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十大民俗文化

雷山苗绣
  雷山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独特,形制很有代表性,有些是雷山独有,有些他处亦有却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境内。与形制相关的刺绣工艺亦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丝絮贴绣等,尽管别处也有,但就技巧而言,雷山苗绣更具特色,并技法多样。雷山苗族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并大胆使用- 立体造型和型中型的复合手段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的表达技巧,体现出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情趣。贵州苗族刺绣产于黔东南、黔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毕节、水城等地区的苗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非常喜爱挑花、编织和刺绣。刺绣是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秋收过后农闲季节她们就开始绣花和挑花,通常反面绣花正面看,既不打样,也不画线,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栩栩如生。贵……[详细]
苗族鼓藏节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苗族历次大迁徙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在先秦以前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已经有了。三苗国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解体,苗族在往西南迁徙过程中仍然过鼓藏节。苗族迁到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更为盛行。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既然0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0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详细]
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飞歌的歌词,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热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唱到最后一……[详细]
雷山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人民举行祭祖和节日、喜庆活动时所跳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广泛流行于苗族地区。其中贵州的苗族芦笙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芦笙舞表演时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的农闲期间和喜庆佳节时都要演出的自发性舞蹈。芦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异,芦笙舞曲根据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和舞曲等。芦笙舞有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和吹笙自舞几种形式,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两种形式中吹笙者7人、9人、11人或更多人均可,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场面蔚为壮观。芦笙舞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主要类型,这些动作或庄重肃穆,或生动紧凑,或明快洒脱,或轻……[详细]
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共有苗族一百七十余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素“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苗族民间流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对疾病的病因、诊断、用药,药物的命名、加工炮制、养生保健都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两纲、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和四十九翻的理论体系。苗医掌握的疾病有二百余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科。其中外治法别具特色,著名的有薰蒸、滚蛋、化水、踩铧口、挑筋、发泡、火针、爆灯火、刮痧等疗法,治疗伤科正骨、刀箭枪伤以及蛇虫咬伤非常有效。苗族医生是治疗接骨和蛇伤的行家里手。2006年,贵州省雷山县卫生局组织调查的113名苗医中,就有47名苗医擅长治疗上下肢骨、肋骨、颅骨、锁骨等外伤骨折……[详细]
苗族芦笙文化
  苗族芦笙文化是雷山县重要文化事项。雷山县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优美,使苗族芦笙等文化得以全面发展,保存完好。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舞,人人都会跳,如今能吹能舞的女青年也有不少。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等村寨,这些村寨都藏在大山里,交通极不方便。苗族芦笙源远流长,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芦笙制作工艺伴随着芦笙文化的兴起而不断传承发展。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屈原《楚辞·天问》(阚子篇)称:“楚笙冠中国,楚人吹笙天下第一”。战国时楚称荆蛮之地,“荆蛮”是苗族曾居住的地域。“楚笙”就是苗族芦笙。《新唐书·南诏》说:“西南蛮“吹瓢笙,笙上管,酒别客前,以笙推盏……[详细]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这里的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依山势而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在历史沿革中又结合居住环境的要求加以变化。西江的造房匠师根据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确定相应的建房方案,使用斧凿锯刨和墨斗、墨线,在30至70度的斜坡陡坎上搭建吊脚楼。这种建筑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因前檐柱吊脚,故而得名。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四榀三间、五榀四间、六榀五间成座,依山错落,次第鳞比。吊脚楼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材。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连同相关营造习俗形成了苗族……[详细]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经过上千年的创造和发展,款式丰富而多彩,达170多种,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雷山苗族服饰艳丽迷人,光彩夺目,是独特的服饰工艺文化。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是苗族聚集较大县之一。苗岭主峰雷公山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是长江水系清水江和珠江水系都柳江的分水岭,海拔2178.8米,境内山峦重叠,谷深壑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0%。苗族服饰伴随着苗族社会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详细]
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雷山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极负盛名。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详细]
  苗族三大方言区都有在丰收后的卯日或辰日、亥日、丑日过苗年的习俗,只不过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在各方言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冲击而弱化、矮化的现象。但在丹寨、雷山等地的许多苗寨中,“苗年”仍旧是他们最为隆重的节日,与汉族的“春节”不同,苗族过“苗年”是在同一周期而非同一日,即使在同一地域的同一支系中,“苗年”也并不是在同一天过,而是按照寨老协商,各苗寨按顺序择吉日“过年”。这样的方式,是苗族人“鼓社”“议榔”的遗风,一方面体现了苗族人长幼有序、尊崇祖先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使各寨的“苗年”更为热闹,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无论是汉文化的“春节”还是西历“元旦”,已与原生态农耕民族先民“庆祝丰收”本意相去甚远。而“苗年”在夏历九、十、十一月过节及各种仪式、活动等都与庆祝丰收息息相关,在维系苗族民族特征和民……[详细]

全部雷山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