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石景山区民俗文化

石景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永定河传说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途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资料显示: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经永定河运至北京的。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不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纵贯历史发展、底蕴积淀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传说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并由石景山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定河传说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流传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卢师收青龙的传说、大小青龙降雨的传说等。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传说与史实相联系,传说中留有历史的影子。如《河挡挡河的传说》,借历史上“刘靖治河”的史实,将“刘靖”变成了“刘瑾”,并从“三……[详细]
五里坨高井高跷
  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又称秧歌会,是北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酬神娱人功用,也是妙峰山庙会民间香会表演形式之一。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有12个角色组成,都足登高跷表演。表演有走场、单练、角色配合表演、搭麒麟送子造型等艺术形式。是京西五里坨地区著名民间艺术之花,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高跷会为集体舞蹈表演,需相互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演员表演各具独特艺术范式,个人表演、相互配合表演、集体表演,各有精绝技艺。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武的高跷会,另一个是文的小车会。高跷会表演内容如下:高跷会有个人技巧,角色配合表演、集体表演三种形式。个人技巧表演舞蹈动作有:蝎子勾、抱月、背剑、劈叉、鹞子翻身等。角色配合表演舞蹈形式有:跳高凳、跳八仙桌等。集体表演舞蹈形式有:推磨、推车、拉骆……[详细]
八大处传说
  八大处位于石景山区境内,集佛教圣地、寺庙园林于一体,古建寺庙及名贵古木众多。现遗存的八座寺庙基本保持完整,史称“八大刹”,俗称“八大处”。自古以来,八大处流传着众多传说。“八大处传说”于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八大处传说”是以八大处寺庙园林为依托、由八大处附近村庄百姓以及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共同创造出来的美丽传说。内容包含帝王传说、民间神灵与僧人传说、动植物传说、地名传说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卢师和大小青龙的传说”,该传说不仅有碑文为凭,各种史书典籍、诗书文章也多有记载。多年来,公园收集整理了百余个传说故事,出版《八大处传说汇编》、《八大处导游册》等书籍,并通过导游员讲解、曲艺展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传播。……[详细]
永定河沿岸农历六月六日旧俗
  农历六月六,是民间祭祀女娲炼石补天的日子,民间多称她为女娲娘娘。届时,京城和四郊乡间晾晒衣服和刷洗牲畜的皮毛。据明代《宛暑杂志》记载,六月六,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汲者,即久收不坏,曝所衣服。这一天,朝内亦晒銮驾。又据明朝沈德符《野获编》中记载:“六月六,内府皇史晟銮列圣实御制文大集大函,防霉发故。居家百姓纷纷效尤。”在这一天晒衣服不生蛀虫,家畜洗澡不长虱子。因此代代相传。六月六这天,永定河两岸的人们把猫狗也轰赶到河里洗澡,祛瘟热,洁皮毛。两岸的人把六月六俗称是猫狗及牲畜的生日,据传它们是女娲娘娘在这一日化育出来的。这天,两岸的人们还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拆完被褥、棉裤、棉袄等,挑上木桶,带上木盆、棒槌,并带上孩子,去河边洗涮。洗涮前,要点上三柱香,对着大河插在河滩沙土包上……[详细]
5、传拓
