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东营 > 垦利区民俗文化

垦利区十大民俗文化

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
  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不仅吸取了何派艺术的精髓,而且还融入了具有黄河口地域特色的泥塑技法,无论是细腻的制作,还是粗犷的表现,都表达了杨梅先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不仅如此,杨梅先生还远赴祖国各地,吸取众家之长,使黄河口杨氏面塑更上一层楼。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从艺术特点和表现风格可以追溯到四川,在系统学习济南何晓铮先生的面塑艺术以后,又有了济南面塑的风格。后来,又融入了具有黄河口地域特色的泥塑技法。目前,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分布在了东营地区的广饶、垦利、河口等地,遍布黄河入海口两岸。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的重要价值1、美术欣赏价值: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的艺术造型、艳而不俗的色彩搭配、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2、学术研究价值:黄河口杨氏面塑艺术技艺精湛,不但造型生动更注重人物的喜怒哀乐,背景……[详细]
盖氏中医皮肤诊疗
  盖氏中医皮肤诊疗法,是专门针对皮肤各类疑难杂症研究的一种民间疗法,由垦利县郝家镇薛家村的盖炳南和盖德生父子在祖传秘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加以提升、改进而形成的。郝家镇位于垦利县的西南部、东营市西郊,耕地面积3.3万亩,人口1.7万。该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镇,居民来自11个省107个市县。多种类型的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经过长期的融合同化,形成了既具有传统特色,又极具时代气息的独特精神。薛家盖氏中医皮肤诊疗就是在这片独具特色的土地上延续发展至今。中国医药学自唐、宋至明、清时代各科体系逐渐形成,人才辈出,各有所长,盖氏中医皮肤诊疗也随之发展而来。该疗法,由其先曾祖盖镇江创立,遵循中医传统,以辨证施治、内外兼治、临症加减为法则,又经第二代传承人盖春泽加以补充,内服药扶正祛邪,疗效更有提升。第三……[详细]
佛头寺陶艺
  佛头寺陶艺,也叫佛黑陶,垦利县胜利乡佛头寺村佛头美陶厂所生产。东营市垦利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处,东临渤海,南接东营区,西、北与利津县隔河为界。佛头寺村位于垦利县胜坨镇北部,黄河南岸。佛头黑陶具有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雕刻精湛、光洁度好的特点,近年来名声鹊起,成为黄河三角洲上一簇美丽的民间工艺品新花。佛头寺陶艺是在泥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泥陶在佛头寺村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兴盛时期家家有制陶作坊,农忙种田,农闲从事泥陶生产,主要生产花盆、面瓮、黄盆、水罐等,在周围村镇小有名气。建国以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泥陶产品逐渐为搪瓷、塑料制品所替代,佛头泥陶逐渐衰微。1988年,佛头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资建厂,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开始生产黑陶工艺品。一年时间,佛头寺陶艺即跻身于名优产品行列……[详细]
红光祭海节
  “红光祭海节”是东营市垦利县红光渔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愉悦的祭祀活动,主要以祭神娱神、拜海为内容,以崇祀、演艺活动为载体,是一种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祭祀活动。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母亲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部位,垦利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明末清初就有住户,受民俗文化的影响,很多传统民间风俗在这里广为流传,祭海节就是其中之一。红光渔业办事处下属的红光新村是东营地区从事海洋捕捞渔民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村庄。追根溯源,祭海的历史有640余年,期间受历史影响可查证的有200余年的历史。这一习俗在雍正年间到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时期,后来逐渐衰弱,改革开放后部分地方又……[详细]
垦利虎头鞋制作技艺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避邪的功能。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母亲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部位,201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垦利县将成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垦利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垦利县自明末清初就有住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在这里广为流传,虎头鞋制作就是其中之一。虎头鞋距今已有很久的历史,相传在秦汉时期,垦利周边地区属齐国领地,由于战争,大量士兵及战马死亡,很多野兽就吞噬他们的尸骸,久而久之,这些野兽对老百姓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小孩时……[详细]
黄河口落子
  黄河口落子,又称“落子舞”,属于民间传统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打落子使用的主要道具为落子棍一个、竹板一副、落子演出服一套。其主要特点是打旋风脚,打双脚,踢花棍,主要动作有:第一套动作《莲花落》,第二套动作《旋风脚》第三套动作《打双脚》;第四套动作《戳杆、踢腿、抓杆,前后打双脚》第五套动作:晃杆加十字步;第六套动作《对打转花》;一人用一根一米长短的竹杆,竹杆两端穿孔,穿数枚方空铜或系一小铜铃,竹竿上系彩绸或染成多种颜色,舞者束腰扎头,穿表演服装,一手持棍,手拍脚踢,连跳带唱,竹杆在人的前后左右舞动,铃声清脆,色彩悦目。表演规模发展为数人舞,数十人舞男女各半,女穿彩衣,扎红绸,手持竹板,每四步击板一下。男舞竹棍,女击竹板,队形变化多端,有行进式,跳跃式,表演式等形式……[详细]
九龙翻身
  九龙翻身既锣鼓经,流传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的一种民间打击乐,每到过年过节,婚庆嫁娶,开业庆典,喜迎欢送,都离不开它。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世代相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垦利县流传的九龙翻身打击乐谱颇多,从广义上讲,有大锣鼓、小锣鼓两种。从狭义上讲以基本节奏型为主产生了许多种敲打法。“九龙翻身”全乐章共有九个节奏型,从一个节奏型转到另一个节奏型上称“翻”,故为“九九翻身”,由于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又被叫作“九龙翻身”。“九龙翻身”以其复杂多变的九种节奏型,循环穿插演奏,急缓交错,变化无穷。欢快激进时,紧锣密鼓,舒展悠扬时,慢捶缓钹;铿锵有力时,感天动地,婉转抒情时,细腻幽深。垦利县的“九龙翻身”与周围地区打击乐的相互促进,给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据垦利街道办事处赵中华老人介绍,垦……[详细]
垦利东路吼
  垦利东路吼也叫东路梆子或梆子腔,又名山东吼,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来源于山、陕梆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四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山、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是东路梆子的兴旺时期。东路吼在山东的大部地区和冀南部分地区已很盛行。先后出现了很多科班及著名演员,以周兴、周卖子、贾兴、廉拐子为代表的戏班驰名南北。当时民间流传着“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看周康”,“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工”等的说法。抗日战争爆发后,班社解散,艺人流散,剧种濒于绝灭。1954年,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东路吼获得扶持抢救。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陕梆子在当地方言、风俗……[详细]
垦利说鼓书
  垦利说鼓书是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垦利县传统民间曲种之一,它以独特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垦利说鼓书流传于垦利县的董集镇,董集镇官庄村的周乐凤还在带领部分人传承这种传统艺术。董集镇位于垦利县西南部,东邻西城城区,西跨黄河连接利津县城,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鼓书早在宋代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它与宋代的鼓子词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演员自击鼓板演唱。早期曲目长篇居多,有……[详细]
桃木雕刻技艺
  桃木雕刻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河口地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增长土地的地方,居民大多数是移民,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雕刻艺人,形成了独特的雕刻工艺。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始料记载元末明初开始有人居住,村庄多形成于明清两代。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到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桃木在我国民间传说具有“镇宅、辟邪”说法,桃木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当时,在现在的垦利县大张村,该村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南道武定府利津县邵家乡,有个叫张钰才的,出生于木工世家,他心灵手巧,木工技艺精湛,在他中年时期,他开始制作桃木……[详细]

全部垦利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