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在陕西省子长县、延川县、清涧县集中流传,并辐射至晋西北、内蒙河套及甘肃、宁夏邻近陕北的地区。它源于唐代道教徒诵经的经韵,明清时期发展成形,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陕北道情分为东路道情和西路道情两支,东路称“新调”,西路称“老调”,两者的音乐调式存在差异。东路为徵调式,演唱风格高亢明快;西路为商调式,演唱风格细腻委婉。但两者的唱腔曲牌大致相同,都有【平调】、【十字调】、【一枝梅】、【凉腔】、【……[详细] |
延川剪纸是陕西省延川县境内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与当地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有关,亦多用于民间的信仰祭祀活动。延川剪纸起源早发掘晚,一直埋没于民间,时至1985年才得以渐次发展兴盛,20世纪90年代迈入成熟期,新世纪达到鼎盛,涌现出剪纸艺术大师高风莲,名家郭如林、高河晓、刘洁琼、刘小娟、袁随花等10余位,形成了15000人的庞大队伍,1991年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民间绘……[详细] |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陕北人民,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陕北窑洞。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到周代形成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也就是现在的土窑,而窑洞建筑最辉煌的时期在明末清初。由于窑洞民居具有冬暖夏凉、节能节地、……[详细] |
丑场子,主要是表演蛮婆、蛮汉夫妻之间0 打斗的二人场面。关于蛮婆蛮汉,据有关资料介绍:他们每年拖儿拉女,携带简单行李,挨庄过村游串,每到一处她们先挑选一个旧窑破房住下,由蛮汉照管孩子,蛮婆即依门入户寻找食物,她们每到一家,不像平常乞丐一样诉说自已的苦难,并自称会相面算卦,先是一番吉言利语的巧说,说张三面相好,将来会当官发财,讨好主人家,促使给些东东西西,她们见什么要什么,俗谚有“就像蛮婆家见甚要甚……[详细] |
花棍也叫“浑身响”或“霸王鞭”,主要流行于延安、富县一带。花棍用木棍制成,一般长近四尺,粗不过一寸,花棍上凿有很多空槽,槽内装有二至四枚可活动的麻钱(铜钱)或钢环,为了美观可染成花节状,表演时演员身穿古代兵丁服或现代秧歌服,手持此棍,从头、肩、腰、腿、脚等部位翻身、打转、缠腰、踢腿、有节奏的依次击打,并带有民间武术动作,同时还发出“沙、沙”的响声。表演场地在广场和舞台均可,舞台表演人数一般二至八人……[详细] |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毛驴与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已有介召),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毛驴”的制作方法,首先用木棍、竹条或柳枝扎成骨架,蒙上黑布或硬纸,然后染成黑色,“驴脖子”吊上铜铃,“驴头”挂上红绸,再用染黑的麻分别制作“驴尾巴”和“驴鬃”。表演时选一名英俊灵活的少女骑在“毛驴”身上(实际做驴时中间为空心,演员站在中间,“毛驴”的左……[详细] |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起源于黄帝时期,传说当时有一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关于龙的形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的制作,首先由竹条扎成龙节,然后节与节相连便成龙身,表面糊上纸或布,再画上色彩,龙眼……[详细] |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妖镇邪,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日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耍狮子同样也是在大型的庆祝活动中在广场上进行表演,狮子由人来扮演,小狮子一人舞,大狮子由两人(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详细] |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竽子杆制作。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详细] |
陕北的民间有一种叫“搭平伙”的习俗。搭平伙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或霪雨天,此时,人们往往聚会在一起,地点大都是村子的中心,人又比较户拉(爱门户),或者是光棍汉家,大家坐在一起山里上,沟里下,说长论短,也有时人们在一起玩牌耍棋,或者听别人说西游(讲故事),时间长了大家都感觉有点饿,这时有人提议“搭平伙”,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能哩(可以),然后众人就七嘴八舌地提各自的方案,有的说杀只羊,有的说买几只鸡,……[详细] |
延川道情作为陕北道情的分支,属后起之秀,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曲艺。道情本为道场曲,是服务于道教的一种音乐形式。延川人把道情与陕北民歌谣、民间舞蹈融洽在一起,有了一种新的曲艺形式——说唱韵味浓厚,表现出明显的曲艺色彩。简单粗犷的戏曲,闹社火的秧歌服,粗犷的秧歌舞,地道的方言土语,构成了道情戏独特的表演形式。延川民间流传大量道情剧,如《走南阳》《忤逆子》《三回头》《牡丹亭》《李四接妻》《十万经》《……[详细] |
说书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间曲艺。以前本县说书艺人几乎都是盲人,他们走村串户,怀抱三弦或琵琶,腿上绑着甩板,一个人边弹、边唱、边说,听众可多可少。说书是说唱艺术,唱占了很大比例,艺人们常说:“说是骨头唱是肉”。内容包括远古神话、历史传奇、百姓故事、新闻、奇闻趣谈等,说书人都能说得活灵活现,对那些邪、恶、丑予以嘲笑和鞭挞,对真、善、美大加赞扬与歌颂。说书场所人少时设在窑洞里的炕上或地上,人多时设……[详细] |
延川民歌是陕北民歌重要组成部分,在延川俗称“山曲”或“酸曲”,具有北方民歌艺术特性。人们喜、怒、哀、乐皆可用民歌形式来表达,已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可分为“信天游”、“小调”、“酒曲”、“对花调”等,其中以“信天游”和“小调”流行为主。信天游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即时随口编唱。每段两句,上句起兴,下句点题,言简意赅,配合默契。也有多段分节式抒情式的叙事体。曲调多达几十种,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详细] |
延川秧歌最能展现延川男人粗狂豪放、幽默乐观情怀。起源于古代祭祀、迎春礼仪、戍边军旅庆功及与农民欢庆丰收时手舞足蹈表演密切相关。在表演过程中,由起着领唱和领舞作用的“伞头”带领演员尽情地扭,表达热情和快乐。扭的动作幅度越大,体态越灵活,越能博得满场喝彩,越能体现秧歌感情热烈而纯朴、真诚,形式犷悍的艺术性。秧歌的组织和演出,离不开“领头”的作用,他是秧歌队的“龙头”,又称“伞头”。“伞头”不但文才和嗓……[详细] |
在陕北的民间中有一种同族集体性祭奠过世先辈的特殊活动叫“吃坟会”。吃坟会并不是每年举行一次,一般是根据祖先留下财产(坟内树木,地所卖、租的钱)的多少而决定,有时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是在清明节,也有少一部分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举行。吃坟会首先由本家族岁数最大,辈份最高,德高望众的所谓总领者,也称“社头”、“主事”,向各门头提前发出通知,并指定几位年轻力壮,办事认真的人分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