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长宁区民俗文化

长宁区十大民俗文化

1、沪剧
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其唱腔音乐来源于田头山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沪剧唱腔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它代表了……[详细]
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从流传于世的中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制的《金刚般若经》插图扉页来看,无论刻版还是印制都已有相当的水平。宋元以来,用木版水印作书籍插图,极为流行,到了明代更盛极一时。特别是到了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被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后在民间广为流传,用以印制谱笺小品和民间年画等美术品,成为中国特有的复制传统绘画的印刷技艺。今日的木版水印传承了这一古老的技艺,因此就有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之称。朵云轩自1900年创立之日起,就传承了木版水印这一传统技艺。历经百余年的研究、制作和拓展,朵云轩木版水印已经发……[详细]
法华牡丹嫁接技艺
  法华牡丹嫁接技艺法华地区兴起于北宋开宝年间,李漎泾在其境内。公元970年在泾北建法华禅寺,香火鼎盛,商贾云集。明代在该区域发展为镇,因寺得名。法华镇距上海县城(今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不远,交通方便,所以商贾云集,市廛兴旺。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进入鼎盛时期。法华牡丹源于洛阳牡丹。这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南宋初年,洛阳花工到南方避难,来到法华地区,并将洛阳牡丹花种带到此处培育。但由于江南地区地下水系过分发达,造成性喜干燥的洛阳牡丹根系无法适应江南水土,培植中大量的牡丹根系由于水源过足而腐烂。洛阳花工因地制宜,在多次嫁接实践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成功培育的方式,首创用适应江南水土的扬州芍药根系与洛阳牡丹进行嫁接,成功培育出一种以盆栽为主的牡丹精品,因其生长在法华寺所在地区……[详细]
海派膏方文化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江南地区是膏方最发达的地区,而上海无疑又是江南膏方应用与制作的领头羊。海派中医一直重视膏方,民国初年的秦伯未最早著写膏方学专著,此后关于膏方的专著,也多出自上海人之手,民间服食膏方的风气由来已久,在冬季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除加强食补以外,还希望能利用中医膏方调理补益身体,增强体质,以减少和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上海人的服食膏方习俗,从立秋开始到冬至左右结束,时间跨度约三个月,形成了颇为壮观的膏方进补保健文化。海派膏方的选料非常考究,制作工艺非常精细,膏方一般由中药饮片、细料、胶类、糖类及辅料五部分内容组成,制作方法则有熬膏法、蒸膏法、颗粒剂制膏法、家庭制膏法等等,海派膏方制备……[详细]
犀皮髹饰工艺
  海派犀皮漆髹饰技艺诞生于上海十九世纪末上世纪初。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西风渐进,东西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传统的犀皮漆髹饰技艺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的配料、纹理、色彩和髹饰工艺诸方面有个很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海派犀皮漆髹饰工艺。海派犀皮漆髹饰工艺最主要的特点是大胆的融入了西方油画色彩的造型手法,丰富了传统的犀皮漆红黑黄基本色调。使作品的色彩更加多色和斑斓。海派犀皮漆髹饰工艺另一个主要特点是选择天然的动植物镶嵌,表现自然的质感。在点漆的时候将其它材料(秘制)掺入生漆之中,稳定色彩的调性,解决了纹理在任何是湿度下都可随时打磨,确保作品色彩的清晰,纹理鲜明活泼。海派犀皮漆髹饰作品突破了传统小众市场的局限,将传统的文房四宝、屏风、橱柜、漆盒推向更大的市场空间,它所制作的挂件……[详细]
上海砚刻
  砚刻就是在砚石上进行的精致雕刻,对于材质优佳的砚台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此种砚台既是实用品,又具有极高观赏价值。上海砚刻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期间首屈一指的是清代女砚工匠顾二娘。她与当时著名藏砚家黄任相交,并为其制砚,技艺精良,深得黄任赞赏。顾二娘制砚,以清新质朴取胜,对上海砚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早期上海砚刻的制作工艺较简单,大都是在砚台的边缘部分或墨池上刻一些简单的花边和几何图案。上世纪20年代,上海砚刻艺人在继承中国传统砖刻、石雕和金石篆刻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雕刻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了上海砚刻写实的特色。30年代后,陈端友、张景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细腻逼真的雕刻手法展现了上海砚刻造型深沉古朴、构图均匀饱满、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挺拔流畅的艺术风格,成为上海砚刻的主要表现手法。上海砚刻充……[详细]
