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民俗文化

广州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从化水族舞是从化市温泉镇草塘社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草塘社多处地方辟有水塘,农民形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自发组织队伍表演以鱼虾蟹蚌为主体的水族舞。水族舞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以往常被邻村相邀作祈求喜庆吉利、福运到来的活动,现作为群众性文娱活动,常于春节、元宵节及庆祝-组队表演。水族舞流传坊间200余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深受人民喜爱。……[详细]
  牛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工具,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自古有立春之日送勾芒土牛之俗。《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七中详细的记载了清代皇家迎春之礼。旧历上也多印有芒神春牛图。立春之前一日,有司筑泥造芒神、土牛,涂之以丹青,堆之以春山;立春之日,芒神土牛出,导之以鼓乐,至官府造春棚前,众人祭祀,后鞭土牛,须臾即毁。清代前中期,客家人从粤北陆续迁入广州市萝岗区境内。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详细]
  我国木偶戏自汉代发轫,唐代形成之后,结合各个朝代的戏曲及其他艺术而发展。岭南木偶戏表演艺术是在元朝时从浙、闽传入。清末民初,木偶戏已活跃于广州街头,当时主要演出地点是城隍庙(今中山四路忠祐大街内)、荔湾西关黄沙一带,以及乡村神诞庙会演出。广州成为岭南木偶戏艺术的弘扬之地。岭南木偶表演艺术与岭南地区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地方戏曲紧密联系,特显其含蓄细腻,刚而感其锋、柔而迷其韵的岭南派木偶艺术特色而成为……[详细]
  木鱼书,又称木鱼歌,简称木鱼,是粤方言说唱文学的代表。从清代至民国初期,木鱼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十分盛行。广东诗人邝露诗云:“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这是有关木鱼书的最早记录。木鱼书代表作品《花笺记》产于于明末。龙舟,又称龙舟歌,清代前期产生于顺德,广州也是主要流行地域。南音,用广州方言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形成于清中叶,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严格说来,……[详细]
  从化温泉传说从化温泉传说源自从化区东北部的温泉镇,流传至今已有350多年。清朝康熙年间的《广东府州县志从化县新志》中,便记有饭甑泉的传说,相传有一洗甑者没于龙潭,从此有温泉流出,名“饭甑泉”。传至今日,流传较广的传说主要有龙宫煮泉和香粉瀑。这些传说以山清水秀、草木繁盛、佳泉密布的温泉镇自然环境为背景,不仅反映了从化温泉的自然景观,也表现了当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使自然美和人性美相……[详细]
  花县太平天国人物传说,主要流传于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花都区官禄布村。在洪秀全出生、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之地,有很多传奇式的故事相伴随,如拜木偶不如拜先生、石角潭洗礼等传说故事,展示了一个从小就聪颖勇敢、不畏强权,在艰难困苦中勇往前行、勇于实现梦想的少年英雄形象。该地区还流传着大量与太平天国其他领袖相关的少年故事,如冯云山、洪宣娇等,形成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人物传说群。这些传说……[详细]
  海幢寺传说海幢寺传说伴随海幢寺的盛名而流传开来,涉及有人物传说、山川风物传说、史事传说、植物传说等,其中最负盛名的传说有鹰爪兰传说、“猛虎回头”石传说、幽冥钟传说、澹归碗传说、十六罗汉传说等。这些传说许多都与寺中古物有着直接联系,最典型的是寺中最古老的一株鹰爪兰的传说,民间有“未有海幢,先有鹰爪”之说,关于它的传说有许多不同版本,反映了传说广泛的群众性。海幢寺传说已成为岭南各种文学样式的创作源泉,……[详细]
