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民俗文化

天水市民俗文化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的雕漆技艺源远流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天水雕漆技艺发展出雕填的髹饰技法,成为西北地区传统髹饰技艺的典型,流传至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天水雕漆技艺系以当地出产的生漆涂于松木、桦木、椴木等质地的器物表面,经数次髹饰制成漆胎,打磨光滑后再雕刻填彩,而后选用美石、贝壳等各种装饰材料镶嵌于漆面之上。成品造型古朴优美,图案精致,色泽光润,并有耐酸碱、耐高温、耐潮湿和耐腐朽等特……[详细]
  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创新坊以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为依托,拥有独立的图案设计、工艺设计实验,样品试制、培训、产品展示等职能。该创新坊主要针对当前天水丝毯技艺后继乏人的局面,抢救、保护、传承、教习天水丝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艺,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和创意研发实践人才,以提高天水丝毯手工艺人才队伍水平。天水丝毯在继承传统“非遗”工艺基础上,通过传承人创新设计部分浮雕艺术挂毯采用对图案主要纹样栽绒留长,留出层次再经……[详细]
  秦安女娲祭典是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女娲祠举办的规模盛大的中华始祖祭祀活动。秦安县即古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传说伏羲和女娲出生在这里。陇城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与女娲传说有关的地名和传说。女娲祠坐落于“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的清水河中游的秦安县陇城镇,始建于汉代,历代多次重修,文革 中被毁,1989年当地民众集资在原址重建。相传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女娲诞生日,每年的这天都要在女娲祠举行祭祀活动,分公祭……[详细]
  清水道教音乐是甘肃省天水市的汉族宗教音乐,源于全真道派。清代乾隆年间受陕西华阴等地道教音乐的影响,相继分成了“龙门派”和“华山派”延续至今。在初创时便已是声腔、器乐、打击乐并用的综合表演形式。因经词是配以音乐曲调且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唱出的,因此清水道教音乐注重的是“一写二念三吹打”。其常用的经词约有60部180多卷,句式多为四字、七字和十字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幸福吉祥是其主要内容。2008年……[详细]
  甘肃省天水市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创始人,他教佃渔,造工具,兴农耕,制嫁娶,正姓氏,造书契,通八卦,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后人修建了伏羲庙,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开始,一直延续至……[详细]
  “打夯号子”,属劝力即兴山歌,其起源甚早。《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ehu),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多见于建筑屋基打夯,也可用于挽车上坡、挽舟上水等情势下。号子节奏分明,音律舒展,层次感强,内容丰富,粗犷激昂,唱调简练,朗朗上口。“打夯号子”形式基本固定。“号子”分为两节:前节为“花调”,是打夯时推选的领唱人唱的调子;后节为“跟腔”,即等领唱人唱完之后,其他人齐唱……[详细]
  高台。又称高杆戏。源于宋,来自于军队庆祝胜利时抛人于空中的娱乐形式,后传入民间。甘谷的高台由山西、河南等外地客商引入,最初落户于安远、磐安、距今有一百余年。高台表演内容以古典小说、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中精彩片段为主,由戏剧人物装架组成。特点是:小巧玲珑,惊险干练,古典文雅,清秀大方,造型奇特,生动传神,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固定在特定情景之中。高台制作在20世纪60年代前,主座以大石磨为基座保持稳……[详细]
  社火,俗称“秧歌”,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广泛流行于全县各地。主要以打击乐或民间小乐队伴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大头娃娃、高台等。甘谷秧歌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传统戏剧,特别是一些民间艺人的自编自唱和即兴演出,生活情趣十分浓郁,深受城乡群众喜爱。……[详细]
  甘谷民间有传统赛社、赛会活动,赛社、赛会在民间称“唱戏”。早在元、明时期,甘谷民间秧歌、社火、戏剧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已开展起来,这主要表现在庙宇和戏楼的修建上。据史料分析,明末清初甘谷就有戏曲活动。清同治以来,剧种以秦腔为主,剧目为历史剧。同治十年(1871),甘谷就有优秀秦腔演员,其中杨全儿最为有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陕西秦腔演员赵安邦、汉中李来甘谷置办戏箱,组织甘谷(主要是安远镇……[详细]
  脸谱是指戏曲中某些角色(多为净角)脸上画的各种图案。脸谱源于面具,其渊源可追溯到六世纪的北齐。据《旧唐书·音乐志》及唐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形貌美丽而勇武,自觉不能使敌人畏惧,故常戴面具出战,勇冠三军。古代制作面具,先以纸糊其胎,而后以水墨丹青彩绘。宋元古剧,上场演员头戴面具,手舞足蹈,而念白与歌唱由后台演员任之。至清末,凡神鬼诸戏,仍保持戴面具只舞不唱的陈规。随着戏曲发展,要……[详细]
  甘谷小曲从清代开始广泛流传于境内。甘谷小曲因地域而分为东、西川区和南、北山区两种风格。明末清初,伏羌秀才宋瑶、刘黎光、吴炯等很喜欢小曲弹唱,但不与民间艺人同唱,只是几个秀才凑到一起唱,知名者有任丹山、谢俊山等人。甘谷小曲旧曲本从陕西传来甚多。甘谷小曲曲牌有数十个。解放初期,甘谷中学音乐教师黄健如始用简谱记录小曲子曲调,为甘谷小曲记谱第一人。1955年,他刻印了《流行在甘谷的眉户音乐》。1981年,……[详细]
  道情亦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一种说唱艺术。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最具体的描写。唐朝中期时,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爱中国传统的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在这一背景下道教开始在全国流行,传教道士游历天下,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民国以后,个别地方才逐步……[详细]
  山歌亦称“山野之曲”,属于原生态民歌。甘谷山歌主要流行在南北山区,农民劳作或休息时,于田间地头、旷野山坡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甘谷山歌内容丰富,语言粗犷、纯朴、生动,大多表现民间的自然情感和生活感受。甘谷山歌表现形式自由,句式一般为七字句,多为即兴创作,一曲多词,有慢、快两种。慢调为上下句结构,深情舒缓,婉转优美;快调为四字句,一字一音,不拖腔,行腔起伏。甘谷山歌曲调高亢、凄……[详细]
  俗称吹响、吹打,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唢呐是盛行中国北方“吹歌”中的主要乐器,在地方音乐类别上以“吹歌”称之。唢呐演奏可上溯到汉代以前,与“鼓吹乐”有直接渊源关系,而“鼓吹乐”又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用于朝廷,传于民间。现多用D调七孔唢呐。在甘谷农村,民谣有“丑般丑,三班手,钱儿票子八个斗,不如一班好吹手”。甘谷唢呐一是队伍多,唢呐队少则数村一支,多则每村……[详细]
  皮影亦称影戏、驴皮影、灯影戏、土影戏,是民间艺人用压平的干牛皮或兽皮、纸板镂雕出的各种戏剧人物形象,身高仅半尺。演出时,先挂起一块白布,幕后点起灯,在光亮里,艺人手拿细棍,轻轻挑起皮影小演员,在灯光里准确甩动,这样,在幕布另一面,人们在夜间就会看到白布上小小演员在戏剧音乐伴奏声中提袍甩袖、武打翻滚、吹髯抖须、腾云架雾、上天入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甘谷皮影戏盛行于明清,唱词和唱腔以秦腔为主。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