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民俗文化

珠海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河网如织。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15.6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斗门水乡,有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民俗——水上婚嫁。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形成了斗门水乡特有的民俗,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婚嫁过程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物品。礼仪主要有“坐高堂”、“上头”、“……[详细]
  乾务镇地处珠海市西区南部,是广东省出海五大口中的崖门、虎跳门、鸡啼门交汇的“金三角”。乾务飘色分布在乾务镇乾东、乾西和乾北三村,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明朝天启年间(1625年),乾务乡亲梁国栋赴京应考获取功名,出任江西省彭泽县令。后梁国栋告老还乡,从江西省仿铸了“江西飘色”的关键部份(三支色棍)带回家乡,精心设计,并亲自指导乡民安装三台飘色。这三台飘色各领1,不仅是我镇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也是过……[详细]
  装泥鱼习俗是广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习俗,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在斗门区乾务镇广大滩涂地区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现在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清同治十二年(1873……[详细]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与中山市隔江相望,西南为斗门区府驻地井岸镇,南与鹤州垦区接壤,西北部濒临莲洲镇。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形成的沙田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斗门沙田水乡居民的先民们为避战乱,自北而南迁徙,在珠江三角洲的沿江、沿海靠捕鱼为生,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作“疍家人”的群体。这些疍家人唱的民歌也称“疍家歌”、“渔歌”,它就是沙田民歌的始……[详细]
  莲洲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近150年的舞龙历史。它展示了当地历史文化重要发展历程。莲洲早在光绪五年间就有了舞龙的习俗。后在原莲溪(大沙)西宁村、东安村分别诞生了金龙、银龙,各长50米,曾被民众称为为巨龙。两龙活动主要在大年初一、初四“公仔入庙”、初八开市、元宵节、中秋节、庙团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等节日和重大工程旺地、剪彩及公司开业等活动中进行表演。活动开始之前,先拜康王庙、后上山拜祭天地,再出龙……[详细]
  农历正月十三“正旦晚”是斗门农村地区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村民们白天祭祖、祭神要举行“开灯”仪式,晚上则要“煮菜茶”,这一习俗已流传了200多年。“正旦晚”按例仍然属春节期间,因未过元宵,春耕还没有开始,人们较为清闲。当地农村的未婚女青年大都会集聚在“女仔房”(有闲屋的女主妇家,也称“女主家”)里进行“偷”菜活动。这里的“偷”,是指女孩子们三五成群到田间地头采摘青菜,然后拿回家来煮菜茶与朋友分……[详细]
  斗门区白蕉镇客家人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不畏艰难险阻多次迁徙,从中原南迁到广东河源的珠玑巷,再分流于南粤大地,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在迁徙和创业的苦旅中历经磨难,饱尝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文学与音乐的形式,在呼喊与抗争中有感而发,唱出了天籁之声,以此抒发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在与大自然的斗争和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了他们的精神产品——……[详细]
  珠海市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临中山市,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年平均气温为22.1°C,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斗门区的民间醒狮活动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叶,起源于莲溪的红星、中心、东安等乡村,到清末民初时表演兴盛,成为一门传统艺术活跃于民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斗门醒狮属于南狮习俗,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各个镇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逢年过节都会组织表演。醒狮制作有佛山狮……[详细]
  珠海市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密;古往今来,这里的人民崇尚和谐,自娱自乐,传承文明,民风淳朴。锣鼓柜,又称“八音柜”,柜前后装有木杠供两人抬柜之用。柜上装有小鼓、铜锣、铜鼓、木鱼等敲击乐器。每队20至30人,表演时乐手身穿盛装,在路承牌的引领下缓缓前行。表演乐器以唢呐为主,吹奏模仿粤剧生、旦之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