  洪拳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为广东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最早盛行于花县、禺北一带,现于广东各地及海内外许多地区都流传甚广。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等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有龙拳、虎拳等单形拳术,亦有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混合形拳术。洪拳风格硬桥硬马、刚劲有力、拳势威猛、重实战。其拳术套路有“一点,两手,三展,四门”的特点,被视为南拳代表。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和白云……[详细]
  广州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是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客家山歌伴随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演进,赋、比、兴手法可溯源至十五国风,歌词近似竹枝词,受到江南吴音的影响。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山歌在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以及从化市都有传唱。……[详细]
  南沙赛龙艇赛龙艇是龙舟文化的延伸。清朝,珠江三角洲下游的人们,在秋收过后举行划艇比赛以庆祝一年的收成,渐成风俗。后来整合端午民俗,便于农历5月龙舟水进行赛龙艇活动。龙艇即农艇,是一种特制的较为狭窄轻快的小艇。赛龙艇是集体竞技,通常每舟3-5人,不用锣鼓,划艇时只靠共同的呼喊一起发力,在同时间内比路程,所划路程最远者为比赛冠军。赛龙艇是南沙区沙田文化、渔业文化及水文化的集中体现,寄寓了南沙人民对美好……[详细]
  咏春拳相传源于少林,是南拳的代表之一。“米机王”是已故著名咏春拳大师黄沪芳先生的拳艺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沪芳先生拜黄祯宗师门下,后在原佛山咏春拳的基础上,糅合南北诸家拳术精华研创而成“米机王咏春拳”。米机王咏春拳是概念武术,并非招式武术,拳术中包含了十二路散手、小念头、寻桥、标指、六点半棍法、二字钳阳夺命刀等内容。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米机王咏春拳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习练者可从练习过程中……[详细]
  黄啸侠是我国武术界爱国抗日的著名武术家。他自小受各派武术的熏陶,后融汇贯通平生所学中外武技,创编出练步拳、练手拳、五形拳等拳术套路,20世纪80年代,黄啸侠拳法被国家体委确认为一个独立拳种。黄啸侠拳法多样,包括冲拳、弹拳、斫拳、劈拳、扫拳等基本拳法,主要拳术则有八式混合拳、击踢连拳、搏象拳、降龙拳、伏虎拳、杀蛟拳等,另有多种器械、-等。它讲究实用,没有花架,以进攻为主,用高桩步,不仅有强身健体、自……[详细]
  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是运用广绣的金银线绣法手工制作婚嫁裙褂的技艺。明正德年间广州已有用钉金绣制作衣裙;清代,钉金绣逐步由宫廷贡品转向民间婚嫁裙褂。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包括钉金绣和裙褂制作两部分。钉金绣是广绣的独特绣法,以金、银线为主,铺或叠在真丝红色绸缎上,后用不同色彩的绣线,把金银线钉牢,以此表现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点,针法包含平绣、绕绣、凸绣为主的七类六十多种。整套裙褂一般由九幅不同部位的绣片……[详细]
  波罗粽制作技艺波罗粽是黄埔区南海神庙周边农村为庆祝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波罗诞而制作的独特美食,流行于参与波罗诞会景的十五乡,以南海神庙所在庙头村的波罗粽最为著名。波罗粽的独特之处在粽叶和蒸煮两方面。其粽叶特选蕉叶,每年7月后,村民就开始采集蕉叶回家,先用开水煮泡,杀青、去除苦味,然后晾干,保留蕉叶特有的植物芬芳味道。粽包好后,需用木材明火蒸煮8小时。煮熟后,晾干,叶、料才融为一体,风味独特。……[详细]
  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式月饼是中国月饼的一大类型,因主产于广东省广州市而得名。广式月饼品种繁多,主要分为莲蓉馅和杂馅两大类,以莲蓉最为传统。创建于1889年的莲香楼生产的月饼是广式月饼的优秀代表。莲香楼是莲蓉的首创者,他们坚持以当年产的湘莲、进口的白糖和即榨的花生油产制莲蓉,形成了独特的莲蓉风味,因此有“莲蓉家家有,莲香占鳌头”的说法。莲香楼的月饼生产在制作饼皮、煮制馅料、包馅儿、烘饼等工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