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民俗文化

伊春市十大民俗文化

兴安岭森林号子
  兴安岭森林号子泛指大小兴安岭林区工人伐木劳动所使用的号子。分“采伐号子”、“蘑菇头号子”、“拽大绳号子”、“瓦杠号子”及“流送号子”等几种,都是依据不同的劳动分工而产生的不同劳动号子。“哈拉腰的挂吧——嘿嘿,前后搂钩——嘿嘿,搂钩就挂上吧——嘿嘿,挺起个腰来——嘿嘿,往前个走吧——嘿嘿……”听到这熟悉的号子声,老一辈林业工人一定会心潮澎湃:“这是咱们林区工人创造的劳动歌声!”在东北林区,林业生产没有实行机械化作业以前的很长年代里,劳动号子作为统一劳动步调、鼓动情绪和倾吐内心感情的号子,一直在广大林业工人的口里歌唱着、流传着,是林业工人劳动和生活的亲密伙伴。老一辈林业工人说:“劳动离不开号子,离开了号子,大家的劲儿怎么也使不到一块儿去;号子也离不开劳动,离开了劳动,多么好的号子也唱不出劲儿来。……[详细]
伊春高跷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艺术研究室代表性传承人:朱学林高跷舞俗称踩高跷。跷采用硬质圆木制作,其下圆上扁,中间有一跷踏,两个为一副,高约0.6米。表演时,脚蹬脚踏,用布带把脚和小腿绑在跷踏、跷杆上,外套花裤,或穿特制长衫。高跷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多者四、五十人。解放前只限男性参加,女由男扮。……[详细]
伊春东北大鼓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戏曲剧院代表性传承人:黄庆知黄文波伊春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在黑龙江伊春的一支。以黑龙江省东北大鼓名艺人黄连江为首的黄氏家族把东北大鼓带到伊春林区,综合了奉派、南城派、东城派等东北大鼓的艺术特点,形成东北大鼓独有特色的“江北派”。表演者只需一面鼓、一把三弦即可。具有表演单一、曲牌丰富、明快大方、刚柔相济、表演环境灵活的特点。……[详细]
清真火锅调料配制技艺
  清真火锅调料配制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艺术研究室代表性传承人:李孝民清真火锅调料配制技艺是伊春市东来顺火锅独特的传统工艺。调料包括芝麻酱、绍酒、酱豆腐、腌韭菜花、卤虾油、酱油、辣椒油和葱花、香菜等,集香、咸、辣、卤、糟、鲜等多种口味为一体。东来顺火锅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传统的老字号,不仅融汇着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独特风采和多样性的一个亮丽窗口。……[详细]
  鄂伦春族斗熊舞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嘉荫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杜玉兰斗熊舞是鄂伦春族的一种娱乐形式,多与歌谣连唱,载歌载舞。基本步伐有拖步、搏斗士步伐等。舞曲经常以“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词为衬词,同时还有“哲黑哲”、“加黑加”、“达乎达乎”之类衬词,作为伴奏的节奏呼号。黑熊搏斗舞一般为二人对舞,模拟黑熊形象,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每当狩猎满载而归,就在篝火堆旁吃肉、喝酒、娱乐,跳起斗熊舞抒发内心喜悦。鄂伦春斗熊舞弥补了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缺憾,印证了弥足珍贵的鄂伦春人原始狩猎时代的基本生产生活形态。……[详细]
  鄂伦春族篝火舞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嘉荫县群众艺术馆鄂伦春族篝火舞是鄂伦春族的一种祭祀舞蹈。鄂伦春族敬仰和信奉火神,“火”是其重要图腾之一。鄂伦春族把“透欧博如坎”女神作为火的主人,每当腊月二十三送火神上天时,人们须跳起篝火舞向它供祭一次。……[详细]
  袖珍版画制作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乌马河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单文杰袖珍版画制作技艺是版画技艺的一个分支,专为藏书设计。最初多由版画家自刻,后来发展成为根据书票主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求而设计的小幅版画。规格大小不一,其长或宽,小的3-4厘米,大的约10厘米。其以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有时还有一两句箴言、警句或藏书年份,内容丰富,美丽多彩,装饰功能强。……[详细]
  山核桃工艺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艺术研究室代表性传承人:徐衍会山核桃工艺品采自深山中楸树果核,利用其核体坚硬、自然纹理,经过选料、切片、磨平、制模、粘接、打磨、抛光、上漆等多道工艺,把成百上千个核桃或切片粘结在一起。产品玲珑剔透,古朴气派,每件作品均独一无二,极具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工艺品主要有花瓶、鼎、茶几、桌凳、鼓墩、花架、果盘、枕头、拐杖等,核雕类有茶叶罐、首饰盒等。……[详细]
  赵氏正骨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铁力市文物管理所代表性传承人:李铁双赵氏中医正骨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赵氏骨科最早传人是赵氏的祖上康氏。她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下许多非常有效的医治骨伤的经验,后经数代人的努力和传承,正骨术日臻完善。赵氏正骨的特点是费用少、痛苦小、疗效快,除治疗一般骨病所用诊疗原理、正骨推拿手法和骨科用药外,还独创了一套骨科疑难杂症治疗术,获得了较好医疗效果。……[详细]
  狍皮服饰    由于狩猎的生产特点,鄂伦春族的服饰多取自兽皮,尤以狍皮为最多。鄂伦春人用狍皮做成男女冬季长袍和夏季长袍以及靴、裤、帽、手套、被褥等。男子冬季长袍用七八张狍皮缝成,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开衩处和袖口镶有薄皮,既结实,又显美观。这种长袍,青少年、壮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冬季长袍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左右开衩,开衩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美丽的花纹,有古朴纯厚之美。男女的夏季皮袍,同冬季皮袍样式相同,不同的只是选用的皮张不同,夏季做衣服用夏天的狍皮,冬季皮袍用冬天的狍皮,夏天也穿磨掉毛的冬季皮袍。……[详细]

全部伊春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