  传拓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复制方法“传,续也。”字面意思为掌握某项专门技术的人;“拓”指用纸墨摹印碑石或器物上的文字与花纹,古书中“拓”与“搨”同义,它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复制方法,用这种方法复制出来的拓片长久相传至今,拓片是了解历史、学习书法的临摹样本,还可作为艺术欣赏品。传拓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但用纸墨拓取石刻文字不知起于何时,可考的时间为初唐。初唐虞世南曾书写过《孔子庙堂碑》,清人王澍在记述此碑时写道:“碑成,墨本进呈,特赐世南王羲之黄银印一颗,世南表谢。”这里的“墨本进呈”便是指拓印所得之纸本。清嘉庆年间又出现了青铜器的全形拓法,其步骤为:先画出器形的图稿再按图稿所需的部位,将器身、耳、足的不同部位分别拓取,然后用笔蘸水,划撕掉多余的纸,把各部分分别拼粘在一……[详细]
  宫廷绘画技法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同于现有的绘画技法,具有一定宫廷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表现技法,其蝴蝶画法尤为独特。宫廷绘画技法独特之处:打稿后,根据不同需要全部打底色。先分染,后统染。分染时是从花头、叶尖、根部根据不同需要,分别从尖部和根部同时染,并且注意色度的饱和程度,注意高光效果,形成立体感。用铁线勾花瓣、叶筋、点花蕊。分染、统染必须“三番九染”:一遍一遍共九遍,从尖部或根部往上或下托着染,达到立体效果,用后色盖前色。统染后,从后托色加强立体效果,使颜色厚重,立体效果明显,达到逼真程度。浑然一体,色不艳俗,墨明色薄,文雅富贵,呈现一种朴素的奢华。目前宫廷绘画材质采用纳米级颜料,绘画效果逼真,保存时间长、不褪色。……[详细]
  “剑书”是一种以宝剑作笔的书写技艺,是书法与剑法的完美结合。剑书一般选择的是狂草书体,用剑尖走笔顺,使招套招、招连招,书法作品狂放恣肆,千变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能从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 、百折不挠的精神。剑书主要工具有:宝剑、宣纸、墨汁。民国年间,河北任丘县张村民间武师赵洪树武艺精湛,通晓内外家的功夫。每天傍晚在家中的大影壁墙上用武术剑法的招式写字,据说是按家中的剑书谱所练。1947年,郑秋月开始跟赵洪树学练剑书。2006年,石景山区居民白书杰拜郑秋月为师,开始学练剑书,颇具技艺。白书杰的剑书所用的剑是钢制双刃真剑,长约1米,用海绵包裹剑头,蘸墨后先写在宣纸上,然后装裱。白书杰将白鹤剑、太极剑、八仙剑、武当剑等剑法与书法融为一体,已书写的字幅最长达20米。他出版有《白书杰小楷书孙子兵法……[详细]
  脸谱由唐代乐曲大面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的图面逐渐演变而来。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到18世纪和19世纪,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京剧脸谱在吸收各地方戏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家的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北京现自然形成的京剧脸谱流派主要有翁派、刘派、汪派、高派等。作为京城具有代表性的脸谱艺术,翁(偶虹)派谱式位居其首。翁派京剧脸谱源于生活,展现于舞台,使人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创立了戏剧脸谱的说明性、象征性、性格性、评议性和象形性五个艺术特性。勾画脸谱的技法为:起稿、着墨、画衬色、画主色、画介色,最后上金色或银色,点睛、配诗、落花流水款、盖章(作品大多是人物,每个人物都需……[详细]
  京韵大鼓(少白派)是京韵大鼓的一个重要流派分支,其基本表演形式与京韵大鼓相同,均为一人站唱并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和琵琶,有时佐以低胡。京韵大鼓(少白派)创立于民国初期,主要创始人为白凤岩(1899—1975)、白凤鸣(1909—1980)。民国十五年(1926),白凤岩在继承刘宝全亲传全部刘派唱段的基础上,开始对京韵大鼓进行革新,用三年时间改编创作了十余段新曲目,并根据胞弟白凤鸣的嗓音和艺术风格教授其演唱,后在天津演出一炮打响。其在伴奏中恰当加入新的音乐素材,以曲目新、音乐唱腔新、演员新“三新”成就,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白凤岩的伴奏也得到了“指震环球”的赞誉。京韵大鼓(少白派)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是有自己的曲目,《斩华雄》《战岱州》《击鼓骂曹》《七星灯》《哭祖……[详细]
  太平鼓,又称“扇鼓”、“单鼓”、“羊皮鼓”。它以扇鼓和鼓鞭为道具,扇鼓为单面羊皮鼓,其形状和构造是,直径25—30厘米,上面彩绘着吉祥花卉禽鸟图案;鼓柄长35厘米,鼓柄下端用细钢筋焊成三瓣梅花形,上面串着几个小铜环,小铜环相互碰撞哗啦哗啦直响;鼓鞭长约45—50厘米,用藤棍或竹棍做成,上面绑缠着一缕彩色丝线或布条。扇鼓手们左手执扇鼓柄,右手执鼓鞭,边迈舞步边晃动或击打扇鼓,同时口唱扇鼓腔。扇鼓舞由此而得名。太平鼓的历史悠久,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到了明代(1368-1644年)开始固定其名称为太平鼓。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它已成为北方民间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详细]

全部石景山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