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民俗文化

常德市十大民俗文化

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是湖南曲种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具有了独立曲种的地位。湖南丝弦流传于湖南各地,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它系由江浙一带流入湖南的时调小曲和湖南本地的民歌曲调融合发展而成,时间约在清代初年。这个曲种用湖南方音表演,在湖南各地的流传中又形成了以常德为中心的“常德丝弦”、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沙丝弦”、以浏阳为中心的“浏阳丝弦”、以平江为中心的“平江丝弦”、以衡阳为中心的“衡阳丝弦”和以邵阳为中心的“邵阳丝弦”等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以“常德丝弦”最为繁盛。包括常德丝弦在内的湖南丝弦的传统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扬琴、鼓板、京胡、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围坐一圈,轮递说唱,座次及乐器的位置均有一定之规,所谓“扬琴对鼓板,京胡对二胡,三弦对……[详细]
常德高腔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详细]
荆河戏
  澧州荆河戏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抗战期间又曾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艺人们四处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戏六十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荆河戏的脚色行当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详细]
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在常德花鼓戏流行最盛的常德地区,古为三苗、南蛮之地,自古巫风昌盛。三闾大夫屈原曾在这一带改陋词,附巫音,作《九歌》之曲。民间巫傩之风,绵延不绝。明中叶以来,常德一带民间歌舞活跃,蕴含楚文化的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为常德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据记载,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了上演夜戏的戏班。1983年春,从常德石门县唐代建筑夹山寺戏残碑中,发现了记载清代中叶常德花鼓戏活动的可靠记载。常德、桃源、汉寿一带俗称为“灯戏”和“喀喀戏”,津市、澧县、临澧一带叫“花鼓戏”,石门、慈利、大庸叫“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详细]
宋玉传说
  宋玉是两千多年前的楚辞赋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以与屈原齐名。他被流放到云梦泽即现在的临澧县望城乡宋玉村后,不忘报国之志,忧国忧民,在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广泛接触后,不仅写下了传世千古的诗辞歌赋,而且留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2008年,宋玉传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项目。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宋玉的代表作《九辩》时称赞道:“《九辩》,本古辞,玉取其名,创为新制,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宋玉在临澧生活的时间较长,清同治《安福县志•流寓》载:宋玉“尝居于邑,有城与庙,及看花山,放舟湖诸迹,后殁,葬邑之峪溪河南岸”。如今宋玉赏花、泛舟的湖光山色都成了临澧县的景点,成了临澧县历史的一部分。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关宋玉的故事有:“乾隆戏水放舟……[详细]
擂茶习俗
  桃花源擂茶习俗是当地群众日常饮食礼仪习俗。桃花源擂茶是一种生活用饮用食品,具有祛寒、保健、美容、延寿之功能,也是招待客人的必备佳品。擂茶习俗流传于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剪市、茶庵铺、兴隆街等沅水流域地区。2008年,擂茶习俗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桃源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桃花源位于桃源县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属于湘赣丘陵的一部分,处雪峰山、武陵山隆起带的东北端,终至西洞庭湖凹陷的西南角。桃花源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秋季昼暖夜凉;冬季罕有严寒。其山生幻境,水造迷津,山回水复,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述避秦幻境原型,是后世所称的“世外桃源”真迹。当地人们为了祛寒保暖、保健美容,家家户户都喜好……[详细]
澧州大鼓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又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鄂边境一带。起源无文字可考证,据传源自东周某王的敲桌子或庄子的鼓盆歌,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已知的艺人传承关系推算,起码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了十字句等句式。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它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早期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改为二人站立演唱,也可加乐器伴奏演唱。澧州大鼓唱腔丰富,分孝堂专用调及说书正调二大块。孝堂专用的小调较多,如《凤阳歌》、《姜女儿调》、……[详细]
石门土家山歌
  石门地处湘北边陲,县境西北地区,大山绵延,是古代巴人生息的地方。元代前,为“峒蛮”所属,元末明初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为世袭土官添平千户所管辖。石门土家山歌就孕育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大山,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流传,集中分布在石门县西北地区的磨市镇、罗坪乡、壶瓶山、子良乡等地,与石门交界的桑植县以及湖北鹤峰县、五峰县、松滋县等相邻的边缘乡镇也相互流传。石门土家山歌源远流长,专家考证,它源自商周时期的“巴人巴歌”,按内容主要可分为劳动、爱情、时政、叙事四大类;按演唱形式分为独唱、对唱(盘歌、解歌)、齐唱等;按腔调可分为高腔和平腔。它音乐上极具地域特色,套曲“翻天云”发音高、亮、“尖”,极具音乐的穿透力;溜溜歌、伙计儿歌、拉拉扯扯歌,歌中嵌入土家方言衬词,充满山野生活的野趣之美;赶骡调、……[详细]
善卷传说
  善卷传说是以“善、德”为主题思想,主要讲述善卷先生追求人性自然的和谐,不贪求功名利碌,“布善德,启民智”的事迹,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传说在尧帝南巡的时候,在德山脚下的善卷垸遇到了用黄牛耕田的善卷先生,看到那黄牛拉犁并不太用劲,还时不时吃田坎上的青草,而善卷先生呢,虽然手里拿着根用荆棘做成的鞭子,但并没有抽打到牛的身上。尧帝感到很好奇,就上前问道:“先生耕田怎么不用水牛呢?黄牛力气小而且很懒惰呢。”善卷先生回答说:“黄牛力气小但是每天负犁耕田养活了我,你怎么能说它的坏话呢?我也不能让它更辛苦啊!”尧帝又问:“你不想使它用力拉犁,怎么手里还拿着荆条呢?”善卷回答道:“我手持荆条是为了驱赶黄牛身上的蚊子啊!”尧帝大悟,知道眼前是一个大善大德之人,后来又知道是这里德行达智名震四方……[详细]
嘉山孟姜女传说
  嘉山孟姜女传说在湖南津市新洲镇嘉山孕育、产生,并最终以强大的生命力为嘉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2006年,嘉山孟姜女传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孟姜女的传说有文字记载和口头传承两种,两种版本虽然有些差别,但主要故事内容却相差无几。从文字记载的内容来看,这些记载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只是在记录的过程中更改、增添了一些符合儒家思想观念的内容。文字记载最有代表性的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版《孟姜山志》所录的晋代卓云《孟姜女列传》:孟姜女(姜是姓氏,孟是排行)为秦黔中郡慈姑县人,家住嘉山、澧水之东的孟姜垸。这里内有良田,外临大泽。姜家家境殷实,除粮桑之外,每年还可收鲜鱼千担。孟姜女从小受到良好而严格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详细]

全部常德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