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民俗文化

静安区十大民俗文化

上海道教音乐
  上海道教音乐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汉族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上海道教音乐按照其地域的分布,可以分为东乡、西乡和市区三大派。东乡道乐以浦东川沙、南汇为典型,音乐特色为“热闹”,演奏上注重粗锣鼓的打击乐,紧打慢唱,有时还用京胡作为主要的旋律乐器,具有清新、活泼、欢快、明朗的韵律和生活气息。西乡派道乐以嘉定、宝山为典型,以粗乐为主,打击乐套路与十蕃锣鼓相近,曲牌音乐所用昆曲和京剧多,科仪结束后还加唱戏曲、奏乐以娱心,丰富了西乡道教音乐的曲目和形式。市区道乐主要是市内本帮道士为主,注重音乐的文静、细腻,……[详细]
石氏伤科疗法
  石氏伤科疗法石氏伤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世家,19世纪70年代迁沪悬壶济世,至今已有近一百四十年历史。石氏伤科肇始于先祖石兰亭,奠基于石晓山、发展于石筱山、石幼山,拓展于石仰山、石印玉、石鉴玉等第四、第五代,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石氏伤科得到长足发展,誉满海内外,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枝奇葩,江南伤科的一大流派。石氏伤科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立了“三十二字治病思想”: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在手法上讲究“稳而有劲、柔而灵活”,在潜方用药上讲究一定法度,使其在筋骨损伤、内伤症治、陈伤老损如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及各……[详细]
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
  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店初创于1945年,迄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王家沙”原为王家厍(念she),乃地名。因“沙”是“厍”的别写,且沪语中“沙”与“厍”同音,同音假借而成王家沙。王家沙点心店虽然因地得名,但因其经营的点心闻名上海,有香鲜卤多的蟹粉小笼,香甜可口的八宝饭,鲜嫩味美的蟹粉汤团,都在业内享有盛誉。王家沙点心坚持以上海点心为本,又结合江南点心风味变化出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自成一格。王家沙点心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如“小笼馒头大王”之称的蟹粉小笼,选用大闸蟹为原料,每天现拆蟹粉,用0鸡熬制的高汤拌制而成,皮薄馅鲜,汤汁香浓。“汤团大王”的蟹粉汤团堪称一绝,外糯内鲜,汤汁饱满。“八宝饭大王”的王家沙八宝饭更是糯香可口。其中一些点心制作技艺如下:1.蟹粉小笼——馅:……[详细]
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
  “印刷是文明之母。”千余年来,我国先后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相排字技术,都与汉字字体的定型、传承、创新、发展密不可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率先“整旧创新”的四种常用字体,尤其是宋体和楷体,是对印刷字体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从秦篆、汉隶到唐代定型的正楷字体,与此前发明的雕刻技术、造纸技术、笔墨等工具、材料和社会需求,共同汇成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四大源头。随着印刷字体、雕刻技艺和材料的传承、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促进了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了明代,一种“横轻直重”、“易刻高效”的印刷体——宋体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明清两代广为使用,并“行之久远”。自19世纪中期,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回传我国并汉化以后,图书、报刊正文主要采用宋、楷两种字体印刷;随后独立创写了仿宋体,引进改造了黑体……[详细]
鸿翔女装制作工艺
  “鸿翔”作为我国创始最早的女式时装品牌,其追求中西合璧,保持手工精制的传统工艺特色,是女装行业内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民族品牌价值。鸿翔之所以为社会公认,源自其独具的工艺特色。其裁剪讲究“精准”合体,尤其擅长按顾客要求和体形特征,量体裁衣;其造型讲究“挺、刹、玲、巧”,吻合女性形体的曲线美;其制作讲究手工精制,“推、归、拔”恰到好处。毛呢大衣挂面滚滚条,大身下脚做宕条,夹里下脚手工扳“杨树花”,里袋做止口袋,使大衣夹里清爽美观,与众不同;毛呢西装驳线平直,袖子圆顺,领驳“活相”,驳头、袋盖及下摆,方、圆得当有致,绝无凹凸不齐;丝绸礼服、旗袍、中装、连衣裙制作,西式装袖的合体运用,“镶、嵌、滚、绣”中式元素的巧妙搭配,显现出中西融合,创新发展的工艺改革历程。鸿翔女式时装具有传承不息的生命力。鸿……[详细]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
