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十大民俗文化

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
  青廉村最早铸青铜器皿的是王三妮的老爷爷王老宗,王老宗跟何人学艺不详。王三妮的爷爷王拴柱15岁时跟父亲挑担走街串巷生火打铸铜壶、铜盘、铜勺、铜鞋扒子、铜烟锅、铜铺手、铜蜡台之类器物,20余岁就掌握了老爷爷的全部技术。王三妮的父亲王吉忠19岁跟其父王拴柱学铸铜手艺,解放后王吉忠因在生产队劳动而放弃了铸造铜器。为不使祖辈的铸铜工艺失传,同在生产队工作的王三妮开始自己筑炉化铜、和泥打型学习铸造铜器,并把父亲的各种技术工艺都记在了心里,以待研究发展。改革开放后,父亲去世了,王三妮在自家庭院内垒起了化铜的炉子进行铜器铸造。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主要分雕刻腊型、涂壳制范、脱腊、烧烤型壳、化铜浇铸、清砂、打磨、抛光等生产工序,并由过去的铸铜壶、铜勺子、铜烟锅、铜铺手、铜蜡台逐渐发展成铸造各类工艺品、摆件。石腊造……[详细]
陈庄镇庙会
  陈庄镇庙会陈庄是灵寿县山区重镇。它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距灵寿、行唐、阜平、五台、平山县城各五十公里。周围山场广阔,物产丰富,自明朝中叶初具规模,至清朝发展成为冀西区重镇,商业区发达,成为山货集散地,货物交易远至京、津、沪、武汉、大同、绥远等地,素有“拉不败的陈庄”之说。抗日战争前,江南及京津大城市的商贾常年往来陈庄贸易,知陈庄而不知灵寿。陈庄除二、七为集外,一年有三月十八、九月十三两次庙会,并一直保留至今,其中以三月十八的奶奶庙会最为繁华。陈庄镇东口路北高丘之上修有奶奶庙,建筑古朴,三进殿堂,正殿塑像神气十足 。路南建有戏楼一府,曲脊飞檐,高大突兀,每逢庙会,香客摩肩接踵,商贩辐凑云集。生产农具、日用百货、风味小吃、布匹鞋袜,应有尽有。最具特色的是鹰市,木架上落着的,人臂上架着的,只……[详细]
灵寿城隍庙会
  城隍庙会农历十月十八,地点城内,旧时人死归天,家人都到城隍庙烧纸报到(乡村中则到村外五道庙烧纸,由五道爷转报),因之城隍庙为一县之大庙。灵寿县城隍庙建在县城内十家街东路北。前戏楼,后寝宫,正殿居中,廊庑分左右。整个建筑宏伟壮丽。城隍阎罗,塑像鲜明,贴金面颊,光彩照人,凶煞恶神,镇慑人心,平时行人路过城隍庙站,缄口无言,解肃惟谨。住庙道士有良田数顷,生活优裕,终日诵经习武,吹弹歌舞,官府要员,地方绅商,时有奉献,主持道长,不啻阎君附体,人人敬畏。每年农历十月十八为城隍开祭日,大开庙会,广招客商,会期十天,以皮毛交易为主。整个城内大街,人众云集,车马喧阗,非常热闹,旧代,城隍庙历经重修,香火不辍。民国十二年犹大加整修彩饰。民国十八年,破除迷信,先将塑象拉倒,城隍庙两廊与戏楼,改建为县民众教育馆,……[详细]
灵王庙会
  灵王庙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开始为县城大东关的庙会,现成为县城春季最热闹、繁华的庙会。此庙会因大爷庙而起。东关长街文兴桥东北建有明灵王庙,明朝天顺中敕建,庙额称“灵寿候祠”,俗称大爷庙,庙祀汉将邳彤。邳彤乃东汉光武中兴大将,以功封灵寿候,死后邑人建庙祭祀,以求保佑。据说邳将神像塑坐巨井之上,井中常发鸣声。明天顺年间,英宗帝体生一疮,久治不愈,一晚偶得一梦,见有一个暗中治疗。疮破脓淌,一时舒时,旋即痊愈,因意神仙相助,下令让人即愉梦中所见绘制,建戏楼,树牌坊,三重大殿,一道走廊,规模之盛,一时无比。此后,乡人乞神索药无不灵验。为纪念药王邳彤,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设大祭,开庙会,大聚僧侣,诵经褥告。是日,大戏演唱于戏楼,杂耍卖艺于街巷,四邻五乡,府州各县都来灵寿赶庙,敬神讨药者,拜倒晨神像之前,……[详细]
成官庙会
  成官庙会农历二月初一,为纪念清灵寿知县成肇麟而设。成肇麟(1846-1901年),江苏宝应人,同汉癸酉举人。先任教谕,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屡有升迁,曾任知州、知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灵寿知县。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之德军追击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灵寿,强令成知县急筹军粮肉食,并限令限刻备八百匹骡驮、八百副参鞍,另加百名妇女、五百只鸡。成知县拒不答应。敌乃以最残暴手段对成进行人身摧残。先是纵敌抢掠,四处骚扰,竟以活牛为虏,火焚以食:继将成知县拖于马尾,绕城飞跑,直将成手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昏昏欲死。成知县忍辱饮情,难脱魔掌,于夜遗书一封,遣人绕道送呈现正定知府江淮绪言。书称:“吾人如以物资敌,无异臣子助敌以攻君父,此则不只于心不忍,且有损大义。为保持国家民族尊严和为……[详细]
北纪城秧歌戏
