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海兴县民俗文化

海兴县十大民俗文化

西路梆子
  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直隶梆子过渡的特征。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西路梆子传统剧目多表现当地民风民俗,且大多来源于当地的传说及故事。演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西路梆子“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尤以武生、武丑、刀马旦戏份最重。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犷,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主弦伴奏与当……[详细]
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
  在渤海之滨的海兴,流传着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盒子灯制作工艺。它源于民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其制作工艺极其精巧,是连锁式反应的灯烛、焰火、花炮及民间故事的综合组群体。民间传统盒子灯制作工艺是多项艺术的融合,它包涵了民间美术、传说、故事、戏剧等艺术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韵味和地域特色。盒子灯制作工艺用料非常简单,主要有连丝纸、毛头纸、棉线、竹架、木架、火药等,但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首先,要用竹匹、棉线,组合出可以折叠的灯的形状,然后,在外部粘上画上图画的毛头纸,用事先制好的火药捻连接起来,放在灯盒中。灯盒形似多层蒸笼,圈帮为圆形木质薄板烘沤而成,每层隔底为圆纸壳制成,恰似中国传统的多层“食盒状”,由几层到十余层,根据需要制作,故得名“盒子灯”。通常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详细]
海兴剪纸
  沧州地区海兴剪纸在当地是一项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是民间的一种传统装饰工艺。它的制作,即是用剪刀将色纸剪成各种花卉、鸟兽、人物、图案等。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各种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至宋、元时,发展成为在节日或新婚嫁娶中,剪出各种花样、图形作为室内装饰,贴在窗户的称窗花,贴在门楣的称名门签。到明、清时,式样和种类及装饰范围日趋扩大,并与刺绣联袂,几乎充满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空间,即衣有衣花、帽花、鞋花,食有食品礼花,住有窗花、门花、帘花、墙花,行有车花、轿花等。20世纪80年代初,海兴剪纸艺术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海兴剪纸艺术特色既细腻逼真又粗犷豪放,线条粗则似绳,细则如丝。使用剪刀以中、小型的为多,色纸或大或小,大者如席,小者似雪(叶)。多取材于日常……[详细]
海兴南锣剧
  海兴南锣剧(初称打枣调)是由宋元时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儿》和明代的俗曲《打枣杆》又称《挂枝儿》等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的,是海兴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海兴一带有120余个村庄先后组织过南锣剧会。明末清初形成海兴南锣剧,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海兴南锣剧最初以秧歌剧的形式出现,后逐渐走上舞台。沧州东部海兴一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兴南锣剧形成初期,海兴一带有哈哈腔、罗罗腔、山陕梆子、昆曲、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等多个戏剧剧种以及秧歌、民歌、鼓词等多种说唱艺术,为海兴南锣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南锣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海兴境内的民间乐队在演奏南锣曲时,其中马厂、许庄子等村的民间乐队最为出名,他们世代相传,到乾隆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刘希元、吕和、李玉成等著名的演奏者。海兴南锣剧唱腔汲……[详细]
  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本地的哈哈腔、罗罗腔、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及地方民歌、鼓词等说唱艺术兼容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形成了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唱腔高亢、激昂、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直隶梆子过渡的特征。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西路梆子传统剧目多表现当地民风民俗,且大多来源于当地的传说及故事。演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西路梆子“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尤以武生、武丑、刀马旦戏份最重。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犷,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主弦伴奏与当……[详细]

全部海兴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