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 > 沾化区民俗文化

沾化区十大民俗文化

中医正骨疗法(徐氏中医正骨)
  一徐氏正骨大事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沾化福寿长拳及正骨艺术第一代传承人王毓美拜五台山道士冯秀岭为师。1924年.沾化福寿长拳及正骨艺术第四代传承人徐成林拜师赵凤龙。翌年始行医乡里,终生不懈,教授其子徐顺三、徐泽三,成为家传徐氏正骨第一人。1969年,徐氏正骨第一代传人徐成林创建东杨大队骨科医疗所。1986年,徐氏正骨第一代传人徐成林逝世。其子徐顺三、徐泽三继承父业,各自开办诊所。随后,徐泽三创建沾化徐泽三正骨医院。2004年,徐泽三创建滨州市徐氏骨科研究所。2010年2月,徐泽三编著医学专著《护骨养生与中医正骨》由科学技术献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5月,徐氏中医正骨被列入滨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沾化徐泽三正骨医院被山东省商业厅评为山东老字号。2014年,徐氏……[详细]
沾化三疣梭子蟹
  俗称螃蟹,因其体呈梭形,背有三个隆起而得名。沾化沿海是其主产地。每年4~5月间,雌蟹游入近海产卵。蟹肉细嫩,洁白鲜美。未产卵之雌蟹,蟹黄盈满甲壳,色艳味香。自古骚人墨客咏蟹诗文颇多,吃法也甚讲究,如“芙蓉菊花蟹”、“雪丽大蟹”、“七星蟹黄”等。……[详细]
沾化渤海大鼓
  渤海大鼓,因起源于沾化县(渤海老区)而得名。1950年,在沾化县驻地成立了“沾化县民众鼓书院”,期间,由魏尊昌、兰尊侠、谢宝华等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将东路大鼓、西河大鼓、老牛摔缰、河间大鼓等鼓书流派兼收、糅合,形成了富有渤海地区风格的大鼓流派。……[详细]
渔鼓戏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距今已有284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以沾化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城、博兴等县区,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北省黄骅市等沿海一带,渔鼓戏也广为流布。沾化境内胡营村、双陈村、樊桥村、大蔡村、付家村、韩家村以及河北省黄骅市的冯家堡、赵家堡、岐口等村都曾有颇具规模的业余戏班。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使其衍化为一个以板式变化体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其主要艺术特征:一、唱腔音乐:1、旋律旋法……[详细]
鸳鸯嫁老雕
  “鸳鸯嫁老雕”是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曲目的具体初创时期大约在清咸丰年间(1861—1862)年。《沾化县志》载:张春熙字如,城北沙洼庄人。咸丰辛酉拔贡。文名噪一时。出任三河知县,遇疑狱引经按律,多所平反。又两任顺义县,所在皆有政声,授奉政大夫。又据《沾化县志》及《沾化文化艺术志》载:清朝光绪年间,城北沙洼四村村民李连德组织当地艺人编排表演,流传至今。从艺术形式上看,民间音乐“鸳鸯嫁老雕”又形同一出独幕秧歌剧。曲调以民歌小调为基础,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音乐高亢、跳荡、古朴、明快,尤以五度、八度、十二度旋法跳进促成唱腔的缉毒灵活变化,从而把主人公那种极度悲伤和压抑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节奏上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规整性和切分节奏的运用,富有跳跃之感……[详细]
  关于五岳独尊的泰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神的传说.据说,姜太公帮助周王得到江山以后,为了感谢众神仙的帮忙,就给神仙们了封地,当然都是名山大川,惟独泰山没有在这些封地里面,原来,他发现泰山风水好,适合1,想把泰山作为自己以后养老的地方.后来,黄飞虎找到了姜太公,想要泰山作为封地,姜太公正在思索的时候,有来了一位神仙,还是一位女将,定睛一看,原来是黄飞虎的妹妹黄妃,她也要求把泰山给她做封地.姜太公想:这下好了,兄妹两人都要同一个地方,说不定都不好意思争都不要了,那样,泰山还是我的.于是就说泰山只有一个,你们兄妹两个只能有一个在那里啊,你们谁要在泰山上啊?结果两个人都不让.姜太公就说要不你们比赛爬泰山吧,谁先到山顶,泰山就给谁,但是不允许使用法术兄妹两人点头同意.比……[详细]

全部沾化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