎,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海宁袁花、丁桥、盐官等地……[详细]
  蚕歌流传于蚕乡,与田歌、渔歌、采茶歌一样,是人们在艰苦的劳动中寻求慰藉、抒发情感的民间歌谣。桐乡是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这里的农村差不多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蚕歌表现了桐乡历代蚕农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桐乡蚕歌何时开始流传,目前尚未查到有关的文字记载。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桐乡蚕歌代表性传承人褚林凤(1929年出生)回忆,她唱的蚕歌是河山华台庄阿三(1894—1988)所传,庄阿三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详细]
  《五姑娘》是流传于嘉善农村的民间叙事诗,与此同时,又有散文体口头故事的传播。故事来源于清咸丰年间嘉善县洪溪镇小河村方家浜的真人真事。青年农民徐阿天和地主小姐五姑娘相爱,遭到五姑娘哥哥杨金元的残酷破孩,五姑娘被活活逼死。事件发生后,在当时震动很大,人们非常同情五姑娘的遭遇,憎恨并谴责杨金元。在料理五姑娘后事时,众亲百眷请了一位姓陆的裁缝师傅给五姑娘做寿衣,陆师傅了解到五姑娘与徐阿天恋爱的细节及不幸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