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民俗文化

梅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1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人称筝、琶、胡“……[详细]
梅州客家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梅州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它对于文学艺术、社会学、历史……[详细]
五华竹马舞
  五华竹马舞历史悠久,明朝末年传入五华北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主要分布在五华区域的新桥、华城、潭下、岐岭、转水等镇,五华县竹马舞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原新桥镇,竹马舞代代相传,绵延不息,鼎盛时期曾有演出戏班22个,遍及村村寨寨,现已83岁的竹马舞传人李宗强,谈起竹马舞即手舞足蹈,他的家庭竹马舞演出队很受百姓欢迎。竹马舞表演道具独特,有竹马、舆车、浪伞、唢呐、彩扇和鱼、鸡、鹅、兔等饰物。角色众多,有竹马郎、竹马娘、有丑公、丑婆、推车手、浪伞女、唢呐手、礼品女、妹子等等。近年来,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县文化馆专业人员对五华竹马舞进行挖掘整理、加工提高,如今的竹马舞,热情奔放,诙谐风趣,以人唱灯、以灯喻情,载歌载舞,情景交融,丑公丑婆舞扇花,马郎穿袍骑竹马,侍女紧跟撑幌伞,新娘摇扇座推车,鸡鸭……[详细]
茶阳花环龙
  茶阳花环龙在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龙舞一软腰龙,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建国后,“软腰龙”仍有活动,五十年代后期逐渐消失。1980年冬,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首先对茶阳下马湖村及青溪桃林村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组织民间舞龙骨干和制作工匠对原有的“软腰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全国的优秀民间舞蹈一花环龙。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以“站、蹲、跪、团、骑、坐”独特的舞技舞法,既可临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以在室内厅堂表演;甚至骑上高墙,或坐于小桥上作舞;……[详细]
莲池舞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是粤东地区“香花佛事舞”民间舞蹈活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舞蹈,用于为死亡的妇女超度亡魂,劝善信佛。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兴宁市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运用唱、跳、念、做这些花样繁多的动作手法,转移死者家属的注意力,减轻对死者的哀思。同时,莲池舞还具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阐发佛家的教义。莲池舞源于佛经《目莲救母》的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莲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莲池),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破地狱救母,宣扬佛教慈悲的涵义。莲池舞在蕉岭地区流传300多年,是……[详细]
客家山歌剧(梅州)
  客家山歌剧是地方戏曲剧种,已入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客家山歌剧由“线吊戏”(提线木偶剧)的“丑戏”发展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发轫于清中叶,成长于上世纪50年代,以梅州为主要基地,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等海内、外广大客家聚居地,拥有上亿基本观众,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戏。客家山歌剧以客家方言为舞台语。客家山歌剧的文学剧本用客家语言使用习惯写成。唱词以客家山歌的基本格式(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尾—字押韵)为基础又不拘泥于基本格式,依塑造人物、渲染情节的需要,吸收戏曲唱段的手法发展而成具有长短句和大段唱腔的格式,多双关、比喻佳句。台词多为生活村言俚语,富有哲理与情趣,生活气息浓郁。客家山歌剧的音乐唱腔,以各地原生态山歌为主体,适当汲收木偶腔、竹板歌、民间小调、宗教(佛曲)音……[详细]
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简介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是豆类制品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精巧的制作工艺,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几百年来客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磨豆腐”是客家人制作豆类制品的传统工艺,具有1000多年历史,也可以说有客家人就有“磨豆腐”的制作工艺。然而,据《兴宁杨氏族谱》记载和传承人梅清(现年81岁)讲,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工艺源于明嘉靖年间,杨氏86世靖公所创造流传,至清乾隆年间制成现在样子的包子豆腐。清末民初盛行于兴宁北半县,代代相传,是“磨豆腐”中的一种独特的、精细的制作工艺,按它的工艺制作出的豆腐特别鲜甜、嫩滑、爽口,而且营养丰富,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因而,豆腐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深……[详细]
打莲池(蕉岭莲池舞)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是粤东地区“香花佛事舞”民间舞蹈活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舞蹈,用于为死亡的妇女超度亡魂,劝善信佛。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兴宁市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运用唱、跳、念、做这些花样繁多的动作手法,转移死者家属的注意办,减轻对死者的哀思。同时,《莲池舞》还具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阐发了佛教的道义。《莲池舞》源于佛经《目莲救母》的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莲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莲池),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破地狱救母,宣扬佛教慈悲为怀。《莲池舞》的表演程……[详细]
五华采茶戏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广东省梅州市辖。全县有16个镇,411个行政村,3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226.1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五华采茶戏源自江西省赣州九龙山,至今有200多年历史。最初称为“三脚戏”,仅有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后来经五华老艺人的传承、开掘,逐步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齐全,以“步子、袖子、扇子”和“手巾花”为主表演风格的五华采茶戏,亦被誉为粤东采茶戏。五华采茶戏源于生活,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以纯正的客家话为语言标准,通俗易懂。采茶戏的音乐唱腔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创新,运用板腔体为主表现形式,借鉴合唱、伴唱,吸收时代音调,以高音二胡为主奏乐器,伴奏还有扬琴、琵琶、高胡、板胡、笛子等,适当加进西洋乐器,采用特色性的打击乐器和创新锣鼓经以及各种现代节拍、节奏成份,与当……[详细]
10、铙钹花
铙钹花
  《铙䥽花》是梅州市梅江区城区及周边地区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是梅州城区民众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尼)穿插于佛场间的一种游艺活动。源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的“香花”佛教,而“铙䥽花”是“香花佛事”中的主要项目。“铙䥽花”的原生形态是由梅州“香花”佛教僧(尼)创造,在民间也由“香花”佛教僧(尼)表演传播,表演者以一付重约1公斤、直径约40厘米的大铜䥽作为表演道具,以有趣多变的技巧表演流传,深受梅州民众欢迎。“铙䥽花”表演时,通常由一个僧(尼)持䥽上场表演,三、四个僧(尼)边上鼓乐伴奏,表演的花样套式主要有:单转䥽、双转䥽、高空飞䥽、黄龙缠身、秕谷逗鸡、罗汉翻身等数十种。最惊险的是高空飞䥽,将铜䥽抛高二、三十米之后用手或小……[详细]

全部梅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