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民俗文化介绍

  侗族河边腔即“嘎孖”是侗族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行歌坐月,寻求伴侣时演唱的一种情歌。侗族分布于黔、湘、桂毗连地区鄂西南一带,贵州省黎平县是全国最大侗族聚居区,黎平县位于贵州东南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湖南靖州、通道,广西三江,贵州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侗族人口有38万余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5%。侗族是由古代的越族群中的一支发展而成的,越人是一个善于歌唱的古老民……[详细]
  侗族鼓楼来源与侗族的“堂卡”、“堂瓦”,即与侗族“卡房”有直接的承袭关系。侗语中“堂”是大伙人的意思,“瓦”是说话的意思。“堂瓦”直译就是“众人说话的地方”。在侗寨凡是决定与全寨利益相关的重大事宜,都必须经过全寨人的共同商议才能决断。因此寨子内就需要有一个容纳众人议事的地方,“堂卡”(卡房)就这样产生了。最早的卡房是方形的单层木屋,四角由四根木柱支撑,四周有墙板,房内有四条长凳,中间有一个火塘。今……[详细]
  琵琶弹唱侗语叫“君琵琶”,因用侗族弹弦乐器琵琶伴奏而得名。主要流布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肇兴、龙额、水口、尚重、岩洞、茅贡等乡镇的侗族村寨和相邻的贵州榕江县、从江县以及黔、湘、桂接边的广西龙胜县、三江县和湖南通道县一带的侗族地区。由于土语和唱腔的不同,因而形成“六洞弹唱”、“溶江弹唱”、“浔江弹唱”、“四十八寨弹唱”、“七十二寨弹唱”、“平架弹唱”等六个风格区。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写道:“辰、沅、……[详细]
  “祭萨”是侗族最庄严隆重祭祀活动。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肇兴、龙额、水口、尚重、岩洞、茅贡等乡镇的侗族村寨和相邻的贵州榕江县、从江县以及黔、湘、桂接边的广西龙胜县、三江县和湖南通道县一带的侗族地区,传说中的“萨岁”总坛即“萨岁”圣山在今贵州黎平龙额乡上地坪村境。萨岁其神,是古代侗族女英雄的化身,其传说多种多样。既是保境安民、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社会神,也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神。传说在侗族历史上有……[详细]
  流传于黎平县双江乡境内的侗族摔跤,有传统、严谨的摔跤规则。主要流传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寨高、坑洞、黄岗、以及近邻周边的从江侗族村寨。双江乡位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西南部,距黎平县城62公里,居住着侗、苗、壮、瑶、等少数民族,其中侗族人中占全乡总人口的85%以上。这里山峦纵横,河流交错,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0%。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风雨桥横跨河流两岸,古榕群枝繁叶茂。寨内歌声阵阵,河……[详细]
  贵州省侗族的鼓楼、花桥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产生于侗族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建筑样式。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寨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侗族群众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由简单的干阑式卡房发展而来,结构上采用上下串穿的穿云式整体框架和木构体系。黎平县侗族鼓楼集塔、阁、亭等建筑形式于一体,既有宝塔的挺拔、楼阁的宏丽,又有亭榭的秀美。鼓楼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详细]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而以榕江县车江侗族的萨玛节最具代表性。“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详细]
  侗族款约是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侗族一定区域内相邻的不同村寨间在春前或秋后进行的- 议款联谊活动,民间称为“款会”。有的地方在- 时要埋下一块石头,又称为“埋岩”。侗族款约的历史久远,款会有大有小,涉及一村一寨的事由本寨款会处理,涉及区域性的问题举办小款会解决,涉及民族的问题举办大款会解决。黎平的“十洞款会”是一个小款,由竹坪、岩洞、新洞等十三个村寨联合组成,每年秋季由一个村寨做东轮流举行联……[详细]
  侗族“月也”,意为集体游乡做客,是侗乡的一种社交习俗。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赛芦笙、对歌等活动。以春节期间的“月也”(也称“也哼年”)最为盛大和隆重,“也哼年”一般由歌队、芦笙队、侗戏班组成。芦笙队在走村串寨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吹奏不同的曲目,包括过寨曲、通报曲、进寨曲、拦路歌、开路歌、祝福歌、告别曲等。“月也”流行于南部侗族地区的从江、榕江、三江、龙胜、通……[详细]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全国文艺集成志书多把抒情琵琶歌列入民间歌曲范畴,叙事琵琶歌列入曲艺范畴(称琵琶弹唱),亦有两者兼备的。由于各地琵琶歌使……[详细]
  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唐、宋、元、明时期,侗族文化开始出现了史诗、款词、故事、“锦”,而“锦”的发展和繁荣,为清代中期侗戏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明末清初,汉族人口流入侗……[详细]
  黎平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南部方言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民间合唱音乐,主要流行于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包括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明代,邝露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