  绿杨村川扬菜肴和维扬细点制作技艺已有七十多年,是川扬菜点中烹饪技艺的典型代表。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扬菜讲究原汁原味,擅长调汤,精于造型,两者交融、互补、升华主要包括是:1.川扬菜肴工序:选料:选料严谨,活鲜见长,讲究原料最佳部位,广猎精选,四季分明,设定规格,指定生产地,讲究品牌,讲究原料生长周期,并对饲料严格控制。加工:合理成型,并保持原料的营养成分,保证原料的本质特性,并根据各类菜肴形状、淹制、入味进行块、丁、丝、条、片等工序和配制前的基础工作。配料:对主料、辅料和调料分别进行合理的数量的比配,突出主味,讲究复合味。制作:在烹调方面,由于各种菜肴存在着不同的烹调过程,因而有多种多样的烹调技术与方法,大体上是八类:(1)氽、烩;(2)拌、炝、腌:(3)煎、贴;(4)炸……[详细]
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
  中国推拿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学派,朱氏一指禅推拿正是众多推拿学派中久负盛名的佼佼者。朱氏一指禅推拿的代表者为朱春霆及其子朱鼎成。朱氏原为上海嘉定黄墙中医世家,至朱春霆父子已是第六、第七代传人。朱氏一指禅推拿正是朱春霆继承其家传二百余年的深厚中医临床经验,并结合江南传承近一百七十余年的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核心思想所创立的。一指禅推拿是《辞海》(1936年版)唯一收载的推拿学派。朱春霆是唯一载入《大辞海》的推拿医学家。1998年《上海卫生志》将“朱氏推拿”列入中医流派。1999年10月24日《解放日报》将“朱氏推拿”和“石氏伤科”、“陆氏针灸”并列为享誉申城的10多种中医流派之一。朱氏一指禅推拿的医学思想和医疗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强调推拿治病应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详细]
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
  鸦片战争后,诸多海外机构和团体纷纷出现在上海,于是,一些原来做长袍、马褂、对襟衣的本帮裁缝,开始做起西服来。当时凡替外国人做西服的那些赶时髦的裁缝,大部分来自浙江奉化即称“奉帮裁缝”。在中国的西式服装制作业中,奉帮裁缝始终占据着统领地位;上海的奉帮裁缝在全国奉帮裁缝中又属领先者;而亨生,是上海奉帮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正宗奉帮裁缝的传承者之一。“亨生”创建于1929年春,由奉帮裁缝出身的徐继生与人合伙开设,是上海西服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特色企业,经营的男式西服、中山装、大衣、礼服等各类呢绒服装,以选料讲究、做工精良、款式新颖、穿着舒适而久负盛名。在上海的奉帮服装业中,曾流传有“七工头”和“五工头”之说(所谓“七工头”即一件上装要耗时七个人工)。而亨生便属于“七工头”的档次。为了使服装的造型符合人……[详细]
9、评弹
评弹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评弹这一名词,在1950年首现于上海。十九世纪中,评弹传入上海。随着上海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说书市场不断扩大。说书艺人日益增多,书目愈加丰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于是在上海涌现了一大批轰动当时,影响后世的著名演员和流派创始人。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评弹活动的中心,已经从苏州转移到了上海。在三十年代,“空中书场”(即电台播放说书节目)盛行一时,听书,也就成为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评弹音乐十分优美,其唱腔既有叙事、又有抒情,具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其曲调之丰富,音乐风格之独特,不仅深深吸引了听众,也引起国内外音乐界的兴趣。评弹演出的语言是标准的苏州话。其长篇书目数量众多,……[详细]
擦笔水彩年画技法
  擦笔水彩年画技法19世纪70年代,上海一些报馆、彩票行、轮船公司便已开始向客户赠送或出售具有日历功能的广告画,这种广告画就被称作“月份牌”年画,又称为“擦笔水彩年画”。擦笔水彩画法在艺术手法上初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作表现,后来发展为以西洋擦笔水彩细腻的写实手法作表现,色彩明净鲜丽,并且大都用技术更为先进的铜板纸以胶版彩色精印,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人们获得这种配有月历节气的商品宣传画后,整年张挂在家里,既可装饰欣赏,又可查阅日期节气。19世纪末,月份牌年画的市场更加庞大,仅1916年3月,中华书局就“承印政府月份牌二十万张,印价二万有余”。“月份牌”年画创作采用擦笔水彩画法是一大突破。郑曼陀首先摸索创造此法。郑曼陀的擦笔水彩画法表现细腻,立体感强,色彩明丽,予人……[详细]

全部静安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