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 > 贺州市 > 八步区民俗文化

八步区民俗文化介绍

  土瑶,是中国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支系,至今共有7000多人,全部居住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鹅塘、沙田两个镇。土瑶,居住在半山丛林之中,四周山青水秀。土瑶人数不多,但风情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境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土瑶男性衣着以蓝色为主,配以白色衬托,头包一白色毛巾,衣短裤长;女性土瑶同胞衣长如旗袍,头戴用桐树片精制而成的圆型木帽,配以红、黄、青、蓝毛线作扣带,格外引人注目。此外,每逢节日,土瑶姑娘还围上……[详细]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六,贺州信都、铺门、仁义3镇的群众都会自发组织举行赛龙舟活动,比赛地点就在信都圩镇的贺江江面上,参赛龙舟以3个乡镇沿江各村自由组织,每年都有10多条龙舟参与比赛。信都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的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观看,两岸观众人山人海,场面热烈壮观,群众欢呼声不断。龙舟的长度大约20米,20座,每座2人,一只龙舟可以坐20到30人,龙舟两旁画有鱼、……[详细]
  贺州市本地人以农历二月初二为“开春节”,这天各家各户备筵席,招待前来“越来越旺”的客人。以黄田镇最为热闹,节日当天全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有舞狮、舞龙、跳舞、唱戏、抢花炮文艺-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家家宾客盈门酒席丰盈。至今,客家后嗣秉承祖籍文化特征,凡遇二月二便要举行“穿龙尾”活动,即用谷草、麦秆、彩纸、篾条等材料扎成龙形,以高昂的龙头、雄健的龙尾造型,分别悬在广东馆(南华馆)及祠堂的屋脊上祭祀,以……[详细]
  定情筷热恋中的男青年,会精心制作一双筷子(称情感人筷)送给心上人。筷子选择质地洁白的千里香木制作,上端4个方面雕刻有山水相依、蝴蝶采花、藤花蔓缠、并蒂莲花、树枝连理等象征爱情的图案,还在每面都刻上一首4句的蝇头小字情歌,饰以绿、红两种色彩,外涂光油,系上五色丝线连结。也有男青年精心制作扁担、锄柄、木刀鞘之类工具,并在其上雕刻精美的图案和一首首情歌相送情人作定情信物的。……[详细]
  禾黄节农历六月初六日为“禾黄节”,双称“田头翁生日”、“中天节”、“天贶节”,家家户户备三牲酒醴到田头奉拜“田头翁”。拜毕,入田摘取几枝将熟禾穗,挂于厅堂的门头和神龛上,以表向祖先神灵报喜并请他们尝新。莲塘镇汉族以此日为“中天节”,家家户户备酒肉供奉立琴庙的钟立琴判官,祈祷丰年,形成县内的最大庙会之一,从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供神。南乡壮族以六月六为“天贶节”,“天贶”赐丰,皆大欢喜,因之家家包粽粑以……[详细]
  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铺门、信都、仁义3个镇沿贺江两岸的村寨便开展龙舟竟赛活动。龙舟长10米,船身窄似梭形,在船头击鼓、船尾打锣,中插名色旗帜,两边划桨。划手40多人,由鼓手击鼓协调划桨节奏。沿岸各村的埠头渡口,均以榕树技扎青门,上贴横批对联,村内场上设东海龙王供位。三镇各村龙舟队于五月初一自铺门镇最南端的扶隆圩起游上溯,行至每一处村庄的埠头渡口,都要在江面上奋力划数圈,以示向村里的父老乡……[详细]
  补天穿及粘鸟嘴铺门人以农历正月二十日为“补天穿”,这天,各家各户做糍粑,借以补天上所穿窟窿,不致遭水灾;并用竹技串挂糍粑插在在自己田中,让鸟饱食,意在避其来日害稼。水口乡的汉族也在这一天做一脸盆般大的糍粑“补天穿”,传说只有如此,才不会春雨绵绵面烂秧。 瑶族以农历二月初一为粘鸟嘴日,这天,各家各户做糍粑,并用竹篾织成四只小鸟,分别插在大门口两边和神龛两边,从做好的第一个糍粑上掐下一片粘在竹织……[详细]
