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民俗文化

张家界市十大民俗文化

土家粘贴画
  土家粘贴画是一种粘贴在三夹板上的画,其画做工之独特,艺术性之高,都堪一绝。作此画一不用纸、二不用油彩、三不用毛笔、也不用墨汁。原料却是沙石、树皮、芭茅杆、竹笋壳、或碎布片。用此材料作画所表现的武陵山水风光、湘西的古寨风情,栩栩如生,即有山水的效果,又有国画的神韵,因此它一被推出便引起轰动,受到国内外众人所注。如今此画已获国家专利。在99昆明世博园湖南馆就有张家界民间粘贴画大师李军深的作品,深得中外游人称赞。……[详细]
桑植民歌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东界石门、慈利两县,南界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西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毗邻,北和湖北省宣恩、鹤峰两县相连。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质朴、粗放、风趣、诙谐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桑植民歌在高唱低吟中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概括起来,它有两方面的价值:(一)社会文化方面。桑植民歌是桑植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封闭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的产物,至今保留着较多反映原始宗教(如傩腔、薅草锣鼓)的歌谣。其中的三句体歌词结构为研究中国民歌的多样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范例,体现了桑植人崇“三”的朴素哲学思想。(二)艺术特征方面。桑植民歌分为山歌、小调、礼仪歌、傩腔等,涵盖了传统民歌的多种体裁。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详细]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在湖南永定区尹家溪镇西尹村、莫家岗村盛行。当地人用鲜棕叶作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作龙身,由9至15人舞动,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用盆、瓢、桶端水围绕着龙泼浇,边舞边泼水、越泼水龙舞得越欢,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8年,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紫荆堂田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田承满,官拜太子太保,抚夷通判。宋庆历四年(1044年)奉旨平蛮,屯兵大庸所武口寨,踞“南府北城”。南府,指大庸所;北城,即现在的尹家溪镇莫家岗村。其地水绕太极,常现紫气霞光。田承满后,从田氏又分支出庹姓。田、庹二姓常发生纷争,他们凭水了断争端,这就是人们传诵的“水断神君”。自此,视水为神,立龙神庙、始祖碑坊(现在还供奉着始祖金身)。大年三十祭河祭井;大旱之年,祭祖求雨,将……[详细]
桑植白族仗鼓舞
  桑植白族仗鼓舞又叫“跳邦藏”,“仗鼓舞”是白族的传统舞蹈,因主要道具为仗鼓,长一米二,用木棒为杆而得名。桑植白族仗鼓舞是白族代表性舞蹈,同时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白族仗鼓舞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桑植外半县一带,包括芙蓉桥、马合口、麦地坪、洪家关、官地坪、瑞塔铺、刘家坪、走马坪、淋溪河、白石、汨湖、空壳树、天星山林场、澧源镇等乡镇。随着民族大融合的不断促进和人们生产生活习惯的相互包容,白族仗鼓舞也逐渐向内半县一带延续和发展,特别是凉水口、桥自湾等乡镇,因为有白族人的加盟,受白族传统文化影响,白族仗鼓舞也开始流行。2008年,桑植白族仗鼓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关于白族仗鼓舞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是以武打为背景,突出白族人强悍勇猛的性格。白族《钟氏族谱》载:“………[详细]
桑植白族游神
  桑植白族游神作为一种古老的白族民俗文化活动,衔渊源,蕴历史,挽沿革,经衍变,历沧桑,根基弥壮。2008年,桑植白族游神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白族游神,主要活动区域在马合口、麦地坪、淋溪河、走马坪、刘家坪、芙蓉桥、洪家关等7个白族乡。游神分大游神、小游神。大游神可游十天半月,小游神即游一天。桑植白族游神,源于白族民间“本主会”活动。据说,迁始祖谷均万、钟迁一、王朋凯落户马合口、芙蓉桥、麦地坪一带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人们一起生活、劳动、共同繁荣,逐渐形成了白族生产和活动的范围。如麦地坪钟姓的狮子岩、谷姓的堑子岩、王姓的覆盖岩都是白族祖先聚居的活动标志。为了铭记祖先们艰苦创业、勤建家园的功德,白族后裔们给几位祖先塑造雕像,极其虔诚地信奉和崇拜,把祖先们当成本主。因为他们认为:在世间……[详细]
