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恩施板凳龙源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杨家家传武术“板凳拳”,由“板凳拳”招式演变发展而来,最初形成时期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杨家祖居湖南,约在300年前迁移而来,数代习武,其子孙于农闲之余为强身健体,把坐的板凳当成道具耍弄表演,形似舞龙。先由一人表演,后逐渐形成经常性的、有多人参与的表演形式。在摆弄板凳的同时又配以鼓、锣、钹等响器,舞者踏节而动,或分或合,逐渐形成了板凳龙舞蹈程式。由于板凳龙舞蹈……[详细]
  恩施市太阳河民歌大体可分为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8类,约30多个歌种。太阳河号子豪迈、粗犷、淳朴、自然。旋律常为上扬进行,曲调方整,节奏具有较强的律动性。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和唱交替进行,如《点点红》《小留郎》《大翻身》等。太阳河山歌有赶骡调、喊喊调、采茶歌、放牛歌、猪贩子腔等。唱腔上有高腔、平腔之分,句式上有两句体、四句体、五句体、赶五句体等。太阳河山歌一般……[详细]
  打安庆是以唢呐、笛子分别与锣鼓乐配合成一体的民间吹打乐,亦称“打安寝”“打安请”等,在来凤县大河、旧司镇境内广泛流行。凡民间祭祀、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活动中都有表现。安庆音乐流传广泛,不仅娱悦人们身心,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打安庆的主要打击乐是堂鼓、大锣、头钹、二钹、马锣五大件,加上吹管乐唢呐或笛子。安庆曲牌多为单曲体、徵调式,其曲调多由民间小调和高腔山……[详细]
  建始南乡锣鼓发源于建始县高坪镇干沟村,广泛流传于建始县高坪、三里、龙坪、红岩、花坪等乡镇以及巴东县绿葱坡、大支坪等地。它是在本地锣鼓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戏曲艺术而成的,由“干牌子”“行路调子”“坐堂调子”“丝弦”“围鼓”等部分组成。演奏乐器包括鼓、大锣、钹、勾锣、马锣、唢呐、碰铃、京胡、布哨等,演奏人员视场地而定,一般为8至12人。建始南乡锣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秧歌锣鼓到单钹单吹、从单钹单吹到双……[详细]
  鹤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既是劳动的山号子,又是生活的浪漫诗。鹤峰,是湘、鄂、黔、渝的文化融汇之地,其溇澧腔韵历练而成的鹤峰山歌,别具一格,异彩独放。鹤峰山歌是大山中的鹤峰各族人民面对高山峡谷、飞流瀑布,长声高腔、呼山唤水喊出来的歌,伴随着狩猎、采集和肩挑背扛的农耕生活而产生。鹤峰山歌,其声腔热烈粗犷,高亢激越,富有感召力、呼唤力和号令性,又有“山号儿”之称。有以巧妙恰意的虚词、闲句号儿对表达实际……[详细]
  恩施五句子山歌是一种结构形式独特的民间歌曲品种,它的历史渊源无据可考。恩施自治州所辖八县市有大量的五句子山歌作品存世。2011年6月,恩施五句子山歌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句子山歌以鄂、湘、渝、陕、豫、皖、赣等7省市为主要流布区域,鄂、渝、湘交界地区,系五句子山歌流布的密集区之一。恩施自治州则是这个密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五句子山歌成千上万,从内容上划分有:趣味无穷的劳动歌,叙……[详细]
  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打闹歌、打锣鼓、挖土锣鼓等,是流行于武陵山区的劳动生产歌,是土家族、汉族薅草时节以锣鼓伴奏形式演唱的一种长歌,是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2008年6月,宣恩薅草锣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同治二年版《宣恩县志》载:“耕种田土,每换工交作。夏时耘耨,邀多人并力耘之。选善唱田歌者,鸣锣击鼓,一唱一和,谓之‘打锣鼓’。”农忙时节,为达到催工……[详细]
  猴儿鼓也称为苗鼓,是鄂西南苗族人民在还大牛愿(也叫椎牛会或椎牛节)时,进行“踩鼓”仪式中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因模仿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而得名。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艺术,多年来,宣恩县不断加强对猴儿鼓的传承与保护。20世纪50年代,经宣恩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和提炼,猴儿鼓成为一种具有民族性的娱乐舞蹈,登上了大雅之堂。现已成为集鼓、乐、舞一体的舞蹈形式,整个舞蹈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还具有一定的……[详细]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恩施玉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主要产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和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一带。2014年12月,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施南府黄连溪一蓝姓茶商,按陆羽所著《茶经》中的“蒸之、焙之……[详细]
  利川市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因产于本市毛坝镇而得名。“坝漆”又被誉为“国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坝漆的前世坝漆,是指主要产于咱们利川市毛坝镇的生漆。生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在国外,大漆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中国漆”,是通过割开漆树树皮而流出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涂料。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因毛坝集镇处于南北湘川的古驿道上,是商贾必经之地,因……[详细]
  利川灯歌是利川民间逢年过节、喜庆-,载歌载舞,划地为台,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古时,只在春节元宵演唱。由于其演员化妆、舞姿已具戏剧雏型,所以俗称“灯夹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川灯歌逐渐与年节习俗分离,成为一种群众喜庆休闲,随时都可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利川灯歌所玩之灯——彩龙船始于明末清初,所唱之歌——又称灯调,由本地传统民歌结合玩灯特点世代演唱而成,别具特色。歌唱内容多为本地风俗人情……[详细]
  地龙灯,俗称“巴地梭”,现流传于恩施州来凤县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相邻的土家山寨,是酉水流域来凤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灯舞。2011年5月,地龙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地龙灯在来凤流传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150多年。清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之二十八《风俗志》载:(正月)上九日至元宵,城乡有地龙灯之戏,杂以凤虎麟鱼诸灯,或扮童子,锣鼓争喧,爆花竞放,观者填衢达旦。每逢春节……[详细]
  南剧是流行于恩施州境内具有深刻影响的地方大剧种之一,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唱连台大戏,俗称“施南调”“高台戏”。南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但实际是不止这个数,现存的手抄本剧本就有1300多个,剧目980出,这些资料现存于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原省戏工室),是研究南剧历史的重要文化遗存,十分珍贵。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南剧表演分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详细]
  来风旧司乡岩朝门村三棒鼓,属于祖传,历史很悠久。相传岩朝门田氏三棒鼓,近十代在鄂、湘、川、黔边区享有盛名,广为流传,其抛刀绝活精彩绝伦。演唱内容现场发挥,演唱特色,是把有一定重量有锋利的铁器,轮番的抛向空中,其动作惊险而极轻松,具有民间传统技艺传统特色。  在鄂、湘、川、黔边区,人们常常这样称赞旧司岩朝门田氏三棒鼓:旧司三棒鼓,历史很悠久,田氏相传十代有,绝技前人留。手抛刀和棒,耍出新花样,边打边……[详细]
  流行于来凤县革勒车乡、三胡乡一带,“龙身”全部用稻草扎成,长约8到10米,以棍托举,轻巧灵活,表现出“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各种形态,极具泥土气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