海派紫砂艺术
  海派紫砂艺术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在上海地区出现并成熟的融紫砂造型、书画镌刻和诗文题句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上海开埠以来,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的推动下,紫砂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得以迅速发展。海派书画的领袖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等都直接参与了紫砂壶的制作镌刻。上世纪中叶开始,在吴湖帆、刘海粟、唐云、程十发等人的推动下,紫砂是人开始制作反映传统文化和文人情趣的紫砂作品,标志着海派紫砂艺术的成熟。海派紫砂艺术摆脱了以单一造型为标志的传统紫砂艺术,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兼容性和时代性;在制作技艺上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唯美性和文化性。改革开放以来,以许四海为代表的上海地区紫砂制作名家拓展了海派紫砂艺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范围,在茶具、文具和陈设诸类作品中都显示了海派文化的魅力。近三十年中,其设计制作……[详细]
海派瓷艺
  瓷艺,顾名思义就是在瓷器上铺陈艺术,通常以绘画为主,也会有雕刻、浮雕等工序为辅;海派是在上海近代商业社会空前繁荣背景下形成的艺术流派。海派文人对瓷器艺术品制作的直接参与是海派瓷艺延续发展的动力。“海上画派”早期代表人物朱熊、张熊曾专门到景德镇画瓷,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海上文人将传统绘画与制瓷技艺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作。“海上画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国画大师王个簃、朱屺瞻、林凤眠、唐云、陆俨少等也曾结伴到景德镇,在艺术瓷厂深入瓷艺生活,创作绘制了一批颇具风格、艺术品位卓越的陶瓷作品。陆俨少不仅喜欢烧造“陆俨少自用瓷砚”,还曾经把自己擅长的山水国画的得意之作制作成瓷艺作品。陆俨少的学生陈家泠先生对瓷器的创造不仅运用绘画技巧,更运用了材料本身的特性,研究了流动釉和窑变,让瓷艺作品产生偶然……[详细]
上海说唱
  上海说唱亦称什锦说唱、方言说唱,是上海曲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上海方言为基础,广泛吸取多种曲艺形式的表现手法,融说、噱、演、唱为一体,流行于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部分地区。上海说唱是由江浙沪一带的“唱滑稽”脱胎而来,萌生于清光绪初年上海街头“卖朝报”、“卖梨膏糖”的小热昏;民国九年受小热昏等兄弟艺术影响,独脚戏崛起,早期独脚戏演员在翻场时,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词多是即兴创作,没有脚本,此即上海说唱的雏形。经过赵希希、刘春山以及袁一灵等老一辈艺术家努力,以独脚戏为主体,融合小热昏、隔壁戏、苏滩、评弹等多种曲艺形式,为说唱艺术兴起奠定了基础;20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演员黄永生与他人合作,把早期的一唱到底的形式发展成说、表、唱、做的综合形式,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上海说唱灵活多变,能叙……[详细]
古陶瓷修复技艺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古陶瓷修复必须一件一件精雕细琢,一条看似简单的青花线条,在修复过程中仍然要做到“色分五彩”。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旧等多个步骤。古陶瓷修复有三种: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商品修复可上溯到清中期,宫里太监把破损的偷拿出宫,修好了高价卖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虫胶,糯米汤等等,渐渐的就有了这种行业。清末,古陶瓷修复技艺已在社会上初步形成,当时主要用虫胶、树胶和鱼胶作为黏合剂,也有采用锯钉的办法,走街串巷来修补民间一些残破瓷器。开埠后,这里更是古董商云集,古陶瓷极易破损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专业修复人才,饶鸿发算是这项技艺的鼻祖。解放前后又提高了一步,材料有漆片,醇酸瓷漆,硝基瓷漆,丙希酸……[详细]

全部长宁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