  北纪城秧歌,是一种集做、念、唱、打于一体的民间戏曲剧种,发源并流传于灵寿县北纪城村,号称西调秧歌。北纪城秧歌的起源已无从考究,只知道最早唱秧歌的人是闫增兰的曾祖父闫福贵、闫福德兄弟二人。清咸丰年间,兄弟二人就组班演唱。现在形成的二十多个剧目都是经过几代老艺人提炼、加工口传形成的。这些剧目有的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有的是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还有自编剧目。各个剧目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观众在欣赏艺术之余,还能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秧歌戏在唱腔设计上分胡子生唱腔,青衣唱腔,彩旦唱腔,老旦唱腔等多种。这些唱腔分垛板、快板、慢板、散板、河西板等多种板眼。唱腔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喜怒哀乐分明。胡子生唱腔铿锵有力,威严凛凛;青衣、老旦唱的悲腔,悲声切切,几句唱下来,能唱的观众两眼泪汪汪。根据剧目的情节,设……[详细]
灵寿跑竹马
  灵寿白马岗村的跑竹马创立于清朝末年,是流传于当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距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跑竹马的道具原料为竹篾子和糊窗户用的韧性很强的毛头纸,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竹马表演套路主要有《二龙出水》、《五股攒心》、《四门抖底》等,演出时伴奏齐鸣,先绕场,姿态轻盈,串铃叮当响,热闹非凡,然后,变换各种队形,在慢步行进时,加以民间小曲演唱,其词曲婉转、古朴。男演员身穿马褂、彩裤、系大带、头戴蓝色方巾;女演员穿玫瑰红旗袍,戴七星娥子。白马岗跑竹马的基本动作有马蹄步、双错步、横挪步、驾马式、摧马式、勤马式等。伴奏乐器有大鼓、铙、镲、小钹、小锣等。通过艺人们多年的演出和完善,演出由小而大。到清光绪末年,白马岗跑竹马已发展成群舞,少至十来人多至三十人不等。起初表现的是赵子龙遇难的故事……[详细]
灵寿武凡同高跷马
  武凡同高跷马是一种脚踩高跷,身系竹马、跷、马结合的民间舞蹈。发源并流传于灵寿县武凡同村。武凡同高跷马有着悠久的历史,表演形式独特,影响力大。武凡同高跷马产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尹老美(生于1856)首创。尹老美到平山县石桥村赶庙会,当时参加庙祭的舞队很多,有竹马、跑驴等,多在平地舞蹈,观众因人太挤看不见,尹老美是高跷队员,便联想到高跷的居高临下,人人可见。回村后征得会首同意,做了马身,装扮起来,在街上走了一圈,受到村民的称赞,于是他便在技巧中加进了简单的情节,从那时起,高跷马便成了武凡同村特有的舞蹈。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跷马应邀到行唐县参加庙祭,受到好评,此后便不断被邀参加各地的庙祭活动。武凡同高跷马的技巧难度大,须选身体灵巧者担任。每到冬初便开始练习,表演者除自练外,还……[详细]
南托雷氏武术
  河北省灵寿县南托雷氏武术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传朱元璋在多年的战斗中,总结创编出大宏拳、小宏拳、连环刀、鸾刀等武术套路。皇后马秀英也编创出双凤刀法。这些武术套路作为传家之宝,传给子孙。明未清初,荣靖王四世孙朱充鲸、朱充鲲从山西蒲州逃出。为躲避追杀,改随母姓雷氏,落户灵寿县南托村,更名启鲸、启鲲。启鲸继承了祖传武术,传于后人。前清时期,启鲸四世孙雷玉蕃,号洛士,得祖上真传,并使其发扬光大。他广交朋友,虚心求学,先后学会了少林拳、杨家枪、春秋刀、五郎棍等几十种武术套路。他组织人编写了雷氏武谱,并配有部分图解,丰富了雷氏武术的文化内涵,留下了珍贵的武学遗产。清朝末期,雷玉蕃的玄孙雷承问(又名雷七)继承了前辈的武艺,传于孙子雷廷钜。雷廷钜传给玄孙雷新堂,雷新忠。目前,留传下来的武术套路……[详细]
慈峪镇庙会
  慈峪镇庙会慈裕在战国时期即已成镇,有“燕南雄镇”之称,是灵寿县中部丘陵地区的商业中心,除逢五排十为集日外,一年中有五个庙会,即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五月端五岳五月庙会,七月十五的鬼节庙会,九月十五日的0庙会和腊月十五的三官庙会,其中以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规模最大,并一直保留至今。慈峪镇东门、西门外各有火神庙一座,每座庙对过都建有戏楼,每逢三月十五祭神烧香,戏楼必有大戏,买卖生意分布半镇,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以农业生产用具最多,另有马戏、杂技、打拳卖艺等。会期6天,是慈峪镇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庙会。……[详细]

全部灵寿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