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毕节市 > 大方县民俗文化

大方县十大民俗文化

大方耍龙灯
  耍龙灯长石镇是老区所在地,老区人民将“耍龙灯”的传统传承下来,每年春节或重要节日都要开展耍龙灯等活动,成立了长石镇龙灯协会。“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第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如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的)。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龙珠内点蜡烛的称“龙灯”,不点的称“布龙”。……[详细]
  每到月明之夜,苗族小伙子们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前往其他的苗寨“撞月亮”。所谓“撞月亮”,就是借晚上的时间,去追求心爱的苗族姑娘。来到姑娘家屋外,他们会用口琴、口哨等与姑娘们联系,待姑娘们出来,邀她们去到附近的上头,一对对分开,谈情说爱,月亮至始至终陪伴着他们,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很多苗族的婚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就的。所以,“撞月亮”是苗族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念爱过程,很多人必须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多次,才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详细]
  每逢除夕的到来,理化苗族彝族乡广大人民群众会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一些地势比较开阔的山头,以对山歌的形式欢度佳节。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歌颂美好生活的,也有谈情说爱的。对歌的形式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不管是否认识,只要你能唱,尽可对上几句,且不分民族、不分老少,皆可一展歌喉。对山歌,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传统民族文化,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人,有很多已经不会了,如果不及时保护和发扬,最终将会失传。……[详细]
  每次斗鸡比赛时,斗鸡坑观者甚众,热闹异常。斗鸡坑的主持人叫“鸡头家”、“鸡头”。鸡头又是斗鸡胜负的裁判,还是斗鸡找对拉线的介绍人。双方在斗鸡坑斗鸡,先由鸡头搭桥说合,然后互相看鸡,叫做“搬眼”。原则是:个头、体重、鸡龄基本相同的才能相斗。15分钟为一盘。鸡坑两端,各备有清水一桶,供“使水”之用,就是斗过一盘两盘之后,为了让斗鸡保持清醒,不使鸡的体温继续升高,经双方或一方要求,在鸡头下令“拢鸡”以后,双方把鸡子抱起,把毛巾浸湿,先把鸡头和口腔内的淤血洗净,再沾清水浸湿斗鸡的胸腹与两翅之下,以利于恢复疲劳、继续战斗。……[详细]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的活动,人们都积极参与火把节活动的准备。从火把节的前一个月开始,人们就盼着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的来临,开始着手准备火把节活动,从山上砍来干竹子或割回干禾草,捆扎成火把,准备火堆所需要的木柴。火把节不仅是每个家庭传统的节日,也是各家各户亲戚朋友交往欢聚的节。……[详细]
  大方漆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享有贵州三大宝之一的美誉。大方县位于黔西北毕节地区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大娄山西端,黔西高原与黔中山原过渡地带。全县山峦重叠,切割较深,沟壑纵横,河谷交错分布。气候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11.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短冬长,春秋相近,雨雾日多,适宜漆树生长,漆质优良,尤其是生长在油沙地的漆树所产生漆质更佳。明洪武年间,水西彝族女政治家,摄贵州宣慰使奢香,把大方土漆研制的“朱漆”作为贡品上贡。明朝以来,大方漆器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县境民间髹漆艺人在革器基础上发展提高,形成一套更为实现器皿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的漆器工艺,开始制作皮胎漆器。胎料用牛马羊皮,灰地、漆地工艺更为完善,装饰具有镂嵌填漆等技法,增多了异禽怪兽纹样,器形品种也有增加,并有了木胎制品……[详细]

全部大方县民俗文化>>>