桑植花灯
  桑植花灯是湘西花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它分为文花灯、武花灯、丑花灯等。桑植花灯是汉文化歌舞艺术与桑植当地的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桑植花灯主要流行于湖南桑植县的39个乡(镇、场)及湘、鄂、川、黔、渝周边县市。桑植花灯的演出形式多为“对子花灯”,表演人数一般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子形象滑稽、诙谐,女子形象优雅、端庄,花灯种类繁多,有文花灯、武花灯、丑花灯等。2008年,桑植花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桑植花灯起源颇早。五代时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书》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此记载所称年代,距今1300余年。“花灯”一语由此而来。据清乾隆版《桑植县志》记载……[详细]
桑植傩戏
  桑植傩戏起源于原始、粗犷的祭祀仪式,有高傩、低傩、三元傩之分,其中,三元傩为全国独有。桑植县39个乡(镇、场)及其湘、鄂、川、黔、渝周边县市,其中廖家村区(含廖家村、上洞街、两河口、陈家河、打鼓泉、樵子湾)以低傩为主;芙蓉桥区(含芙蓉桥、马合口、官地坪、金藏、长潭坪、白石、西莲)以白族高傩为主;瑞塔铺区(含瑞塔铺、空壳树、麦地坪、竹叶坪、走马坪、人潮溪)以高、低傩混合为主。2008年,桑植傩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桑植傩戏经历了傩、傩舞(巫舞)、傩仪(傩祭)、傩戏的发展轨迹。王逸《楚辞章句》:“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神。”宋时,澧州澧阳傩戏传入桑植。元时,云南大理傩戏传入桑植。清时达到高峰,逐步形成低(阳)傩、高(阴)傩和三元盘古……[详细]
土家糊仓习俗
  永定土家习俗“糊仓”,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永定区以农事耕作为主的乡镇农村,是古代农耕文化延续的产物。“糊仓”的过程分为开秧门、吃盖碗肉和糊仓三部分。“开秧门”要举行仪式。由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先扯第一个秧。扯第一个秧相当讲究,无论秧田方位如何,首先必须面向东方起半个秧,再面朝南方起另一半,然后合拢一起,再由稻草捆扎,两半叉开,置于田坎上。老者址起嗓子喊道:“开秧门罗!”接着还要念上一段祝福的话。“吃盖碗肉”就是吃早饭时,主人家会在满桌菜肴中的大土碗上履盖一块肥嘟嘟、油渍渍的大块子腊肉,大约半寸厚,巴掌大一块,有三、四两重。这块肉是不能乱吃的,光有胆量能吃不算,关键是这一天的劳动需要有人来领头,这个领头人,便是这块盖碗肉的拥有者,他(她)必须是插秧快手。因此,谁吃了这块肉就意味着一种能力、……[详细]
慈利板板龙灯
  慈利板板龙灯起源于宋朝,是慈利县龙潭河镇农民自编自演的大型龙舞艺术。一般在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活动中表演。慈利板板龙灯表演艺术形式独特,是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大型群众文化表演艺术,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学、历史学及民族民间艺术学有着重要价值。2006年,板板龙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历史渊源相传宋代龙潭河有一名叫张大奎的匪首,纠集弟子一千余人,盘踞在龙头山顶,落草为寇。此山三面绝壁,仅东面一羊肠小道出入,易守难攻,张大奎常怂恿众匪下山抢劫财物,1妇女,龙潭百姓遭难累累。为了除恶平难,当地一位被百姓公认的“赶天二公”李盛上京禀告皇帝,宋太宗赵匡胤立位正兴,听此大怒,立即派征南大将军高怀德(南平王)领兵速剿。次日高元帅挑左右大……[详细]
桑植围鼓
  省级非遗项目:桑植围鼓桑植围鼓是桑植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击乐,在全县23个乡镇广为流传,应用于传统节日、红白喜会及各种庆典活动之中。它由鼓、头钹、二钹、大锣、勾锣五件乐器组成,因演奏时以鼓为中心,司鼓者划“鼓眼”指挥,演奏班子围着鼓“转”,故而称之为“围鼓”。它最初形成于先民的劳动生活,也与先民的争战与祭祀活动有关。明清之际,融合土家“打溜子”,并与传统戏剧交流,成为独具特色的以鼓为中心的民间打击音乐。桑植围鼓的曲牌有文调子、武调子之分,目前已搜集整理的有《锦鸡摆尾》、《红绣鞋》等文调子153个,《八哥洗澡》、《风老大》等武调子120个,它们各具特色、各呈异彩。2016年桑植围鼓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详细]

全部张家界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