  牛节汉族多数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节。这天,用枫树叶煮乌色糯火饭,先用菜叶包一团喂牛,同时念诵:“牛呀牛,你幸苦,好好吃饱肚;牛呀牛,你能干,犁田粑地是硬汉。”待牛吃饭后,主人牵牛下河洗澡,之后放到预先选好的草地上让牛饱食一天。这天,决不用牛劳作。南乡壮族以四月八日为“牛王节”,这天打扫牛栏,并在住房大门头和牛栏门头插枫树枝,在牛栏门口祭奉牛王。养水牛的以枫树蕊作汁蒸黑色糯米饭,养黄牛的则以山羌根块捶……[详细]
  花炮节里松和开山乡的瑶族聚居区,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盛行花炮节,节日由各村选定沿习不变。节日这天清早,由师公带领花炮、长鼓、狮子队到盘王庙前,由狮子队、长鼓队各献艺,师公则向盘王烧香,祈请盘王降临与瑶民一起欢度佳节。仪式毕,队伍转到野外空旷之地抢花炮。别村的人既可围观热闹,也可以参加抢花炮。倘若去年的花炮由别村的人夺得,今年的节日里,那个村里的人便打着长鼓,舞着狮子将所获得的炮镜如期送来。两个村子的长……[详细]
  在桂东北最东端的贺州市东部,有一个地方叫南乡镇,它地处五岭之一的萌渚岭之南,四周万山矗立,周围群山环抱 东南面与广东省连山县毗邻。该镇总人口两万多人口,96%是壮族,是一个典型的壮族乡。那里还保留有丰富多彩的壮族风情,如 “舞火猫”、“舞狮龙”、对歌等。2月28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笔者随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组在该镇的旺黎村旺村寨见证了舞火猫的习俗。舞火猫的来历据当地老人介绍,南乡……[详细]
  贺州客家歌舞是以客家方言演唱,配上音调和谐、韵律优美的客家山歌调,载歌载舞反映客家人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的一种地方艺术形式。早在清末,贺州市八步区的公会、沙田、莲塘、黄田、桂岭、贺街等地就盛行客家鸡歌、鲤鱼歌、竹板歌、客家道情等歌唱艺术,每年的浮山歌节或炮期、黄田二月二、大庙山庙期、莲塘六月六立琴庙会,都有民间艺人去演唱,并由一人唱发展到二人、三人、四人直至群体对唱。演唱者为表达歌词内容,淋漓尽致地……[详细]
  盘瑶妇女服饰贺州市八步区境内的盘瑶,由于迁徙来源和时间不同,居住地区不同,其妇女服饰样式繁多,可谓五彩缤纷,光彩照人。仅就妇女头饰而言,就有塔形尖头、斜形尖头、小尖头、平头、平顶、单包帕、重包帕等多种,还有新娘过门举行婚礼专戴的顶板式、皇冠式、屋顶式、框架式等多种样式的居住在贺街、步头镇的盘瑶妇女,喜戴塔形尖状头饰。 这种大尖头饰,先用一块长约2尺、宽约5寸的黑布将头发包扎成尖形,之后用十多块长方……[详细]
  贺州市八步区盘瑶,不论男就或女嫁,其过门仪式一样,为记述方便,现以女嫁为例。新娘过门,有数十乃至一两百人的庞大亲家客队伍送行,亲家客们既有与新娘沾亲带故的亲人、亲戚,也有新娘的朋碜队伍中间,伴娘必须由比新娘年纪小而且长得漂亮的末婚姑娘充当。众多的人送亲,有讲有笑,热热闹闹,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完全不觉困倦。为迎接新娘和亲家客的到 来,男家预先在屋外选好一块较开阔的平地作举行迎亲仪式的场地,并派人在场……[详细]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浮山庙炮期,解放前举行抢花炮、唱大戏等文化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已演变成对歌活动。农历五月十五日是歌节。浮山位于贺街镇大鸭村的贺江和大宁河交汇之处,四面环水。山上建有陈王祠、钓鱼台、环碧赛歌楼、沦浪亭等建筑。其山孤峰中流,形如巨大“玉印”,故又名玉印山,是贺县有名的旅游胜地。届时,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赶节,有湖南和广东等外省的来客。河滩上搭起座座歌台,中午歌手便纷纷登台赛歌。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